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有人认为只是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现象。下列史实中能够证明这一观点错误的是( )
A.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
B.遣唐使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回日本
C.朝鲜半岛的音乐在唐朝宫廷演出
D.新罗引入了唐朝的科技成就
2、如图所示“明代科技”的思维导图中,错误部分是
A. 李时珍《本草纲目》
B. 宋应星《天工开物》
C. 徐光启《农政全书》
D. 汤显祖《牡丹亭》
3、我国有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果将李自成比作螳螂,把明朝比作蝉,那么黄雀应该是
A.辽
B.西夏
C.元
D.满清
4、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A. 隋炀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5、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造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6、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乾隆时期设置的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是:
A.西跨葱岭 B.西域都护 C.伊犁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
7、581年,建立隋朝的是( )
A. 隋炀帝 B. 李世民 C. 隋文帝 D. 黄巢
8、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八天时间内,揽阅奏折1160件,处理政事339件。朱元璋的忙碌和下列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
A.设立行省
B.设置厂卫机构
C.废除丞相
D.设立军机处
9、有英国学者指出,在当今亚洲的男人中,有8亿多名男人其实只是11个父亲的血裔,在这11名“国父”中有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成吉思汗所属民族为
A.鲜卑族
B.蒙古族
C.满族
D.藏族
10、“当时(唐朝)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这表明唐朝的社会风气是
A.封闭保守
B.风格多变
C.善于模仿
D.开放包容
11、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凌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经历过如此险恶状况的历史人物是
A.玄奘
B.鉴真
C.一行
D.法显
12、两宋时期,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当时,从外国引进的农作物是
A.茶树
B.西红柿
C.占城稻
D.马铃薯
13、海关是现在国家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南宋时期相当于海关的机构是
A. 市舶司
B. 蕃市
C. 蕃坊
D. 蕃学
14、“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句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5、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当时的江南地区有不少人从事纺织行业
③当时,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④商业十分发达,形成一些大的商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16、两宋海船业的发展远超同时代的诸多强国。据朱绍侯等人编著的《中国古代史》介绍:“宋真宗时,(海船)年产量2910多艘。”“宋徽宗时造了两艘大海船……载重量约为1100吨。”宋海船上还配备了在天气阴晦时专门的导航器具,名为( )
A.四分仪
B.六分仪
C.水寻尺
D.指南针
17、唐朝时的回纥族是下列哪一少数民族先民的主体?
A. 藏族
B. 维吾尔族
C. 回族
D. 哈萨克族
18、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贾似道
19、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度,主要提高什么地位?
A.明经科 B.进士科 C.数算科 D.武举科
20、“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这一现象发生在
A.唐高祖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唐玄宗时期
21、“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当时重要粮仓在_____和_____。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歌曲《爱我中华》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请思考:
(1)五十六个民族中的藏族主要生活在西藏地区。唐朝时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件是____________:西藏成为中国正式的行政区是在____________(朝代)。清朝1727年设立_____________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还制定____________制度。
(2)五十六个民族中的____________族形成于元朝。
(3)五十六个民族中的高山族主要生活在台湾地区。该地区在中国古代史上曾被____________(国家)侵占了38年,后被民族英雄____________,在_________年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____________,隶属福建省。1885年设____________。
23、雕版印刷术:我国在____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____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24、雍正年间,为加强君主专制,设置________。
25、填空题。
政权名称 | 建立者 | 都城 | 民族 | 建立时间 | 灭亡时间 |
隋朝 |
|
| 汉族 |
|
|
唐朝 |
|
| 汉族 |
|
|
北宋 |
|
| 汉族 |
|
|
辽 |
| 上京临潢府 |
| 10世纪初 |
|
金 |
| 会宁 |
|
| 1234年 |
西夏 |
|
|
| 11世纪前期 | 1227年 |
南宋 |
|
| 汉族 |
| 1276年 |
26、公元1271年,________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与大都。
27、小说:
小说 | 作者 | 成书时间 | 主要内容 |
《三国志通俗演义》 | ______ | 元末明初 | 描写了________、_____、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全书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是我国______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
《_________》 | 施耐庵 | 元末明初 | 以__________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________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运用______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
《西游记》 | __________ | 明代中期 |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_______得到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小说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
影响:明代的这三部小说虽然主题和风格各异,但都规模宏大,结构严整,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问世后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家喻户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并对以后的小说、_______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吗
A. 雍正年间
B. 康熙年间
C. 乾隆年间
D. 道光年间
29、______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炀帝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征调百万多人,开凿_____。
30、观察如图,请将下列都城或国家(朝代)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北宋的都城:东京B.南宋都城
3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人名和事件连线。
32、该事件曾经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海防,平定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患。在此事件中涌现了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名言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3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辖。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清朝对A地实行有效管理的具体措施。
(2)清朝时B发生什么叛乱?对该地实行了怎样的管辖?
(3)写出清朝对C地的管理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