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有这样一位女性:“一朵铿锵的深宫玫瑰,娇弱的肩膀担起天下的希望,三从四德禁锢不住步伐,默默地演绎着属于你的繁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知此历史人物是
A.杨贵妃 B.武则天 C.王昭君 D.李清照
2、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在内容与风格上具有不同特点。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杜甫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凝重。白居易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出身不同
B.生活背景不同
C.思想性格不同
D.艺术追求不同
3、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A. 《秦中吟》
B. 《牡丹亭》
C. 《本草纲目》
D. 《红楼梦》
4、洪武十五年,置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的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他们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这表明( )
A.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B.皇权空前加强
C.监察机构职权扩大
D.吏治腐败严重
5、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皇帝曾对大臣说:应派能干的官司员去管理市舶机构的事务,鼓励外商前来贸易,这样既可获利,又可减轻百姓负担。这表明( )
A.秦国政府严格限制商业发展
B.西晋政府顺应人口南迁浪潮
C.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D.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6、从“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这一组词汇你可提炼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A.明清特务统治的强化 B.明清思想控制的加强
C.明清文化专制的强化 D.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
7、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各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8、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A.对外交流非常便利
B.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
C.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D.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9、明清时期,商业发达,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其中商业资本最为雄厚的是( )
A.晋商 徽商 B.晋商 浙商 C.徽商 浙商 D.浙商 川商
10、后金与清朝的关系类似于
A.西汉与东汉
B.北宋与南宋
C.蒙古与元朝
D.隋朝与唐朝
11、学习中国古代史必须正确掌握朝代更替的顺序。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更替,不正确的是
A.汉→秦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12、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趋势是
A. 君主专制的强化
B. 君主专制的削弱
C. 君臣关系的融洽
D. 君臣礼仪的规范
13、在北宋和辽、西夏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北宋与辽、西夏长期进行战争
B.北宋与辽、西夏在边界进行贸易
C.北宋给辽、西夏岁币
D.北宋向元昊称臣
14、“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
B.
C.
D.
15、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荷兰殖民者占我国台湾 ④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
16、和平交流是我国对外关系的主流,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下列史实与材料相符的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文天祥抗元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17、岳飞赢得人民尊敬主要是因为
A.岳家军纪律严明 B.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战争
C.他被秦桧诬陷蒙冤 D.他抗金斗争使南方获得持久和平
18、某历史兴趣小组打算编排一场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课本剧,下列情景与史实相符的是
①在泉州港经营由朝鲜贩运来的高丽参专卖店,接受市舶司的管理,按规定时间内营业
②携带纸币,去苏州等地进货
③乘坐海船,从明州出发,将丝织品贩运到日本
④景德镇瓷器在市面上出现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突出体现了北宋时期豪迈奔放的词风。该词的作者是
A.苏轼 B.李清照 C.柳永 D.关汉卿
20、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受人们喜爱。唐代诗人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21、巩固西北边疆
(1)康熙三次率军亲征,平定了蒙古贵族_____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2)____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清朝设置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驻军设哨,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首领___的领导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____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22、《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与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它的作者是________。
23、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________位,我国的几次铁路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营运效率。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4、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____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_____局面。
25、唐朝的瓷器工艺水平高超,__________ 闻名中外;明朝时景德镇发展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__________ 畅销海内外。
26、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统治全国:清朝以_________为都城,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力量,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________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27、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是在________时期。
28、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___)。
29、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30、唐朝时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_______享有诗仙的美名,_______被誉为诗圣。
31、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国创造的。经历秦汉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元朝臻至鼎盛,古代科技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当中。
(1)隋唐时期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得到空前发展,其中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农具的改进上,请写出这一时期农具革新的成就。
(2)培根评价我国古代重大的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在世界上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三种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3)元朝是我国戏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哪一戏剧家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
(4)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各种矛盾激发,大众化的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其中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哪一部?
(5)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史,试探讨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32、她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阿姐甲莎”(意为汉族阿姐),她密切了汉藏交往的基础,使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33、阅读下列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1004年澶州之战,宋军打退辽军。1005年,辽与宋议和,宋辽盟约——澶渊之盟,辽军撤回,宋朝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西夏建立后,多次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北宋与西夏连年战争,双方损失惨重。1044年,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夏对宋称臣,宋每年给西夏岁币: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宋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朝以金兀术为统帅,兵分四路大举进犯,岳飞奉命坐镇郾城,指挥抗金,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之后,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机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南宋每年给金岁币:银25万两、绢25万匹。之后,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两宋在民族政权对立中的表现是受什么政策的影响?
(2)小历同学认为,宋朝统治者都是软弱无能、妥协退让,以屈辱的条件换来和平,大量岁币的送纳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负担。因此,议和这种做法百害而无一益。你同意他的看法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