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唐朝艺术家与其艺术特点的对应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颜真卿——端正劲美
B. 欧阳询——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C. 阎立本——擅长风俗画
D. 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的作者是
A.岳飞
B.黄巢
C.文天祥
D.李清照
3、隋朝时有一位商人通过运河由北往南运输货物,从今天的洛阳出发坐船到杭州去,他依次经历的河段是
A.永济渠、邗沟、江南河
B.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邗沟、江南河、永济渠
4、“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灜。”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A.天竺
B.朝鲜
C.日本
D.越南
5、明朝时期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
A.明万里长城 B.圆明园 C.紫禁城 D.南京城
6、1987年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一国两制”的出台
B.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C.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7、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B.大大缩减了科举取士名额
C.武将没有任何的军事指挥权 D.解除军队所有将领的兵权
8、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的国家是
A.新罗
B.日本
C.天竺
D.大食
9、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监察委员会相关内容写入宪法修正案中,赋予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元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是
A. 枢密院
B. 御史大夫
C. 御史台
D. 中书省
10、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一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C.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1、“看见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脸,红白黄绿蓝颜色油的脸,一边唱一边喊,哇呀呀呀 呀!……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这首歌词体现了
A.京剧艺术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B.中国传统节日喜庆欢快的场景
C.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
D.小说创作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2、历史遗存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观察下图,此遗存说明宋朝( )
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科技进步
C.海外贸易发达
D.商品经济繁荣
13、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基础的是
A.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帮的活动
D.商品贸易的兴盛
14、如图中的路线示意的是
A.鉴真东渡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行 D.郑和下西洋
15、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
A. 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 食客盈门的酒楼
C. 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 好汉比武的擂台
16、“它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是陶器中的珍品”,这段话是对下列哪一珍品的描述( )
A.
B.
C.
D.
17、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戏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寇准
B.宋真宗
C.宋太祖
D.宋太宗
18、五代一般认为是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同时,在这五朝之外,南方各地和山西还相继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五代十国。以下政权中属于五代十国中的“五代”的是
A.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蜀
B. 后梁、后蜀、后汉、后唐、后晋
C. 后梁、后唐、后晋、南汉、后周
D.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19、元朝疆域最大的特点是
A.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B.元朝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C.元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
D.元朝的疆域不断向外拓展
20、“和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
A. 回纥 B. 南诏
C. 吐蕃 D. 靺鞨
2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制度。
(1)隋朝开创的选官制度_____。
(2)唐太宗为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而完善的制度_____。
(3)元朝在地方实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_____。
22、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贿赂上级,结党营私。乾隆以后,贪风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____的趋势。各级官吏为了一己私利,对上蒙骗朝廷,对下敲诈百姓。
(2)官场的腐败之风在____中蔓延。八旗兵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军备废弛。
(3)到了乾隆后期,财政虚耗非常严重。嘉庆以后,朝廷出现了____。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4)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很多农民变为流民。社会的____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____重重。
23、西汉司马迁主编的《_____》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被誉为1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24、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且他的统治有“开元盛世”之称的是___________。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__________。
25、清代的_________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____》,这部小说初名《________》。曹雪芹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 _________》,在乾隆晚期时排版面世。
26、明朝的建立
1368年,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____,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27、背景:_____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_____和______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28、知识对对碰(将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对应的括号内)
29、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_________;明朝长城西至_______。
30、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最有利于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的发明是________。
31、将政权名称与建立人物和所属民族对应连线: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作品
(1)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李时珍的著作——
(3)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4)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5)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3、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材料三:这种制度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的吕蒙正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他们母子俩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哪个皇帝时?
(2)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