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顾炎武曾批评明朝一种制度“败坏人才”超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其矛头指向了
A.锦衣卫 B.内阁
C.六部 D.八股文
2、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相传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教民农耕、建造宫室、制作衣裳、陶器下列与之相关的传说人物是
A.盘古
B.女娲
C.大禹治水
D.炎帝、黄帝
3、下图是我国隋代开凿的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它的开通便利了南北交通。穿越时光隧道,今天北京的一个商人在隋朝时要乘船到都城经商,他要经过大运河的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4、明朝中央集权的显著特点是特务机构的设置,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的特务机构是( )
①兵部 ②东厂 ③锦衣卫 ④刑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大运河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久、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6、“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权”,“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上述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思想控制
B.强化中央集权
C.有利于人才选拔
D.促进经济繁荣
7、同学们来到“明清晋商”展厅,解说员讲解到:“明朝初年(14世纪),山西商人以明朝北部边塞巨大的军事需求和‘开中’盐法的推行为契机,开始经营粮和盐,渐渐崛起。二三百年间,足迹遍及全中国,并开拓了对外贸易。清道光年间(19世纪),晋商创办‘票号’,构筑起了四通八达的金融汇兑网络,执金融界牛耳近百年。清末,晋商作为封建王朝体制下的民间经济集团,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巨变而走向衰落。”下列学生们的笔记,与解说一致的是
A.晋商兴起于明朝初年
B.晋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帮
C.晋商代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D.晋商在清朝灭亡后就彻底消逝
8、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由此可见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
A.灌溉 B.饮水
C.运输 D.泄洪
9、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D.大兴文字狱
10、“……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摆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C.宋朝扩大录取名额良莠不分
D.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11、我国有很多省份,如四川省、云南省等,这些省份的名称来源于元朝的( )
A. 中央集权制 B. 禅让制 C. 王位世袭制 D. 行省制
12、玉米俗称苞谷、御麦、番麦等,是当今世界仅次于小麦、水稻居第三位的粮食作物,原产于美洲,后传入中国,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玉米传入我国是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3、隋文帝的主要功绩是 ( )
A. 统一了全国 B. 创立进士科 C. 开通大运河 D. 三次征辽东
14、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灭掉陈朝,统一全国,以长安为都城,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开启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该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5、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6、唐太宗时,敢于直言进谏的著名大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17、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18、在日益繁忙的商业活动周明清时期遇见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商帮,其中比较著名的是
A. 苏商粤商
B. 晋商微商
C. 浙商苏商
D. 苏商微商
19、“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歌主要描述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20、以下关于“安史之乱”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是安史之乱爆发的重要原因
B.“安史之乱”的主要领导人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C.安史叛军攻入长安,建立了政权
D.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1、唐朝繁荣昌盛,名人辈出.
(1)唐太宗知人善用。房玄龄善于谋略_________敢于决断,他们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2)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_”。
(3)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_游学,玄奘回到长安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2、戏剧: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不少剧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_______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曲文流利,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________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23、下图中人物是_____。
24、识图题
(1)填写出辽、北宋、西夏的相应位置:
A. B. C.
25、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流传四方。
26、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是________。
27、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_____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_____,史称“_____”。
28、清代的_________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____》,这部小说初名《________》。曹雪芹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 _________》,在乾隆晚期时排版面世。
29、重文轻武政策
(1)目的:防止唐末以来____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表现:宋太祖有意重用_____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_____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_____。
(3)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_____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_____。
30、唐太宗时敢于直面进谏的大臣
3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将下列朝代与其发生的民族、边疆事件对应连线:
唐朝 岳飞抗金
宋朝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元朝 设置台湾府
清朝 文成公主入藏
32、请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书名或作者。
(1)“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
(2)《本草纲目》——
(3)“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4)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
(5)浪漫主义色彩神话小说——《 》
33、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奋进的旗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海牙5月17日电 荷兰海牙中国文化中心17日举办“意境——中国唐诗主题书画展”,多位荷兰汉学家、中国书画家及两国艺术爱好者在唐诗鉴赏研讨会赏析经典,在水墨画工作坊体悟丹青,诗书画一体的中国文化意境在荷兰都市一角重现。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假如你是该主题书画展的策划人,你会展示出哪些诗人哪些唐诗?
材料二: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 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从 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大约到中唐时期,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 体裁之一。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 风格、 流派。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词的演变历程
材料三:
(3)材料三两幅图与古代哪一文学形式有关?写出该文学形式兴盛的年代,并再举出一例与山西有关的作品。
材料四:《西游记》[1]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大量被译为西文,西渐欧美,已有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被尊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写出西游记最早的雏形是什么?用材料原文写出《西游记》被世界人民喜爱的体现。
(5)非遗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试着举出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