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商业发达,一些地方的商人资本雄厚,形成商帮,最著名的商帮出自
A.山西、山东
B.安徽、山西
C.广东、福建
D.浙江、广东
2、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以下经济现象在两宋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是
A.东京百姓普遍用煤作为生活燃料
B.棉布成为普通百姓普遍使用的衣料
C.四川地区的商人可以使用纸币
D.在福建可看到当地种植的占城稻
3、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行的政策是( )
A.发展海外贸易
B.推行垦荒政策
C.招募农民屯田
D.改进生产工具
4、如图所示机构的设置使皇帝“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对这一机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电影《锦衣卫》的海报
A.职能是监视官民 B.由皇帝直接指挥
C.与东厂合称“厂卫” D.受法律约束
5、“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居,今余既来索则当归我。”下列与此材料有关的人物是
A. 郑和
B. 康熙帝
C. 郑成功
D. 雍正帝
6、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 心纳谏,为政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7、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深情表达了对家乡内蒙古的赞美。历史上统一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
A.阿保机
B.阿骨达
C.元昊
D.铁木真
8、岳飞在《满江红》中表达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胡虏”“匈奴”代指
A.匈奴统治者
B.五胡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女真统治者
9、“辽阔的大漠草原上,有一匹铁骑在奔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威震环宇撼九霄。”下列关于成吉思汗的说法有误的是
A.建立了元朝
B.建立了蒙古汗国
C.“他”就是铁木真
D.统一了蒙古各部
10、“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这位被西北地区各族首领称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
A.唐太宗
B.成吉思汗
C.武则天
D.忽必烈
11、与北宋曾经并立过的政权有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大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元杂剧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 唐宋诗词的繁荣 B. 关汉卿等一大批剧作家的出现
C. 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 D. 元朝政治的黑暗
13、穿越时光隧道,假如你是宋代的一名市民下面哪些社会风貌是可以看到的?( )
①饮食相当丰富,夜市上的吃很多,夏季还有冷饮
②宋代农村百姓的住房多为低矮的茅屋
③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衣服
④宋朝的士大夫出行多乘马车,那时,旅店业很兴旺
⑤许多穷苦艺人在“勾栏”中卖艺谋生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14、朱或在1119年写成的《萍洲可谈))一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航海的最早记录,中国海船上使用指南针开始于( )
A.唐朝末年
B.北宋末年
C.南宋末年
D.元朝末年
15、我国古代开始流行“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6、现在人们专门的娱乐场所“KTV”、“娱乐城”等,其实早在宋代就有。宋代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
A.瓦子
B.驿站
C.票号
D.大相国寺
17、下图是某著作中描绘我国古代井火煮盐工艺的一幅插图。该著作应是( )
A. 《齐民要术》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18、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
①南宋灭亡 ②蒙古灭金 ③元朝建立 ④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⑤西夏灭亡 ⑥忽必烈继承汗位
A.④②③⑤⑥①
B.④⑤②⑥③①
C.④⑤③②⑥①
D.④⑥⑤②③①
19、南宋初年,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当局者却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这充分说明
A.金军的强大
B.岳飞功高震主
C.宋朝缺乏法制
D.南宋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0、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清朝皇帝是:
A.康熙帝 B.顺治帝 C.乾隆帝 D.雍正
21、由于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领拥戴为________。唐朝先后设置________和________,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2、知识对对碰(将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对应的括号内)
23、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称为“______”。
24、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_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同时,由于地方势力的加大,形成唐末_____的局面。
25、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应的事物名称
(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6、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到______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27、我国古代历代统治者都注重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元世祖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立__________。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__________并确立中央册封达赖和班禅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28、科举考试的变化
(1)命题范围: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答卷格式: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________”。
(3)特点:内容空疏,形式________,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4)历史影响:应试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________”“________”,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29、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___。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30、1206年,________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尊称他为成吉思汗。
31、陆羽 “诗圣”《茶经》
杜甫 “诗仙”《玄秘塔碑》
李白 “画圣”“三吏”“三别”
吴道子 “笔谏” 《蜀道难》
柳公权 “茶神” 《送子天王图》
32、列举题:
(1)列举宋元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
(2)列举宋代杰出词人(3人)和明清时期的四大古典小说及作者。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材料三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为实施这一理念,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盛世现象?出现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3)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例加以证明。
(4)重温盛唐历史,对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