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表示某种昆虫的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下列有关昆虫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昆虫的发育顺序为①→③→②→④
B.该昆虫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C.危害蔬菜的昆虫大多处于④所处时期
D.该昆虫的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2、细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B.细菌能够合成有机物
C.用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细菌形态
D.细菌的DNA主要集中在细胞核
3、树木在移栽过程中,其根部容易受伤。园林工人常为移栽后的树木“挂吊瓶输液”(如图),已提高成活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夏季移栽树木的成活率较高
B.移栽时,保留根部的土坨有利于保护根毛
C.给树木“挂吊瓶”,主要是为了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D.给树木“挂吊瓶”,输液的针头应插入输导组织(导管)
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利用的是(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5、人的精子中的染色体可能为( )
A.22条常染色体+X性染色体
B.22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C.44条常染色体+Y性染色体
D.44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6、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
A.手癣
B.糖尿病
C.艾滋病
D.高血压
7、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其“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可以用来生产药品
C.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D.细菌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8、蚯蚓体表刚毛的作用是
A.防御敌害
B.协助运动
C.捕杀小动物
D.协助呼吸
9、下列现象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黄玉米的果穗上出现的紫色玉米粒
B.通过杂交选育得到的高产奶牛
C.大石头下生长的小草大多比较瘦弱
D.不同品种金鱼杂交后产生的五花鱼
10、每年5月22日是生物多样性国际日,旨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正确的是( )
A.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影响
C.外来物种入侵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D.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11、为了研究饮水机中细菌的分布情况,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每隔3天分别从放有同一桶纯净水的饮水机冷水口和热水口接等量的饮用水,测定细菌数量,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测定时间 | 第1天 | 第4天 | 第7天 | 第10天 |
冷水口细菌数 | 24 | 560 | 900 | 1120 |
热水口细菌数 | 15 | 20 | 30 | 45 |
A.本实验的实验变量只有时间
B.使用饮水机时,喝热水更卫生
C.冷水口接的饮用水中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D.若只用饮水机喝冷水,应尽快将整桶水喝完
12、如图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发育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下列有关人体精子和卵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精子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B.卵细胞是人体最大的细胞
C.正常男性每次排出一个精子
D.正常女性左右卵巢交替排卵
【2】下列对图中A、B、C、D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A——精子
B.B——子宫
C.C——受精卵
D.D——受精
【3】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①产生生殖细胞,分泌雌激素
B.E、F过程需要卵细胞中的卵黄提供营养
C.G过程在母体的③中发育
D.胎儿通过自身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成分
【4】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男性与女性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B.第二性征的出现是性激素作用的结果
C.男孩出现的遗精现象属于第二性征
D.母亲分娩过程的结束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
13、下列实验和操作中,步骤不规范的是( )
A.观察花的结构时,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B.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变成蓝色的结构是胚乳
C.人工辅助授粉时,要对接受花粉的花朵进行去雄处理,然后套上透气的纸袋
D.嫁接操作时,要将接穗和砧木的韧皮部紧密贴合,接穗才能成活
14、潘氏闭壳龟为水栖龟类,生活于山溪、岩缝和河边,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下列对其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殖过程不能摆脱水环境
B.体内有脊柱,体表覆鳞甲
C.卵具有卵壳,起到保护作用
D.属于爬行动物
15、在下列分类等级中,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最多的等级是( )
A.门
B.属
C.目
D.科
16、鱼类适合在水中生活的特征不包括( )
A.身体呈流线型
B.体内受精
C.体表覆盖黏滑鳞片
D.身体两侧有侧线
17、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子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
A.毁坏了鬼针草
B.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和果实
C.人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作用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8、有很多古诗都描述了青蛙,下列诗句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正确的是( )
A.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蛙只能在水中生活
B.蛙鸣蒲叶下,鱼入稻花香——青蛙在水中依靠鳃呼吸
C.雨池蝌蚪渐成蛙——青蛙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听取蛙声一片——雄蛙的鸣叫,这是一种求偶行为
19、大天鹅每年都要从西伯利亚到山东半岛等地过冬,这种行为属于( )
A.领域行为
B.取食行为
C.攻击行为
D.迁徙行为
20、男性生殖系统中,能分泌雄性激素和产生精子的器官是( )
A.输精管
B.睾丸
C.附睾
D.阴囊
21、如图是人体的三道防线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 和 组成,图中 属于第一道防线.其主要的功能是 .
(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 和 组成.图中 属于第二道防线.主要功能是 .
(3)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 免疫,这是因为 .
(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 和 组成.其主要功能是 .属于 免疫.
22、科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_____.
23、.胎儿与母体是通过 进行物质交换的。
24、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
25、材料分析题
把鱼的内脏埋进菜园的土里,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而翻开泥土,鱼的内脏却不见了。请
(1)土壤中一些腐生的_____和_____将鱼的内脏分解了,所以过一段时间以后鱼的内脏就消失了,这些微生物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2)鱼内脏中的____________分解成了简单的______________被蔬菜吸收,成为制造 ______ 的原料,所以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
(3)这种现象说明 _________ 者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6、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____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27、藻类植物的共同特征:藻类植物生活在______或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大多数体内有______,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______。
28、腔肠动物的身体呈________;扁形动物的身体呈________对称。
29、下图为小麦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判断
(1)①②过程分别在光照与黑暗条件下进行 _____
(2)②过程决定了小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____
(3)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需同时促进①②过程 ____
(4)①②过程均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____
30、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生物成分是: .
(2)图中③④⑤⑥表示某生理过程,其中③表示 作用,⑤表示 作用.
(3)由图可看出:在物质循环中不可缺少的两个过程分别是 (填图中标号).
31、将下列食品与其相应的保存方法连线。
32、外来物种的入侵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一种原因( )
33、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小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一)选择两个同样大小的无色塑料或玻璃容器标为A和B。
(二)根据下图分别添加等量的土壤,在低洼处添加等量的河水,再分别加入小乌龟一只、蜗牛两只,两个容器内只有杂草的数量不相同。
(1)设置A、B两个瓶子的目的是为了进行_______。
(2)上述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方案,推测该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的氧气来自于杂草的______________。
34、下图中,图一是某校的学生在调查某海洋生态系统时绘制的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甲、乙存在捕食关系,饼形图表示它们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海域生长着大量的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是图二生态系统中的[ ]_____,浅水有浒苔和石莼等绿藻,稍深处有海带等褐藻,再深处有紫菜和石花菜等红藻,这种分布主要受____的影响。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___就流入动物体内。
(3)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图二中的[ ]____和非生物部分,请写出带鱼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__。
(4)如果图二中的甲是所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若乙代表中国毛虾,则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
(5)图二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能进行两种生理活动①和②,通过生理活动[ ]________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