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口号中,由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提出的是
A.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B.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C. 均田免赋
D. 等贵贱,均贫富
2、北宋时,我国从越南引进的优质粮食作物是
A.占城稻
B.甘薯
C.玉米
D.茶树
3、《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苗姜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小雅北山》到《诗经•小雅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青铜器的制造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4、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主要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B.提高了办事效率
C.使清朝转向封闭保守
D.强化了君主专制
5、楹联“青山有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纪念的历史人物是( )
A.寇准 B.岳飞 C.辛弃疾 D.文天祥
6、南宋与金议和,双方约定的界线是
A.黄河至海河为界 B.划长江为界
C.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D.以长城为界
7、下图为清政府颁发的“金奔巴瓶”。与此相关的制度
A.推动了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密切了汉藏间的文化交流
C.统一了藏族地区宗教信仰
D.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8、赞誉岳飞的诗句是
A.应募西联大月氏,为击匈奴开丝路。
B.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C.一代英雄抗金将,精忠报国不为名。
D.七下西洋不辞劳,架起亚非友谊桥。
9、中国本土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科学家屠呦呦认为《肘后备急方》及《本草纲目》对青蒿素的发现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于《本草纲目》的关注,这本书的作者是
A.华佗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
10、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在搜寻历史文物论证时,以下哪个文物最能证明这一史实
A.
B.
C.
D.
11、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科举制度( )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冗官”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杜绝官僚队伍的贪污腐败
12、1200年左右,北方金朝人口约4380万,而南宋人口达8060万,几乎比金朝多一倍。金朝每年赋税1431.9万贯,南宋则为6000万贯。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全国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B.宋金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C.岳飞抗金维护了南方地区的稳定
D.北方地区的经济退步与商业停滞
13、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是不同时代独特的文学艺术成就。请按照这些文学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将下列代表人物像进行排序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14、著名学者郭沫若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对联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A.文天祥
B.戚继光
C.郑和
D.郑成功
15、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诸侯并起战乱频繁的时期,以下战争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桂陵之战 B.牧野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16、清代有一部小说以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的社会走向衰亡的命运。这部小说
A.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B.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
C.思想性和艺术性不高 D.批判了封建顽固势力
17、明朝中期,吴承恩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取材于( )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日本
C.郑和下西洋
D.玄奘西游天竺
18、下列表述与明清兴替演变的基本史实不相符的是
A. 1368年,贫困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
B. 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C.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D. 1644年,清兵长驱直入占领北京,明朝灭亡
19、《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辽灭金
D.蒙古灭南宋
20、“随着欧洲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各国都想通过航海获得更多黄金,荷兰在当时被称为海上霸主,海军实力可见一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海上强国,在和最后一个王朝的汉人交战中,节节败退,竟全军覆没。”这位“汉人”的功绩是
A.收复台湾
B.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C.打败噶尔丹,平定叛乱
D.七次下“西洋”
21、影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____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_____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_____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_____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22、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登上皇位,赵构就是______,后来定都临安,史称_____。
(2)岳飞抗金:岳飞统率“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_____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__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______,双方以淮水至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金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______。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______一隅。
2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____________;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最著名的青铜器是巨大的____________。
24、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 ________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25、行省制度
(1)具体实施:
①在中央,元朝设_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____(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____(负责监察事务)。
②在地方,元朝把山东、山西、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____;在其他地区又设置了10个____,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这一地方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____”。
(2)影响:在历史上_____。
26、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27、唐与吐蕃
(1)吐蕃概况: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________。
(2)唐蕃和亲
史实 |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________嫁给他。 |
意义 |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28、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________。
29、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继承了汗位。他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 “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________”的方略。______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_________。
30、科技名著
作品 | 作者 | 作品性质 | 历史地位 | 其他 |
《本草纲目》 | _____ | 药物学著作 |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民请教,采集药物标本,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而编出。全书约_____万字,共记载了药物______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______多种,收录药方______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还附 有________多幅药物形态图。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17世纪初传入日本,18世纪初传到朝鲜,之后传入西方,被翻译为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
《天工开物》 | 宋应星 | 科技巨著 |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________” | 中举后担任地方官,公务闲暇时专心致志研究科技,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编写而出。把各生产部门分为______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还绘有_____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
《农政全书》 | ____ | 农学著作 | 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是_______末年的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 全书_____卷,约______万字,分为农本、_______、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_______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
31、 材料一:(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3)材料三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唐朝是怎样加强与这个民族的关系的?(列举两件典型史实)
32、金在灭辽之后发动了对宋的进攻,面对金军强大的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标志着南宋灭亡。( )
33、某校七年级在历史课上开展了“我与历史名人”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材料一 表析历史
朝代 | 建立时间 | 都城 | 民族 | 建立者 |
辽 | 十世纪初 | 上京 | ① | 耶律阿保机 |
北宋 | 960年 | ② | 汉族 | ③ |
西夏 | 11世纪前期 | 兴庆 | ④ | 元昊 |
金 | 1115年 | 会宁 | 女真族 | ⑤ |
(1)以上是小民同学收集并制作的表格,请你填写表格中①——⑤所缺内容。
材料二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摘自毛泽东《沁园春.雪》
(2)写出材料二中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名字,概括他的主要功绩。
材料三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3)材料三“中“遂一天下”是指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遂一天下”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元世祖重视借鉴中原历史王朝的统治方法,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
(4)材料四中描述元世祖借鉴中原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其在中央的具体措施没有写出来,请你补充写出元朝在中央设立的分管全国行政事务、军政事务和监察事务的机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