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马鞍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17·昆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A. 建立元朝   B. 设置行省

    C. 统一蒙古   D. 开凿运河

  • 2、辽圣宗时,萧太后倚重的汉官韩德让,“为相以来结欢宋朝,岁时修睦,无少间隙”。这突出地说明了( )

    A.辽统治者重用汉人做官

    B.北宋对辽构成重大威胁

    C.辽与北宋之间已无矛盾

    D.辽与北宋关系逐渐缓和

  • 3、“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以旨意)。”该记载实质上反映了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皇帝权力受到削弱

    C.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D.古代礼仪制度日趋完善

  • 4、“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民族”是指

    A. 蒙古族 B. 女真族 C. 契丹族 D. 党项族

  • 5、日本奈良唐招提寺见证了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该寺内供奉的中国古代人物像是

    A.玄奘

    B.鉴真

    C.张骞

    D.班超

  • 6、“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唐朝灭亡 D.五代十国局面形成

  • 7、下列属于明朝末期国势衰落的表现是(   )

    ①土地兼并严重 

    ②农民大量逃亡 

    ③对清作战连年失利 

    ④东北满族势力崛起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8、宋朝流行这样的俗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 9、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百家姓》可能出现在

    A.西周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 10、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的功绩是(  )

    A. 统一全国   B. 消灭金朝   C. 建立元朝   D. 统一蒙古

  • 11、为了解除犯上罪名对部众的心理压力,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的是(  )

    A. 努尔哈赤   B. 皇太极   C. 鳌拜   D. 康熙

  • 12、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王室衰微 D.生产力发展

  • 13、有历史学家指出:“明清社会变革的一大特征是商品经济发展,以下史实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出现了晋商微商等大的商帮 B.推行垦荒政策

    C.推广了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D.人地矛盾突出

  • 14、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的朝代是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 15、女真族是中国古代史上古老的民族,他们建立的政权有

    A. 辽元朝

    B. 金后金

    C. 西夏元朝

    D. 西夏金

  • 16、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 楚辞、唐诗、宋词

    B. 唐诗、宋词、楚辞

    C. 唐诗、宋词、元曲

    D. 楚辞、唐诗、元曲

  • 17、民族间的交往与交融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吐蕃位于下图中的

    A.

    B.

    C.

    D.

  • 18、唐朝唐玄宗册封过各族的首领,其中册封回纥首领为(  )

    A. 渤海郡王 B. 怀仁可汗 C. 云南王 D. 怀仁将军

  • 19、下列中国古代朝代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隋唐——秦汉——宋元——明清 B.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C. 宋元——隋唐——秦汉——明清 D. 明清——宋元——秦汉——隋唐

  • 20、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宦官专权

    B.黄巢起义

    C.藩镇割据

    D.安史之乱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历史上,很多中央政权都重视维护边疆的稳定和捍卫祖国的统一。

    (1)1793年,清朝颁布《_____》,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2)元朝政府设置_____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3)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

  • 22、填空题

    (1)_______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_______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2)唐玄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的鼎盛局面称之_______;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

    (3)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有:_______东渡日本;_______西行天竺。

    (4)916年,_______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辽;1115年,_______-称帝,建立金政权。

    (5)_______的分裂局面,实际上是唐朝藩镇割据状态的继续和发展;1005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_______”。

    (6)1206年,_______ 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___”。

  • 23、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_____垄断,选官看重____,不太注重才能。

  • 24、________以后,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朽的趋势。嘉庆以后,出现了财政危机,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清中期以后_________、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重。

  • 25、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天山北路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_________的叛乱。乾隆时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__________叛乱。

  • 26、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__________不断壮大,市民文化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_”。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________”。

  • 27、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____年,金攻破开封,_____灭亡。

  • 28、填图题

    (1)请选出隋朝大运河从北向南流域的正确名称

    A. 永济渠——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B. 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C. 永济渠——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D.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2)图中编号1是一城市的名称,它是

    A.长安  B.洛阳  C.北京  D.南京

    (3)图中编号2是一城市的名称,南宋时它叫做

    A.会稽  B.余杭  C.临安  D.南京

  • 29、表现

    (1)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2)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________风气盛行一时。

  • 30、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陆羽 “诗圣”《茶经》

    杜甫 “诗仙”《玄秘塔碑》

    李白 “画圣”“三吏”“三别”

    吴道子 “笔谏” 《蜀道难》

    柳公权 “茶神” 《送子天王图》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2)宋代城市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

    (3)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是——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隋唐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经济发展篇)

    (1)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两种工具的名称。

    (制度创新篇)

    (2)唐太宗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例如在政治上完善了____________,该制度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状元、进士、举人等称号主要是通过考试获得的,武则天时,该制度有哪些创新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族交往篇)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中华上下五千年》

    (3)材料二中的“公主”指的是谁?这次通婚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对外交流篇)

    (4)写出图三、图四中人物的主要事迹。

    (5)唐朝的繁盛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