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活字印刷术问世。它的发明者是
A.蔡伦
B.张衡
C.毕昇
D.沈括
2、我国的国外引种历史悠久,目前栽培的600种作物约有-半是国外引进的。明朝时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有(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水稻 ⑥向日葵
A.①②⑤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3、现在夜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KTV酒吧、电影院等多种娱乐场所供人们休闲和娱乐,在我国10世纪的时候也有类似的娱乐场所
A. 瓦子
B. 梨园
C. 瓦棚
D. 看棚
4、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名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A.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B.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C.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D.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5、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汉朝
6、“生于荣华,终于零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这是鲁迅对清中叶一位文学家的评价,认为其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闻”。该文学家的作品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7、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
A.阿保机
B.铁木真
C.阿骨打
D.忽必烈
8、《百家讲坛》某集主题曲唱道:“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施冕,披施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据此推断,该集《百家讲坛》的主题应是
A. 《宋太祖》
B. 《金戈铁马辛弃疾》
C. 《康熙大帝》
D.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9、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与下图中①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汉朝
B.五代十国
C.元朝
D.明朝
10、下边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这是哪个朝代的情景?
A.五代十国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11、唐朝灭亡于哪一年( )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907年
12、“郑和船队促进了中国与沿途国家的文化经贸交流,构建起了宏大且互惠互通的海上丝绸之路版图。”该材料旨在说明郑和下西洋的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意义
1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明长城蜿蜒6000余千米,它的东西起止点是( )
A.东起嘉峪关,西至辽东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临洮,西至辽东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14、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皇权。下列不属于这“一系列措施”的是
A. 完善三省六部制
B. 废除丞相制度
C. 设立锦衣卫
D. 设立“三司”
15、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统一蒙古的历史人物是
A.铁木真 B.元世祖 C.顺治帝 D.渥巴锡
16、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当时社会上普遍受到尊重的是
A. 文臣
B. 武将
C. 商人
D. 手工业者
17、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主要讲述了文成公主克服艰难险阻入藏联姻,促进汉藏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的故事。和文成公主联姻的是( )
A. 松赞干布 B. 尺带珠丹 C. 完颜阿骨打 D. 元昊
18、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其中大大促进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是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印刷术
19、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担任
B.文臣掌握国家的军事大权
C.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D.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20、不属于宋代词人的是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21、艺术:明朝时期,书画艺术继续发展,出现了书法名家__________、绘画名家_________。
22、清朝前期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______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23、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_______________,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24、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1)元朝疆域: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的建立的全国性的____。元朝的版图“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民族交融:
①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____。原先进人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_。
②影响: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____。
25、中国古代文学在唐朝和宋朝的表现形式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6、12世纪初期,阿骨打起兵抗辽。______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_______。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
27、唐太宗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广纳贤才。任用的_________ 敢于直言;任命房玄龄和___________ 为宰相。
28、和:后来,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____,宋给西夏______。议和后,宋夏______兴旺。
29、清朝在对全国的统治过程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________,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祟________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30、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________,标志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31、根据所学,连一连
北宋李时珍 活字印刷术
元朝毕昇 《授时历》
明朝郭守敬 《本草纲目》
32、列举唐玄宗册封的三位少数民族首领
33、阅读材料: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封建变为郡县”是什么意思?
(2)“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出“元”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3)“元”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中的哪一句说明了“元”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