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池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从歌词中可看出,我国抗美援朝的主要原因是(     

    A.保家卫国,维护国家利益

    B.朝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C.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英勇

    D.通过参战解决台湾问题

  • 2、下图是一幅与秦末农民战争有关的想象图,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楚汉之争

    B.巨鹿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

  • 3、图有关的少数民族是(   

    A.东突厥    B.西突厥

    C.吐蕃     D.南诏

  • 4、隋朝开凿大运河,其主要社会作用是

    A.巩固隋朝统治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加强北部边防 D.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 5、《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A.扩大六部权力

    B.改革丞相制度

    C.扩大地方权力

    D.防止朝臣专权,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 6、下面两幅图片都体现了

    A.农业生产工具进步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水稻种植迅速推广

    D.经济作物产量提升

  • 7、“贞观之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虚心纳谏

    B. 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

    C.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D. 减轻农民负担

  • 8、货币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之一。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我国的(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 9、陏炀帝时创立,唐朝加以完善,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是

    A. 禅让制度

    B. 世袭制度

    C. 专制制度

    D. 科举制度

  • 10、“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对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概括,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是

    A.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

    B.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C.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

    D.清朝吴承恩所著的《红楼梦》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

  • 11、如图是小李同学采用关键词学习历史所做的笔记。他学习的内容是

    A.明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故宫

  • 12、诗圣杜甫《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诗中的“世乱”指的是

    A.隋末农民起义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 13、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 14、下图所示为唐蕃会盟碑,其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是我国民族间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为唐蕃友好交往做出贡献的中原人物是

     

    A.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

    C.金城公主和尺带珠丹

    D.松赞干布和尺带珠丹

  • 15、“唐朝前期,拥有土地产权的自耕农民在居民中占居大多教。唐朝的统治者看到了这一点,并且装在了心里。”下列措施最能证明“装在了心里”这一观点的是

    A.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B.严格考查官吏政绩

    C.以民为本重用贤才

    D.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 16、7次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郑和7下西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明朝出现这样的壮举的根源是

    A. 海上交通发达

    B.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 指南针用于航海

    D. 造船技术高超

  • 17、“杯酒释兵权”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

    A.唐高祖

    B.宋高宗

    C.宋真宗

    D.宋太祖

  • 18、下面的图片最能反映宋代

     

    A. 农业繁荣

    B. 手工业繁荣

    C. 商业繁荣

    D. 海外贸易繁荣

  • 19、小王同学为制作手抄报收集如下图素材,与此内容相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 20、“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大运河

    C. 明清皇宫

    D. 长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统一: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_____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 22、清朝的疆域

    (1)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_________,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_____,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________,东临太平洋,东南到_______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______。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________国家。

  • 23、隋炀帝时,__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 24、宋朝海外贸易繁盛,在主要港口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__

  • 25、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 26、__________时期,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宋朝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__________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 27、郑和下西洋从________出航,最远到达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

  • 28、________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是________

  • 29、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朱元璋是_____朝的开国皇帝。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______制度和中书省;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________ 以监视官民。

    (2)图二人物戚继光的主要功绩是平定了我国东南沿海的“____________”,他统领的军队被人们誉为“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人物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____________家,他经过27年的努力,编写出《___________》这部药物学巨著。

  • 30、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满洲兴起:1616年,________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_______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2)清军入关: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________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3)起义失败:李自成在________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代史学家赵翼

    (2)材料二是对哪一机构的描述?这一机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

    材料三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3)材料三中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

    (1)吸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最后统一全国——

    (2)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3)开创行省制度——

    (4)“澶渊之盟”——

    (5)创立殿试制度——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对外交往是指国家之间的文明交流,它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1)唐朝时,中日两国交往频繁,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为双方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举例说明唐与日本的友好交往。

    (2)“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真正去到西天取经的唐僧是指谁?故事中的西天又指的是什么地方?

    (3)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为鼓励海外贸易,朝廷设置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4)从唐朝的繁盛到宋朝的卓越,我们可以看出对外交往和国家自身发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