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陇南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武则天 B.吕后 C.杨玉环 D.慈禧

  • 2、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错误的是

    A. 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了统一

    B. 都修建了运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 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D. 都是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

  • 3、宋朝海外贸易发达,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北方长期战乱,陆上贸易通道受阻 B.朝廷鼓励海外贸易

    C.造船业发达,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D.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

  • 4、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A. 隋炀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 5、有学者认为“在唐朝虽然每年平均只有二三十人通过考试,但这一制度为天资聪颖却非士族豪门出身的人提供了机会”。材料所说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 6、南宋后期,我国杭州一带有一位从事棉纺织业的富商要去采购先进的棉纺织工具,他应该去的地方是 (  )

    A. 四川   B. 澶州

    C. 开封   D. 海南岛

  • 7、下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隋朝大运河,它的南北两端分别是

    ①涿郡

    ②长安

    ③扬州

    ④余杭

    A. ④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 8、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

    A. 十国是指南方地区的九个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

    B. 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C.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分立,阻碍了国家的统一

    D. 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 9、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和佛教典籍的是(        

    A.《天方夜谭》

    B.《大西域记》

    C.《资治通鉴》

    D.《徐霞客游记》

  • 10、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①实行削藩政策

    ②设立锦衣卫

    ③废丞相

    ④设东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 11、《贞观政要·求谏》:“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人君必须忠臣辅弼,乃身安国宁。”这段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哪一点治国措施( 

    A.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B.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C.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D.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 12、新疆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最早在这两地开始有效管辖的朝代分别是(   )

    A. 西汉和元朝   B. 西汉和唐朝   C. 东汉和元朝   D. 东汉和唐朝

  • 13、对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 B. 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C. 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 D. 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 14、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与忽必烈相关的历史事件,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继承汗位

    ②迁都大都

    ③建立元朝

    ④统一全国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①②

  • 15、宋代交通比较发达。下列对当时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说法错误的是

    A.马车 B.牛车 C.驴车 D.轿子

  • 16、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还任用各民族贵族为官,实行和亲政策……因此,各民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上述材料说明(     )

    A.唐太宗统治时对外交往频繁

    B.唐太宗时是唐朝最鼎盛的时期

    C.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唐太宗重视汉族,轻视少数民族

  • 17、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下列名著体现清代小说创作大放异彩的是( )

    A. B. C. D.

  • 18、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其实,早在元朝建立后,就对西藏地区行使管理权,专门设置机构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该机构是( )

    A.安西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北庭都元帅府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 19、下列诗句属于李白的是

    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20、全书包含三大部分:卷首部分,主要有本书的目录及附图1160幅:卷一至卷四部分,主要包括 “百病主治药”:卷五至卷五十二部分,共收录1892 种药物,总计60类。此书是( )

    A.《本草纲 目》 B.《伤寒杂病论》 C.《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填图题

    (1)如图为清初疆域图,图中1所代表的是清朝的最西边,它是

    A.西伯利亚  B.葱岭  C.天山  D.西域

    (2)图中2清朝的疆域北接

    A.西伯利亚  B.葱岭  C.北冰洋  D.北极

  • 22、_____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________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 23、昆曲和京剧

    (1)昆曲: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代表作有汤显祖的《____》、洪昇的《____》、孔尚任的《____》等。清朝前发展到顶峰,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2)京剧:1790年,由徽商出面组织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____诞生。

  • 24、北宋、西夏、金的建立者的姓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_________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 26、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尤其是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故杜诗有____之称。

  • 27、和:后来,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____,宋给西夏______。议和后,宋夏______兴旺。

  • 28、文献记录历史。

    (1)玄奘将自己西行见闻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为研究中外交流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主权

    (3)《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29、中国的指南针技术是由 传到西方的。

  • 30、和议: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________向宋称臣,宋给西夏________。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宋元时期最繁华的都市。(最少列举三个)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1)“靖康耻”代表着北宋的灭亡,其发生于何时?

    材料二  岳飞苦战了10年,金人士气大为沮丧,正值他要直捣黄龙府打败金人的时候,朝廷下了12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岳飞激愤伤心至极,东向再拜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2)列举出令“金人士气大为沮丧”的史实一例。

    (3)你认为岳飞领导的军队为何能够令金人胆寒?

    (4)“朝廷……命令岳飞班师”的原因是什么?

    (5)岳飞能被称为民族英雄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