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亳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     

    A.玄武门之变

    B.靖康之变

    C.靖难之役

    D.元嘉之耻

  • 2、下列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 (  )

    A.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B.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D.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 3、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名人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杜甫——《红楼梦》

    B.李时珍——《本草纲目》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徐光启——《农政全书》

  • 4、宋代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 )

    A. 宣政院 B. 瓦子 C. 市舶司 D. 港口司

  • 5、“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中描绘的唐玄宗统治后期的惨状,唐朝从此走向衰落。与这一惨状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开元盛世

    B.黄巢起义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 6、易中天教授在评述某---历史事件时指出:“如此盛世,让日渐年迈的唐玄宗志得意满,他沉醉于《霓裳羽衣曲》,痴迷于和杨贵妃的二人世界,任用奸臣……而边地胡……起兵范阳,升平日久的唐王朝不堪一击,平叛之路漫长而又艰辛。“该历史事件(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阻碍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C.导致了唐朝的直接灭亡

    D.推动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 7、戚继光和郑成功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     

    A.开发和建设台湾

    B.参加反清斗争

    C.保卫东南沿海人民的安全

    D.驱除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 8、西晋鲁褒在《钱神论》 中写道:“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人紫阔。 危可使安,死可使 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这说明西晋的社会风气是

    A.道德沦丧,唯利是图

    B.贵族当权,轻视功名

    C.注重门第,鄙视富贵

    D.金钱至上,不计名利

  • 9、宋朝时,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许多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宋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 蕃市

    B. 瓦舍

    C. 市舶司

    D. 蕃坊

  • 10、某历史学习小组选用了下列四幅图片及相关知识来制作网页。该网页的主题应该是( )

    唐朝长安城简图 北宋交子   明朝《南都繁会图》   清朝广州十三行

    A.古代农业的发展 B.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C.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D.闭关锁国政策

  • 11、他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又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词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他是(     

    A.辛弃疾

    B.关汉卿

    C.李清照

    D.苏轼

  • 12、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是以其“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的。这个评价的依据是唐太宗

    A.奖励军功,按功劳大小封爵位

    B.善于听取建议,鼓励臣下直言

    C.加强监察制度,监督地方官员

    D.创立科举制度,改革选官标准

  • 13、唐朝诗人评价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其中提到的“河”是

    A. 黄河

    B. 长江

    C. 大运河

    D. 淮河

  • 14、如图是唐三彩乐俑,驼背上左右两侧各坐两个乐俑,中央为一着绿袍起舞的男性胡俑。四方乐手神情专注,正在演奏胡乐。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

    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

  • 15、景德镇成为瓷都是在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

  • 16、1636年建立的清朝,又称为“满清政府”或“满清政权”,这主要是

    A.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

    B.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的地方

    C.皇太极称帝的地方就在满洲

    D.皇太极将统治的中心定为满洲

  • 17、“历史解释”是以史实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务给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下表中对史料的分析评价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 18、李燕燕是个影视迷,假期闲暇之余观看了《武媚娘传奇》,她觉得武则天真是女中豪杰, 她推动唐朝社会继续向前发展。请问以下哪项是武则天的功绩(  

    A.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开创了“贞观之治”

    C.开创“开元盛世” D.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和减轻人民负担

  • 19、“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唐朝和某一少数民族的关系,这个少数民族是

    A.回纥

    B.吐蕃

    C.南诏

    D.靺鞨

  • 20、英国的《每日电讯报》曾有过一段这样的评价:“这本史诗般的巨著以白话文而非文言文写就。全书中出现了400多个人物,以一个贵族家庭中的两个分支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充满人文主义精神。”这本巨著指的是中国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暑假即将到来,许多同学准备利用假期旅游考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陶冶性情。李萌同学计划前往我们的省会城市——南京,请你帮助他搜集相关资料。

    (1)灵谷寺。寺中玄奘纪念堂供奉有唐朝玄奘法师顶骨舍利。玄奘西行前往____ 求取佛经精义,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当地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2)江南贡院。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科举制度____创立,唐朝完善,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但发展到明清时期,只许在____的范围内命题,在很大程度上演变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3)明孝陵。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的合葬陵墓。他杀掉丞相胡惟庸后,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____,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

    (4)宝船厂遗址公园。1405年起,明政府先后七次派____乘坐这里生产的宝船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5)《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____ 战争战败后,中国被迫签订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丢失了近代以来的第一块领土____ 。

    (6)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并颁布 

    ____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22、宋真宗时,宋辽订立“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1689年中俄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

  • 23、人口的增长

    (1)清朝前期_____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这是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

    (2)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____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3)人口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_____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 24、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____年,____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____和秦桧害怕抗击力量壮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令岳飞班师回朝,并以“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3)宋金议和: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____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____局面形成。

  • 25、隋唐书法家名家辈出,最著名的要推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合称颜筋柳骨。

  • 26、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 27、唐朝繁荣昌盛,名人辈出.

    (1)唐太宗知人善用。房玄龄善于谋略_________敢于决断,他们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2)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_”。

    (3)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_游学,玄奘回到长安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 28、“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当时重要粮仓在__________

  • 29、生产工具的革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发展。唐朝时期创新的耕种工具和灌溉工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唐朝时期统治者分别设置了 _____________  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这一地区。元朝时期设置 ____________ ,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学习历史就要在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中寻找历史真相。

    材料一  (唐)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遥想当时开元盛世年间)。

    小邑犹藏万家室(小县城里也有万户人家),稻米流脂粟米白(丰收的稻米泛着白玉光),公私仓廪俱丰实(公家私家的粮食存满仓)。”

    (唐)杜甫《垂老别》

    万国尽征戍(全国男子应征入伍去参战),烽火被冈峦(叛乱的烽火已弥漫了山峦)。

    积尸草木腥(尸体堆积如山草木也变腥),流血川原丹(流血把河流平原都染红了)。

    (1)材料一中杜甫的两首诗描写了同一位皇帝在位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情景。这是哪一位皇帝?

    (2)《忆昔》和《垂老别》分别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社会情景?

    (3)造成《垂老别》中所描述情景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元)刘因《白雁行》

    “北风初起易水寒(蒙古势力初次南下占领河北),北风再起吹江干(再次南下占领整个长江以北)。

    北风三起白雁来(三次南下席卷整个中华大地),寒气直薄朱崖山(蒙古大军直逼崖山灭掉南宋)。

    乾坤噫气三百年(宋朝政权生存了三百年之久),一风扫地无留钱(如风扫落叶般没有一丝残留)。……”

    (元)虞集《挽文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您想同鲁阳公一样挥动金戈挽回落日,却是徒劳),南冠无奈北风吹(被俘入狱,眼见蒙古势力如北风般劲吹日益横骄)。

    子房本为韩仇出(张子房本是为韩国复兴而出,最终没能达到目的),诸葛宁知汉祚移(诸葛亮虽鞠躬尽瘁,但汉家终于灭亡他岂能料到)。……”

    (4)材料二刘因诗中“北风三起白雁来,寒气直薄朱崖山”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5)材料二虞集《挽文丞相》,文丞相指的是谁?有人说文丞相的活动阻碍了国家的统一,应该否定,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文丞相?

    材料三  (清)纪昀《凯歌十六首其六》

    “满耳秋风入短箫(秋风中耳畔回响着箫声),黄榆叶落草萧萧(黄榆叶落草原一片萧瑟)。

    回部已破无征战(回部已被平定再无战乱),只向高原试射雕(再来高原无非打猎射雕)。”

    (6)纪昀的这首诗歌颂了乾隆皇帝的哪一历史功绩?说一说这件事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一把心肠论浊清”

    ——清·胡中藻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清·沈德潜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清·世臣

    “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

    ——清·徐述夔

    “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鸣听转明。”

    ——清·方芬

    (7)材料四中的这些官员或者诗人因为写了这些诗,全部被乾隆皇帝被下狱或者处死,甚至满门抄斩。这种冤狱被称为什么?造成了怎样的恶果?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归纳列举

    (1)下令开凿隋朝大运河的皇帝  

    (2)被唐太宗成为一面镜子的大臣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谁  

    (4)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事件是  

    (5)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事件是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   材料一  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材料二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材料三  1980年,我国在广东和福建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2)结合材料二,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在农村普遍推行了什么政策?

    (3)材料三中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哪四个?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