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为“三省六部制”示意图。以下关于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创立于秦朝 B.完善于唐朝
C.有利于加强对地方控制 D.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
2、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册封达赖
B. 册封班禅
C. 设置驻藏大臣
D. 设置伊犁将军
3、“万国尽征战,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留学川原丹。”杜甫的名作《垂老别》描写的社会现实是(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五代十国 D.宋金之战
4、明清时期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下列属于明朝统治者从思想上加强对人民控制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大兴“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如下图是一尊珍藏在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高僧坐像,1980年,该塑像曾回中国“探亲”,你知道这位高僧是谁
A.玄奘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
6、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包括:( )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 ③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图所示的明朝文物印证了统治者( )
A.加强军事统治
B.加强思想控制
C.强化特务统治
D.强化文化专制
8、小说《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第一章标题为:百年乱世出新朝。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是
A. 李渊 B. 李世民 C. 杨坚 D. 杨广
9、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属于宋朝时期的有( )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③火药的广泛应用 ④造纸术的发明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10、军机大臣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官员,这个官职最早出现于( )
A.顺治帝时期 B.康熙帝时期 C.雍正帝时期 D.乾隆帝时期
11、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 )
A. 游夜市,喝冷饮 B. 坐牛车,住邸店
C. 逛“瓦子”,吃甘薯 D. 挂年画,贴“桃符”
12、明朝的一部科技名著,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包括谷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糖、制陶、造纸、冶铸等,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本科技名著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几何原本》
13、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唐朝灭亡
②唐朝打败安史之乱叛军
③黄巢建立政权
④安史之乱爆发
A. ④②③①
B. ③①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①②③④
14、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是在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15、美国《华盛顿邮报》将成吉思汗评选为“世界千年风云第一人”,作家哈罗兰姆称他为“人类帝王”。成吉思汗获得如此盛誉是因为
A.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为庞大的元帝国的建立奠定了牢固的根基
B.行汉法、不嗜杀
C.是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头领
D.将中国版图拓展到极致
16、元朝时设置了管辖西藏的机构使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此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
C.中书省
D.军机处
17、《窦娥冤》的作者是( )
A.关汉卿
B.李白
C.马致远
D.汤显祖
18、元朝疆域庞大,是中国历史领土面积最大的王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实行的管理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
D.行省制
19、小王同学设计了四个历史小论文题目,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
A.苏轼与宋词 B.乾隆与“金奔巴瓶制度”
C.李春与赵州桥 D.阎立本与《清明上河图》
20、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手段。下面时间轴中②对应的是
A.隋朝的建立
B.唐朝的建立
C.五代十国的开始
D.北宋的建立
21、宋朝的_____政策,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的发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22、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________后。
2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________。
24、________年10月,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25、________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6、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________位,我国的几次铁路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营运效率。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7、目的:为了加强_____,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8、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明朝进,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洪昇的________、孔尚任的________这两部政治历史剧,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29、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______
30、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北宋著名史学家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作者:
(2)明朝后期最负有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品《牡丹亭》,作者:
(3)元末明初,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三国演义》,作者:
(4)明朝中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
31、陆羽 “诗圣”《茶经》
杜甫 “诗仙”《玄秘塔碑》
李白 “画圣”“三吏”“三别”
吴道子 “笔谏” 《蜀道难》
柳公权 “茶神” 《送子天王图》
32、请列举明朝四部重要的科技名著。
33、 出玉门关后,向导借故离开了他。他走入沙漠地带,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黄沙漫漫,无边无际,他只得寻着骆驼粪的踪迹前行。一天,他迷失了方向,身体又极度困乏,便下马取皮囊喝水。不料一时失手,水全流光了。他只得东行十余里,忽然想:“我曾发誓,若不到天竺,决不向后退一步,宁可西进而死,决不东归以生。”于是立刻勒马西行,连行五天五夜,人马一齐倒卧在沙石上。后多亏马醒后把他带出沙漠,终于到达北印度。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他”去天竺干什么?
(2)与“他”同时期的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你还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3)“他”为唐朝、天竺文化传播作出了什么贡献?
(4)你觉得在“他”身上有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