1、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建造木舟
B.纺织衣布
C.高粱酿酒
D.磨制石斧
2、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的分类 | B.安全常识 |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混合物——不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夜间煤气泄漏——关闭阀门,开灯检查 |
C.性质与用途 | D.粒子中的数量关系 |
石墨能导电——作铅笔芯 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大理石 | 阳离子——质子数一定大于电子数 原子——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
A.A
B.B
C.C
D.D
3、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分子筛催化剂,实现了在氧气参与下催化甲烷高选择性氧化为甲醇(CH3OH)和乙酸(CH3COOH)的反应过程,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戊的化学式为CO2
B.反应中有两种氧化物
C.反应前后分子筛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4、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预习单)告诉我们:广义上讲,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叫作溶液。则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葡萄酒
C.锌铜合金
D.油水
5、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天然气能被压入钢瓶中——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易被压缩
C.一滴水中水分子个数1.67×1021——水分子很小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6、实验室探究镁和NH4Cl溶液反应。(浓硫酸可以吸收H2O和NH3)
实验1:取镁条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2: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NH4Cl溶液中,有灰白色固体析出,同时产生气泡。
实验3:收集实验2中气体,通入如图装置。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实验1是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
B.实验2析出的灰白色固体是MgCO3
C.实验3中A溶液变红,则生成的气体中有NH3
D.实验3中C装置粉末变红,则生成的气体中有H2
7、胡萝卜中富含的维生素A1(化学式为C20H30O)具有预防夜盲症、抗衰老和促进骨髓生长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A1中含有51个原子
B.维生素A1由3个元素组成
C.维生素A1分子由碳、氢、氧元素构成
D.维生素A1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1
8、天青色汝瓷以玛瑙为釉,简洁静雅、温润如玉。下列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制泥
B.拉坯
C.上釉
D.烧制
9、学习化学,要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我们能闻到“八月桂花香”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质量很小
10、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是
A.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
B.原子核电荷数由小到大
C.中子数由小到大
D.汉字偏旁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则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铝在空气中比铁更耐腐蚀,则铝的金属活动性弱于铁
C.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则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2、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材料中的石墨烯与金刚石组成元素相同
B.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C.洗洁精能够清洗碗碟,利用了其溶解油污的原理
D.铝制品耐腐蚀,因为其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13、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和
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C.属于氧化物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了变化
14、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更是比比皆是。
(1)下列服装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羊毛衫
B.涤纶连衣裙
C.腈纶运动衣
D.纯棉T恤
(2)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用品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痛痒便会消失;
A.香油
B.食盐水
C.纯碱水
D.糖水
15、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观察颜色区分黄金和黄铜
B.用点燃方法除去CO2中的CO
C.用量筒量取6.85mL蒸馏水
D.用水来区别NH4NO3和NaOH两种固体
16、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
B.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
D.工匠融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
1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都是离子
C.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8、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铁,可能有银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铁,一定没有银
C.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铁
D.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铁和银
1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
B.蜡烛燃烧
C.香水挥发
D.矿石粉碎
20、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三个氧分子:3O3
B.铜离子:Cu+2
C.标出氯化亚铁中的铁元素化合价:
D.碳酸钾:KCO3
21、从化学视角来看,其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覆帘压纸
B.量体裁衣
C.酿泉为酒
D.临溪而渔
22、下列事实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
A.闻到花香
B.湿衣服晾干
C.水冷冻结冰
D.浓盐酸密封保存
23、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如下几个演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实验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图乙实验可观察到液体由紫色变红色
C.图丙实验塑料瓶变瘪是由于CO2能溶于水
D.图丁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可燃性
24、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如表药品,现新购进的纯碱(Na2CO3),应将它存放在
药品橱 | 甲橱 | 乙橱 | 丙橱 | 丁橱 |
药品 | 盐酸、硫酸 |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 氯化钠、硫酸钠 | 铜、锌 |
A.甲橱
B.乙橱
C.丙橱
D.丁橱
2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焦炭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B.木炭有吸附性,可用来吸附一些工业产品中的色素
C.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做制冷剂
D.液态氧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
26、氧气是人类活动的必需的物质之一,下列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装置图错误的是
A.制取
B.性质
C.收集
D.验满
27、将盛有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铁,待反应停止后,请判断:
(1)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___________的一边。
(2)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
(3)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8、全国生态城市宜春,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美食遍地。
(1)宜春温汤的富硒温泉名扬天下,用当地的泉水制作的“富硒盐皮蛋”成为本地一种特色小吃。硒在人体中属于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蛋为人体提供主要的营养素是______。
(2)宜春高安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大观楼是高安历史的象征。大观楼的城砖由大理石制成,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中含有的一种金属元素符号为______,所含阴离子符号为______。
(3)争创文明城,做最美宜春人,首先要学会垃圾分类。装富硒盐皮蛋的纸包装盒以及装腊肉的塑料袋应放入标有 (填序号)图标的垃圾桶内。
A.
B.
C.
D.
(4)园林城,为美化环境,城区栽种了许多花卉。栽种过程中,需播撒适量的肥田粉(主要成分为硫酸铵),硫酸铵在化肥中属于_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漫步花丛中,花香四溢,从微观上解释是因为分子______。
29、I.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空气②磷酸二氢铵③小苏打④合成橡胶⑤葡萄糖⑥纯碱
(1)常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__。
(2)常用于工业制氧气的是___。
(3)常用作复合肥料的是______。
(4)常用于制汽车轮胎的是___。
(5)可用于造纸、纺织工业的盐是_______;
(6)能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能量的是____。
II.端午佳节,粽叶飘香,蛋黄肉粽因其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
(1)粽叶中富含的纤维素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糖类物质。
(2)蛋黄中含有C、H、O、N、P等____(选填“元素”、“分子”或“单质”)。
(3)瘦肉中的______在胃、肠中的酶及体内水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生成可以被吸收的小分子化合物氨基酸。
(4)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葡萄糖进一步转化而成的。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0、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
(1)“远在高空是地球卫士,近在身边是健康杀手。”臭氧(O3)对环境的作用需辩证地认识。①高空中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有学者认为,致冷剂氟利昂进入高空大气后会产生氯原子(Cl),引发以下反应:①Cl+O3=C1O+O2,②2ClO=2C1+O2,Cl加快了上述转化过程总反应的速率,但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总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其作用是___,该转化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②地面附近的臭氧是一种空气污染物,臭氧属于__(填“单质”或“化合物”),O3可表示一个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有人提出:你吸入的空气中的某个氧原子可能来自于若干年前恐龙的身体。该说法表达的观点是____。(填字母)
A 分子聚集形成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
C 原子内部结构复杂,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31、用化学符号填空:
(1)1个氧原子______;
(2)氯酸钾中氯的化合价______;
(3)2个铁离子______;
(4)地壳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物质______。
32、(1)_____C3H8+_____O2 _____CO2+_____H2O
(2)_____Fe2O3+_____ CO_____Fe+ _____ CO2
(3) ____Al+____Fe3O4____Fe+____Al2O3
33、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_ (2)钙离子____________
(3)下列氯化物中的金属元素均按金属活动性排列,请写出空格中的物质的化学式:KCl CaCl2 NaCl MgCl2 _____ ZnCl2
34、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活性炭具有很强的_____,可以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2)书写档案是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
(3)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
(4)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5)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
(6)为保护“寻乌河”,请你提出一条防止水体污染的建议:_____。
35、在化学学习中,我们要会将物质进行分类.请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
①空气 ②二氧化硫 ③氧气 ④清澈的井水 ⑤高锰酸钾 ⑥冰水混合物
(1)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纯净物的是 ;(3)含有氧分子的是 .
36、基础知识填空
(1)将粉末状药品放入试管中的方法______;
(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_和______都不发生改变;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5)实验室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______;涉及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37、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需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g。
(2)操作D中量筒的量程是_________(填“10mL”、“50mL”或“100mL”)。
(3)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4)若用2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水的密度为1g/cm3)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25%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8、“富氧空气”是指氧气合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可用于航天、医疗、炼钢等。化学兴趣小组欲混制“富氧空气”并开展相关探究,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混制“富氧空气”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写出该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
②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③在下列仪器中,组装发生装置所需仪器有:______(选填标号)。
(2)混制“富氧空气”
如图,用纯氮气及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混制一瓶(集瓶容积为250mL)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富氧空气”,气体应从装置中的管______(选“a”或“b”)通入,先通入氮气排出120mL水,再通入氧气排出______mL水。
实验二: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下图装置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中“富氧空气”体积为100mL,底部残留少量水,燃烧匙内有足量红磷)。操作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往量筒内加入适量水,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1 mL;
③用电点火装置点燃红磷,充分反应并冷却到常温;
④打开止水夹,待右侧量筒内液面不再变化时,排出气球中的气体,调节两边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2 mL。
回答问题:
(3)操作③中可观察到现象______。
(4)本次实验测得“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______(用含V1、V2的式子表示)。
39、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淡水不足1%,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你都采取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写三条)。
40、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____________、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形成可燃冰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和水。
(2)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从环保角度分析,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任写一条)。但目前还得不到广泛应用,原因是___________。
(3)在汽油中加人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汽油是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乙醇属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