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其主要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念奴娇》
C.《满江红》
D.《牡丹亭》
2、下面对明代科举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实行八股取士 B. 进士科开始成为最重要科目
C. 考生可以自由发挥 D. 有利于知识分子发挥才能
3、明朝北京城的建筑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构成,今称故宫的是:
A.宫城 B.皇城 C.内城 D.外城
4、古诗:“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你认为诗中“平陈业”描述的是( )
A.隋朝的建立
B.隋朝的统一
C.修建含嘉仓
D.开凿大运河
5、假如让你拍摄一部以唐朝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 地里的农民在使用曲辕犁耕地 B. 印度游客回国时带走唐三彩
C. 回族人在长安居住经商 D. 日本派遣留学生来华学习
6、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叙述中,不准确的是( )
A.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
B.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C.统一是五代十国时期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D.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7、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正确的有
①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②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
③派文人到地方担任地方的知州 ④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密切了唐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
A. 文成公主 B. 金城公主 C. 王昭君 D. 蔡文姬
9、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
A.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C.中国人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10、经济作物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强与市场的联系。宋代在南方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是
A. 水稻、粟 B. 茶树、烟草 C. 小麦、棉花 D. 茶树、棉花
11、“描述史实”与“表明观点”对表述历史知识很重要。下列表述属于“描述史实”的是( )
A.成吉思汗的西征打破壁垒,开辟了通往西方的道路,促进了东西方交流
B.忽必烈灭亡南宋,完成全国统一,为统一多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C.两宋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缔结和约,边境贸易往来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
D.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蒙古政权,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12、2019年4月5日下午,在四川木里森林火灾扑救中英勇牺牲的4名临沂籍烈士回归家乡,数万名群众自发聚集在烈士回乡道路两侧迎接英烈魂归故里。中华民族一直不缺少英雄,下列英雄人物与事迹相对应的是
A. 寇准——抗击西夏
B. 岳飞——抗击金国
C. 文天祥——抗击蒙古国
D. 黄巢——抗击隋朝
13、学校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了一份历史手抄报,同学们搜集了如下一些图片,你认为这份手抄报最恰当的题目是
A.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
B.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C.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
D.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
14、“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玄奘西游 B.文成公主入藏
C.宋夏议和 D.引进占城稻
15、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出自哪位词人
A. 辛弃疾
B. 苏轼
C. 李清照
D. 王安石
16、下列关于唐朝文化说法正确的是( )
①阎立本《步辇图》描绘的吐蕃使节求婚场景,反映了形神兼备的绘画艺术 ②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歌蔑视权贵,超凡脱俗 ③杜甫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④唐代颜真卿《九成宫醴泉碑铭》为代表的楷书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⑤唐朝的文化发展与该时期政治、经济因素关系密切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17、曾提出过“均田免粮”口号的农民起义是( )
A.秦末农民起义 B.隋末农民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18、隋唐时期,对外贸易繁荣。居唐朝物产进口首位的国家是
A.日本
B.波斯
C.新罗
D.天竺
19、《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史学名著。我们能从书中查阅到的史实,应在下列示意图的哪一时期( )
A.A
B.B
C.C
D.D
20、如果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业生产情况的历史小论文,你应该查阅()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徐霞客游记》 D.《本草纲目》
21、唐太宗时敢于直面进谏的大臣
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23、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______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___等人继续抗元斗争。___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24、统一蒙古的是__,1271年定国号为元的是__。
25、填空
(1)隋炀帝时期开通了以________为中心的、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的灌田工具是________。
(3)宋代最受重视的节日是________。
(4)元朝时期民族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____。
(5)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是_________。
26、 根据提示,完成下表内容。
载体 | 案例 | 说明 |
诗歌 | 唐朝杜甫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后人称他的诗为“(1)______”。北宋文学家(2)______的词,豪迈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 (10)综上所述,归纳历史信息流传方式的特点。 |
戏曲 |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3)______。清朝中后期,北京一些戏剧家在融合多剧种的基础上创新形成了一个新剧(4)______。 | |
绘画 | 唐朝画家(5)______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等。 | |
书法 | 隋唐书法,名家荟萃。《颜氏家庙碑》的作者是(6)______,(7)______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 |
小说 | 曹雪芹的《(8)______》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 |
地图 |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 (9)______。 |
27、626年,李世民上台,在位统治20年,开创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__”。他评价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是大臣__________。
28、宋元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1)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____加以管理。
(2)宋代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城市中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______。
(3)元政府设置______________,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
(4)______________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的艺术
29、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___。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30、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_____,他还以亲身见闻写成《_____》。
31、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学习历史就要在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中寻找历史真相。
材料一 (唐)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遥想当时开元盛世年间)。
小邑犹藏万家室(小县城里也有万户人家),稻米流脂粟米白(丰收的稻米泛着白玉光),公私仓廪俱丰实(公家私家的粮食存满仓)。”
(唐)杜甫《垂老别》
万国尽征戍(全国男子应征入伍去参战),烽火被冈峦(叛乱的烽火已弥漫了山峦)。
积尸草木腥(尸体堆积如山草木也变腥),流血川原丹(流血把河流平原都染红了)。
(1)材料一中杜甫的两首诗描写了同一位皇帝在位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情景。这是哪一位皇帝?
(2)《忆昔》和《垂老别》分别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社会情景?
(3)造成《垂老别》中所描述情景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元)刘因《白雁行》
“北风初起易水寒(蒙古势力初次南下占领河北),北风再起吹江干(再次南下占领整个长江以北)。
北风三起白雁来(三次南下席卷整个中华大地),寒气直薄朱崖山(蒙古大军直逼崖山灭掉南宋)。
乾坤噫气三百年(宋朝政权生存了三百年之久),一风扫地无留钱(如风扫落叶般没有一丝残留)。……”
(元)虞集《挽文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您想同鲁阳公一样挥动金戈挽回落日,却是徒劳),南冠无奈北风吹(被俘入狱,眼见蒙古势力如北风般劲吹日益横骄)。
子房本为韩仇出(张子房本是为韩国复兴而出,最终没能达到目的),诸葛宁知汉祚移(诸葛亮虽鞠躬尽瘁,但汉家终于灭亡他岂能料到)。……”
(4)材料二刘因诗中“北风三起白雁来,寒气直薄朱崖山”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5)材料二虞集《挽文丞相》,文丞相指的是谁?有人说文丞相的活动阻碍了国家的统一,应该否定,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文丞相?
材料三 (清)纪昀《凯歌十六首其六》
“满耳秋风入短箫(秋风中耳畔回响着箫声),黄榆叶落草萧萧(黄榆叶落草原一片萧瑟)。
回部已破无征战(回部已被平定再无战乱),只向高原试射雕(再来高原无非打猎射雕)。”
(6)纪昀的这首诗歌颂了乾隆皇帝的哪一历史功绩?说一说这件事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一把心肠论浊清”
——清·胡中藻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清·沈德潜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清·世臣
“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
——清·徐述夔
“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鸣听转明。”
——清·方芬
(7)材料四中的这些官员或者诗人因为写了这些诗,全部被乾隆皇帝被下狱或者处死,甚至满门抄斩。这种冤狱被称为什么?造成了怎样的恶果?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时间
(1)北宋建立——
(2)南宋灭亡——
(3)蒙古政权建立——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考证,大陆上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经过沿海地区传播到台湾。三国时期,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隋朝时期,称今天的台湾为流求,为了加强与流求的联系,隋炀帝三次派人前往台湾。
材料二 元朝时,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了行政机构。
材料三 郑成功在致荷兰总督招降书说道:“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四 郑成功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并招徕大陆移民开垦荒地,派人向高山族人民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加速了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郑成功收复和经营台湾,一直受到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崇敬,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
材料五 清政府在稳定了对内统治后,决定对台湾用兵,进一步实现国家统一。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1)根据材料一回答“隋炀帝三次派人前往台湾”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元朝时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了行政机构是什么名称?
(3)根据材料四回答为什么台湾同胞尊称郑成功为“开台圣王”?
(4)通过以上学习,你得出什么结论?请你用一句话进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