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成功以赶走殖民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材料中“殖民者”是指
A. 英国
B. 沙俄
C. 荷兰
D. 葡萄牙
2、小明同学在查阅《大唐西域记》时得知,此书已问世1300多年,随着时光的流逝,更加显示出这部著作的灿烂光辉。小明同学关注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A.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B.唐朝的民族交往
C.唐朝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D.唐朝的都市和文化
3、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现象属于该“文化繁盛期”出现的有
A.发明造纸术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开创科举考试制度
D.鉴真东渡传播佛教
4、下列著作中,被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
B.
C.
D.
5、如图,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普通大众普及,通俗程度越来越高,表现方式越来越自由。请判断与明清小说有关的场景是
A. B.
C.
D.
6、据史书记载,康熙二十二年明确规定:“凡地土有数年无人耕种完粮者,即系抛荒,后如已垦熟,不许原主复问”。材料显示清朝前期
A.发展商品贸易 B.免除赋税摇役
C.推行垦荒政策 D.兴修水利工程
7、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8、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统一仍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B.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C.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D.辽宋夏金蒙元之间的战与和,都是中华民族的内部事务
9、两宋时期,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是
A. 玉米
B. 甘薯
C. 占城稻
D. 马铃薯
10、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政权的历史人物是
A.铁木真
B.忽必烈
C.元昊
D.阿保机
11、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始于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12、“开辟荆楱,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与该诗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李自成起义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 D.乾隆帝平定回部叛乱
13、词是一种文学体裁,起源于唐朝民间,两宋时期达到顶峰。下列文学家属于宋代杰出词人的是
①苏轼 ②李白 ③辛弃疾 ④杜甫 ⑤李清照 ⑥曹雪芹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4、明朝中期组织抗倭斗争的著名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文天祥 C.岳飞 D.林则徐
15、宋人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由材料可知
A.指南针发明于宋代
B.指南针在宋代用于占卜
C.指南针在宋代运用于航海
D.指南针传入欧洲
16、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A.行政 外交 监察
B.行政 军事 检察
C.财政 监察 外交
D.财政 军事 监察
1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陆游这首
A. 讽刺金统治者醉生梦死
B. 讽刺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醉生梦死,不思抗金
C. 赞美北末动京城的繁华
D. 赞美南末临安城的繁华
18、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那么开创“殿试”和“武举”的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9、毛泽东在《沁园春•春》一词中所说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属于( )
A. 契丹族 B. 蒙古族 C. 女真族 D. 党项族
20、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是明朝从国外引进的,其原产地是
A.大洋洲
B.非洲
C.南美洲
D.欧洲
21、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_________先后到北京献艺,一时誉满京城。
22、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创立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23、元朝时,忽必烈设立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________。
24、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____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利加大,逐渐形成唐末________的局面。
25、清朝时,带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返回祖国的首领是________。
26、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___________;其他地区,除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确立了_________。
27、明朝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28、_______称帝后,多次率军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西夏也遭受很大损失。后来,双方订立和约。
29、我国古代历代统治者都注重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元世祖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立__________。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__________并确立中央册封达赖和班禅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30、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南至_______,连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五大水系。
3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许多历史人物,他们的作为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将下列人物和他们的作为或事迹进行配对。
(1)将下列史实字母序号填人入格中相应的位置。
A.开凿大运河 B.设立锦衣卫 C.建立行省制度
D.出现贞观之治 E.设立军机处 F.杯酒释兵权
古代帝王 | 史实 | 古代帝王 | 史实 |
隋炀帝(杨广) |
| 元世祖(忽必烈) |
|
唐太宗(李世民) |
| 明太祖(朱元璋) |
|
宋太祖(赵匡义) |
| 清雍正帝 |
|
(2)请在下列人物后面的横线上填写与之相对应的作品字母序号。
A.《红楼梦》 B.《窦娥冤》 C.《西游记》 D.《资治通鉴》
①司马光:_____;②关汉卿:_____;③昊承恩:_______;④曹雪芹:______。
32、唐朝时文学艺术多姿多彩,名家辈出。请列举出著名诗人、著名画家、著名书法家各一位。
33、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人物和行业先锋,下列人物就是中国古代史上各个时期英雄人物和行业先锋的杰出代表。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所示人物的姓名和主要事迹。
(2)图二所示人物生活在哪个朝代?他有何重大发明?产生了什么影响?
(3)图三所示人物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其主要成就是什么?有何历史地位?
(4)图四所示的是哪一个历史人物?此人在历史上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应该如何评价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