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参观“唐朝历史”的展厅时,看到了一幅对联:鉴真东渡传佛法,玄奘西游取真经”,大家七嘴八舌地商讨认为横批应是
A.海路通达 B.经济繁荣 C.文明互鉴 D.民族和陸
2、下图是七年级教科书某一单元的部分目录,它们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第6课 北宋的政治…………………………28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33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37
……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51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少数民族的崛起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3、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主要是指:( )
A.加快了隋朝的灭亡
B.为人们游玩江南提供了便利
C.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经济交流
4、“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
A.隋大运河 B.赵州桥 C.明长城 D.北京故官
5、“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这些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
A. 造船技术的先进 B. 中外之间的交流 C. 宗教之间的沟通 D. 科学水平的提高
6、高考的内容有时会反映出政治的方向。1977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但这个“纲”在1978年底被果断停止使用。题目中的“抓纲”是指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以经济建设为纲
C.以改革开放为纲 D.以思想建设为纲
7、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错误的是( )
A.隋文帝—建立隋朝,统一全国
B.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
C.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D.黄巢起义—灭亡唐朝
8、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百国微茫处,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指的是( )
A. 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 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 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 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9、一位出使辽国的官员回国后向朝廷报告说:“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报告中“和好”指的是
A.澶渊之盟 B.靖康之变 C.绍兴和议 D.宋夏和议
10、《九国志》记载:“(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动荡),衣冠始入闽(福建)者八族。”这反映的当时史实是
A.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B.北方战乱、人口南迁
C.江南开发、重心南移
D.闭关锁国、经济衰落
11、它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外国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是指: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12、对于活字印刷术,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 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作者旨在说明活字印刷术
A.不能提高印刷效率 B.在大量印刷时可大大提高效率
C.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D.制作过程十分简单
13、由尤小刚执导的电视剧《杨贵妃秘史》在播出时是街头巷尾热议最多的电视剧之一,剧中诸多人物和事件令观众意犹未尽。你认为剧中不会出现
A. 唐玄宗信任、提拔李林甫、杨国忠等人
B. 安史之乱
C.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
D. 唐玄宗重用名相狄仁杰等人
14、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统治的是
A.黄巢 B.郑成功 C.努尔哈赤 D.李自成
15、唐朝“胡风盛行”,许多外来宗教得到传播,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些现象反映了唐朝社会风尚呈现的特点是
A. 奢侈浪费
B. 兼容并包
C. 活力开放
D. 繁荣创新
16、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热播的《〈论语〉心得》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关注。《论语》中所记载的言论出自于我国古代的哪位思想家(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17、开皇九年(589年)二月,隋军进入建康城,俘陈后主,陈亡。至此( )
A.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
B.隋文帝统一南北
C.隋炀帝下令开通大运河
D.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18、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秦朝的暴政
B.修建阿房宫
C.陈胜、吴广起义
D.项羽、刘邦起义
19、观察如图所示两幅图,与唐朝长安城比较,明朝北京城设计的最主要特点是
A.城内有“市”,具有商业功能
B.城内有宫城和皇城
C.城有三重,宫城居于中心
D.城为方形,街道正直
20、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清政府与少数民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该话剧取材( )
A. 张骞出西域 B. 鉴真东渡日本 C. 册封达赖五世 D. 玄奘西游天竺
21、北宋时期,著名的瓷都是________。
2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毛泽东诗词选》时,看到《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词句,便开展讨论,你能和他们一起讨论吗?
(1)小华说:汉武帝是汉朝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做了许多对后世产生影响的事。
(2)小丽说:唐太宗实行比较开放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大家尊奉他为各族的“( )”。
(3)小梅对词中“宋祖”到底是北宋还是南宋发生了疑问,你认为应该是( )宋的皇帝。
(4)小成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了元朝,是吗?你应该告诉他,元朝是( )建立的。
(5)你补充说:由此我还想到,元朝人口大面积流动,元朝民族间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还创立了“( )”制度,对后世省级行政区设立意义深远。
23、唐朝 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有“诗仙”的美誉。 的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
24、人口的增长
(1)清朝前期_____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这是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
(2)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____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3)人口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_____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25、宋朝的海外贸易很发达,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
26、请写出建立下列政权的民族:
(1)辽—— (2)西夏——
(3)金—— (4)元——
27、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清朝大兴____,造成了____,摧残了许多人才;____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_____。
(2)文化专制政策:
清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____;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
28、2017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共同参观故宫前三殿,这三殿名称分别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故宫兴建于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29、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__________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0、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_______。
31、连线题
32、为中外友好交往或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1)不远万里,六次东渡日本________
(2)西游天竺,求取真经________
(3)隋唐最著名的书法家________、________
(4)史学两司马指的________、________
(5)宋朝豪放派词人代表________、________
33、唐朝时期,被许多古代史学家称为“盛唐”;两宋时期,虽与少数民族政权并存,并历经战乱,但仍然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不俗的成就;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顶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二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材料三 明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在世界科技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领域 | 著作 | 作者 | 地位 |
医药 |
| 李时珍 | 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
农业科学 | 《农政全书》 |
| 重要的农业科技巨著 |
农业手工业技术 | 《天工开物》 | 宋应星 |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唐诗的特点。
(2)材料二中的宋词和元曲的优秀代表人物分别有哪些?
(3)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明朝科技成就》表格。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科技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