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请你指出它是
A.会子 B.瓦子 C.交子 D.关子
2、清朝文士袁枚曾赋诗《澶渊》,诗云:“路出澶河水最清,当年照影见东征……一角黄旗万岁声……行人立马秋风里,懊恼孱王早罢兵。”诗中东征的“万岁”、“孱王”就是宋真宗。袁枚在诗中懊恼宋真宗“早罢兵”,正是基于澶州之战是在令人扼腕痛惜的情况下签订了屈辱条约。签约前的战情是( )
A.宋朝皇上御驾亲征,宋军击毙辽国大将,士气大振
B.宋朝士族率豪族衣冠南渡,大量南迁农民安居乐业
C.宋朝皇帝战前巡幸蜀地,羽林军竟作乱,皇威扫地
D.宋朝皇帝避实击虚,转战半个中国,勤王之师大盛
3、我国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中心南移,完成于
A.唐朝初期 B.唐朝中后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4、改女真族为满族,改后金国号为清的是
A.努尔哈赤
B.阿骨打
C.皇太极
D.多尔衮
5、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立国的社会,土地一直是农民追求的主要的生产资料,下列农民起义中曾明确提出“均田免赋”口号的是
A. 陈胜吴广起义
B. 黄巢起义
C. 元末农民大起义
D. 李自成起义
6、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宣政院的辖地是( )
A.大都
B.新疆
C.云南
D.西藏
7、“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出自那位农民起义军领袖的诗作( )
A.黄巢 B.张角 C.陈胜 D.吴广
8、纪录片《话说运河》解说词说:“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结合下图,对隋朝大运河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东西交流的大动脉
B.促进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
C.是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D.苏州的运河故道属于邗沟
9、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①君主专制不断强化②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③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④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0、观察如图,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第二次高峰发生在( )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1、明代中后期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妇是苏州盛泽镇上一个织绸的小户人家,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了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 )
A. 瓦子 B. 商帮 C. 票号 D. 手工工场
12、下列有关武则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武则天是我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
B.她重用人才,重视发展生产
C.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D.她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13、历史图片是对历史史实形象的识记。如图所记载的当年郑和下西洋时到达的最远地区是
A.日本
B.越南
C.非洲东海岸
D.柬埔寨
14、下列书籍中,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的是
A. 《农政全书》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齐民要术》
15、历史长河中,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下列历史事件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组是
A.隋炀帝的暴政——隋朝灭亡
B.中唐安史之乱——唐朝走向衰落
C.宋金绍兴和议——宋金对峙
D.明朝八股取士——厂卫机构设置
16、它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出现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条件。这项发明是
A.活字印刷术 B.火药 C.指南针 D.造纸术
17、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的分界线是
A.淮水至剑门关 B.淮水至大散关
C.长江至函谷关 D.洮水至大散关
1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个可以做统治者镜子的是唐朝的
A. 房玄龄
B. 魏征
C. 姚崇
D. 杜如晦
19、澳门自1999年回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A.荷兰
B.日本
C.荷兰
D.葡萄牙
20、2020年2月,日本捐赠给湖北的物资外包装的标签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无衣,与子同裳”。历史上,为弘扬佛法,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伟大实践是( )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遣唐使
21、打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的明军将领是________。
22、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__;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________,提高农作物产量。
23、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设立册封制度: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1653年正式赐予他金册、金印和“__________”的封号;康熙时,册封班禅五世为“___________”。
(2)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_______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3)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立________,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
(4)颁布法律:1793年,清朝颁布《______________》,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章程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谕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_______、外交等事务;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___________,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5)六世班禅与乾隆皇帝:乾隆时,英国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与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联系。六世班禅不为所动,并明确表示:整个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地方,西藏的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此后还到达承德避暑山庄为乾隆皇帝祝寿。乾隆皇帝特意下令在山庄的北面,仿照班禅在________的扎什伦布寺,修建了__________庙供他居住。
24、和议: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________向宋称臣,宋给西夏________。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25、我国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的是________.
26、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①背景:______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②目的:学习中国的______
③影响:把唐朝先进的______、天文历法、文字、典籍、______、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
①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_____。
②贡献:在日本传授______,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2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
28、指南针发明与改进: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磁石指南的特性。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___”。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_______。
29、隋朝建立于__________年;北宋灭亡于__________年。
30、措施:(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___;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2)政治上:①在中央,采取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②在地方,派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换;在各州府设置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3)经济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来又在地方设置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影响:宋朝把_____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____大大加强。
知识点2 重文轻武的政策
31、罗贯中 A.《红楼梦》
关汉卿 B.《窦娥冤》
吴承恩 C.《水浒传》
李时珍 D.《西游记》
施耐庵 E.《三国演义》
曹雪芹 F.《本草纲目》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答案。
(1)中国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2)清初设置的监督西藏地方政务的机构——
(3)推翻明朝政权的农民起义——
(4)15世纪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33、自唐宋至明清以来,政府的立足点不同,对外政策逐步发生了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材料三:自1759年起,广州成了唯一的通商口岸,对于夷商的管制更严,勒索更重,夷商的不平更甚。他们除非不与中国贸易,否则唯有听从广州官府及行商的摆布……
——以上材料均选自人教版七下《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的政策是什么?试举两例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具体史实?
(2)据材料二,从手工业和科技两方面说明“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客观因素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出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对中国影响?
(4)上述材料反映了从唐宋至清朝的对外政府对国家社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