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仪器一般需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A.试管
B.烧杯
C.细口瓶
D.量筒
2、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的,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正确的是
A.氧气供呼吸——氧化性
B.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通电时能发光
C.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没有颜色和气味
D.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可燃性
3、分辨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液氧
B.干冰
C.氢氧化铜
D.赤铁矿
4、用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84”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下列有关次氯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一种金属和两种非金属组成
B.其中氯元素为-1价
C.含有3个原子
D.其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农业发展是国泰民安的基石,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某化肥店销售的四种化肥如下,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HCO3
B.KNO3
C.CO(NH2)2
D.Ca(H2PO4)2
6、2023年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夜晚发现煤气泄漏时开灯检查
B.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
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D.火灾逃生时乘坐电梯
7、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B.向a点时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c点时的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D.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
8、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材料中的石墨烯与金刚石组成元素相同
B.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C.洗洁精能够清洗碗碟,利用了其溶解油污的原理
D.铝制品耐腐蚀,因为其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氮气常充入食品包装中防腐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10、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锌粒
B.黄铜
C.赤铁矿
D.生铁
11、为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某校举行了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D.在有明火的区域内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
12、化学小组为探究Cu、Zn、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③可得出金属活动性:Zn>Ag
B.由面实验①②可得出金属活动性:Zn>Cu>Ag
C.只由实验①③可得出金属活动性:Zn>Cu>Ag
D.实验②中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也能完成实验
1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多样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牛奶
C.84消毒液
D.蒸馏水
14、6.4g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恰好生成2.8g一氧化碳,4.4g二氧化碳和7.2g水,关于该物质有下列判断:①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②一定不含氧元素;③可能含氧元素;④一定含氧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8。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④⑤
15、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 8 | 0 | 2 |
A.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升高温度,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
D.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1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前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 M | N | P | Q |
反应前的质量/g | 400 | 40 | 36 | 48 |
反应后的质量/g | 待测 | 130 | 126 | 10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N和P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C.M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生成的Q和P的质量比为2∶3
17、下列古诗词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18、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11
D.丙一定是化合物
19、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此实验中可用木炭代替红磷
C.待红磷熄灭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D.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20、吸氧可增强人体细胞的有氧代谢,加强皮肤营养,使松弛的皮肤增加弹性,减少皱纹。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D.金属的锈蚀、动植物体的腐烂是缓慢氧化的过程
21、劳动创造幸福,下列劳动项目涉及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相关解释 |
A | 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
B | 在阳光较好的地方晾晒湿衣服 |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
C | 不能用钢丝刷擦洗铝制品表面 | 铝制品表面有致密氧化膜保护 |
D | 在厨灶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 | 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大于空气 |
A.A
B.B
C.C
D.D
22、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总体相等),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下列措施对实现“碳中和”不具有直接贡献的是
A.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B.发展CO2捕集技术
C.采取节能低碳生活方式
D.创新CO2转化为碳燃料的技术
23、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像,其中图像与实验表述一致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分别加热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固体
C.电解水一段时间(忽略气体的溶解)
D.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24、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形成乳浊液的是
A.酒精
B.泥沙
C.蔗糖
D.植物油
25、氯代烃在内燃机中燃烧会生成氯化氢等气体。某氯代烃甲(化学式为CxHyClz)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氯化氢和17.6g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分子数目如表所示。
物质 | 甲 | 氧气 | 氯化氢 | 二氧化碳 |
反应前分子数目 | a | 3a | 0 | 0 |
反应后分子数目 | 0 | a | 3a | 待测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y=3
B.甲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生成氯化氢的质量为21.9g
D.一个氧分子的质量为g
2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溶解氯化钠
B.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C.稀释浓硫酸
D.测定溶液pH
27、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_____,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_____(颜色)
28、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纳米铜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说明纳米铜具有:________性质。
(2)用具有__________性质的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可以使鸟和鱼共同生活在水面以下。
(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医用注射器可代替__________化学仪器(答出一种即可)
29、从烧碱、一氧化碳、酒精、浓硫酸中选择符合下列用途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1)干燥氨气干燥剂_________;
(2)冶炼金属__________;
(3)有机溶剂___________;
(4)制肥皂__________。
30、用适当的化学符号表示:
(1)钙原子(Ca)失去2个电子变成的离子是_______;
(2)硫原子(S)得到2个电子变成的离子是_____;
(3)铝原子(Al)失去3个电子变成的离子是_____;
(4)氯原子(Cl)得到1个电子变成的离子是______;
(5)1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与1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结合而成的粒子是_______。
31、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
3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
A节约使用纸张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 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2)上海世博会使用的LED灯,为其提供电的装置接受阳光照射后,便可将_______转化为电能。
(3)含硫的煤燃烧产生的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也会产生酸雨。硫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3、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氮分子_____;
(2)2个氧原子_____;
(3)碳酸钠_____;
(4)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
34、用酒精灯加热时用酒精灯的_______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
35、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1)图一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该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__________,这些性质决定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一个用途是________
(2)图二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_________(填“甲”或“乙”),该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图三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该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6、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
(1)反应①利用二氧化碳与单质碳反应,则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在固碳酶催化下,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该反应除了生成X外,还生成一种常见的液态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消耗的氢气与生成的X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选用装置A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端进入(填“a”或“b”)。
(3)装置B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用图2进行检查,判断不漏气的现象是______;装置C与装置B比较,其优点有______(写一条)。
(4)若用装置B和装置E组装套气密性好的装置来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小得多,其原因是______。
(5)通过数字化仪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密闭容器内的氧气含量和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数字化能为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B.瓶内压强先升高是因为反应放热导致
C.用红磷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实验后压强恢复是因为打开了止水夹
38、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1)若要利用A装置制取一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若利用D装置采取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氢气,则气体应该从________(填“e”或“f ”)口通入。
(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_,再添加药品。
39、用数字填空:
①向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所加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_____.
②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_____.
③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少量,如液体取 _____mL.
④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 _____g.
40、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二者原理相同吗?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