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乾隆时期设置的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是:
A.西跨葱岭 B.西域都护 C.伊犁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
2、1276年,元朝灭亡南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下列对元朝统一全国的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B.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战乱,促使社会走向安定
C.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D.开创了我国古代历史上首次大统一的局面
3、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 “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A. 加强了边疆管理 B. 传播了中国文化
C. 开凿了丝绸之路 D. 扩大了唐朝疆域
4、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过程,那么我国是在何时完成的呢( )
A.东汉 B.唐朝 C.南宋 D.元朝
5、建立元、清两个统一封建王朝的民族分别是
A.满族、蒙古族 B.回族、满族 C.满族、回族 D.蒙古族、满族
6、1629年,李自成起义并且提出“均田免赋”“平买平卖”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1644年5月17日,李自成在湖北通城县遭到当地乡勇误杀。材料反映了李自成起义的( )
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7、《元史·地理志》中记载,元朝“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材料表述的是
A.元朝国力强盛
B.元朝疆域辽阔
C.汉唐疆域狭小
D.汉唐国力强盛
8、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圆形方孔钱 B.“交子” C.五铢钱 D.刀币
9、火药武器广泛使用实战出现于( )
A. 西汉末期 B. 三国时期
C. 唐朝末年 D. 宋朝初期
10、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 )
A. 《红楼梦》 B. 《水浒传》 C. 《三国演义》 D. 《西游记》
11、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下列对此时期的历史解释正确的是( )
A.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文官
B.武则天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C.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十国的政权都在南方
12、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13、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的地区是
A. 福建 B. 台湾 C. 广东 D. 澳门
14、元朝建立后,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的是( )
A.御史台 B.枢密院 C.三司 D.中书省
15、西夏王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如果想一睹这一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文化遗址,应去的地方是
A.河南开封
B.北京
C.宁夏银川
D.内蒙古呼和浩特
16、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唐政府与少数民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应取材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班超经营西域
D.昭君出塞
17、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 巩固隋朝的统治
B.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C. 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D. 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18、唐朝时期,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上的少数民族是 :
A.契丹族 B.吐蕃 C.党项族 D.女真族
19、武则天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创立科举制,重用贤人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20、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的有效管辖,元朝设立的机构是
A. 澎湖巡检司
B. 御史台
C. 中书省
D. 枢密院
21、黄巢起义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___专权,____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无以为生。
22、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2)时间:_____年
(3)支持者:_____
(4)目的:摆脱_____,实现_____。
(5)主要措施:
①经济方面:募役法、_____、农田水利法
②军事方面:_____
(6)成效: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_____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
(7)结果: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23、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______________。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了前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机构)加以管理。
24、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_____的发展。
(2)火药: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到____,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____,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____。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_____。
25、清朝对外实行______________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26、明朝中期的________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清代________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27、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________局面形成。
28、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________。
29、________年,________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30、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1260年,______继承蒙古汗位。
(2)______年,______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______。
(3)______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出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______。______年元朝攻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4)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局面,为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1、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代史学家赵翼
(2)材料二是对哪一机构的描述?这一机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
材料三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3)材料三中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32、小明是班上图书角的管理员,现有下列图书,请你帮他将这些图书准确分给下列同学(只需填相应的字母):
A.《西游记》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三国演义》
(1)小张同学长大后想成一名中医,你应将____分给他。
(2)小华同学一直对神话故事比较感兴趣,你应将____分给他。
(3)小明同学想要一本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书,你应将____分给他。
(4)小龙同学对刘备、关羽的故事比较感兴趣,你应将____分给他。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太宗对各种类型的人才善于因材使用,这种用人之道,无疑可使大量的人才聚集在唐太宗周围,魏征前后共谏两百余事,使唐太宗非常满意,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各少数民族只要不与唐对抗,唐太宗就以各部的首长为都督,刺史,仍按其原来的风俗习惯,对本族进行统治……由于唐太宗各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了政治的安定,经济的发展,这些“古昔未有”的现象,正是这一“治世局面”的具体反映。
——摘编自白寿界《中国通史》
材料二:唐朝对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自信,对外来文化、艺术,毫无恐惧感,而采取“开放”政策,它采纳、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对之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向外大力宣传和输出唐文化,影响亚非乃至世界各国文化,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使自己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唐朝外交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和这一“治世局面”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采取“开放”政策的原因和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事例。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唐朝兴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