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定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是1894年西方人绘制的东亚形势漫画。桥上的人是RUSSIE,水中鱼为COREE。若给此图命名,较为贴切的应该是(   )

    A.《中日争夺朝鲜图》 B.《列强瓜分中国图》

    C.《八国联军侵华图》 D.《俄国居中调停图》

  • 2、武则天在位期间政绩突出,其统治可被称为

    A.贞观之治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 3、一位同学对近代一位历史人物很感兴趣,整理出如下的笔记:“他兴办洋务企业,创建近代海军,探索自强道路;还代表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位历史人物是

    A.奕䜣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謇

  • 4、河北民歌《小放牛》唱到:“赵州桥(来)什么人修?……赵州桥(来)鲁班爷修”根据你所学知识,赵州桥建造者是

    A.鲁班 B.字文恺 C.李春 D.詹天佑

  • 5、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南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其原因不包括

    A.国家统一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 6、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而设置的机构是(  

    A. 西域都护府 B. 安西都护府 C. 北庭都护府 D. 北庭都元帅府

  • 7、下列三幅图片中的内容

    泥活字版 水罗盘(模型 ) 宋代火器模型

    A.都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B.都经过蒙古人西征传到欧洲

    C.都促进航海技术发展

    D.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 8、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 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 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 9、下面四部著作,哪一部是和农业无关的

    A. 《天工开物》

    B. 《农政全书》

    C. 《西游记》

    D. 《齐民要术》

  • 10、历史上曾经盘踞我国台湾达38年之久的殖民者是

    A. 葡萄牙

    B. 荷兰

    C. 英国

    D. 美国

  • 1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杨广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

  • 12、下列属于成吉思汗历史功绩的是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南宋 ④建立元朝政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13、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比较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数量最多时达120多万。这一制度

    A.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B.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体现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 14、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

    A. 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B.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 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 15、被北方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 16、中华民族是多民族汇聚的大家庭。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

    B.

    C.

    D.

  • 17、明朝末年,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下列与“闯王”无关的是

    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C.率领农民军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D.在山海关大败吴三桂与清军

  • 18、下面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毕昇发明的一项科技成就。他描述的是

    A.火药的制成 B.造纸术的改进 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19、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君主集权的加强

  • 20、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下图来自于教材对岳飞的介绍,其中对岳飞品行高度概括的一句话是

    A.是抗金战火中成为了一名出色将领 B.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

    C.“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D.“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后金建立:____年,____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满洲兴起: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____

    (3)清朝建立:____年,改国号为清。

    (4)清军入关:明朝将领____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____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 22、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 23、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人的骄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四大发明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发明

    西汉发明,东汉

     改进          

    唐代《金刚经》是①印刷品,北宋②发明③印刷术

    唐代发明,唐末用于④,宋代更广泛

    宋代制成并用于

    影响

    影响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对欧洲社会产生震动

    为环球航行和⑦提供了重要条件

     

     

  • 24、1206年,________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尊称他为成吉思汗。

  • 25、背景:隋炀帝的_____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灭亡:______年,隋炀帝在_____被判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 26、女真族的崛起

    (1)金的建立时间是____

    (2)金的建立者是____族的____,他就是金太祖。

    (3)金的都城在____

    (4)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____,发展____,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 27、《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中①处是____;《清朝疆域图(1820年)》中②处是____

  • 28、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境条约《______》,这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 29、12世纪初期(1115年),________起兵抗辽,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金)。

     

  • 30、(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北宋。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2.瓦舍、勾栏是唐代市民的娱乐场所。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3.明太祖时设锦衣卫监视官民。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4.1553年,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5.昆曲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穿越历史时空,回到北宋,请回答。

    1)假如你是北宋东京的一位老百姓,你买衣服买肉可以用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这种货币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地方?这种纸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你在北宋东京,想休闲娱乐,应该去什么场所?

    3)你们国家的主要节日有哪些?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列举唐朝时中外交流的两个史实。

    材料二  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非《亚洲史》

    (2)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指的是什么事件?最远到达哪里?

    材料三  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

    (3)材料三中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