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石家庄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清代王应奎《柳南续笔》“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棉布成为大众化衣料是在

    A. 清代

    B. 宋代

    C. 明代

    D. 唐代

  • 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盛世的成功,往往都有吸收外来文明因素的作用。唐朝时期与此说法相符合的是

    A. 日本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B. 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

    C. 北方游牧民族普及饮茶之风

    D. 佛教经丝绸之路开始传入中国

  • 3、公元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后来,他们相继攻占东都洛阳,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公元763年,安史叛军最终被平定。材料反映的是“安史之乱”爆发的

    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影响

  • 4、元朝增设的专门负责对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管理,同时也负责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A. 中书省

    B. 宣政院

    C. 行中书省

    D. 澎湖巡检司

  • 5、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京剧”形成于(  )

    A.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6、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等地区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他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三司

    C.宣政院

    D.西域都护

  • 7、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剧种不断增多,内容丰富,雅俗共赏。被誉为中国文化“国粹”的是

     

    A.

    B.

    C.

    D.

  • 8、“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张骞通西域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玄奘西游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9、岳飞《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A.女真统治者 B.匈奴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 10、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社会主义改造

    B.集中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C.发动大跃进运动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11、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经济方面的是(   )

    A.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并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B.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C.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D. 在宰相之下设置若干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

  • 12、下面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史实是( )

    A.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 B.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C.乾隆帝设置伊犁将军 D.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

  • 13、司马迁和司马光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们生活的朝代分别是

    A. 西汉、唐朝

    B. 西汉、北宋

    C. 秦朝、元朝

    D. 唐朝、北宋

  • 1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反映的开凿大运河的影响是(     

    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B.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

    C.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

    D.奠定了隋朝盛世局面的基础

  • 15、比较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片史实两部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共同点是

    A.都成书于元末明初 B.都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没落

    C.都是神话小说 D.都反映了明朝封建专制制度的残酷

  • 16、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条件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B

    目的

    扩展对外贸易,增加政府收入

    C

    影响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D

    地位

    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A. A

    B. B

    C. C

    D. D

  • 17、暑假期间小慧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能告诉她应该去哪里?(     

    A.河南洛阳

    B.山西大同

    C.甘肃天水

    D.甘肃敦煌

  • 18、英国著名科学家培根评价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学术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其中在航海上改变世界的科技发明是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 19、“瓦子”盛行的原因是

    A.士大夫的提倡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农民的需要

    D.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 20、“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带去许多工艺品和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任用突厥贵族管理旧部,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立__________加以管理海外贸易: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

  • 22、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________

  • 23、清初,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被尊称为“________”。

  • 24、改进词的创作,扩大词的境界,提高词的格调的北宋文学家是________

  • 25、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是一部_____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记述了从__________共1 3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2)司马光的《_____》与司马迁的《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 26、唐朝时,高僧玄奘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________一书

     

  • 27、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__________,监督西藏的地方政务。

  • 28、__________时期,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宋朝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__________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 29、建国: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____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_____

  • 30、唐朝时高僧__________ 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坚持不懈传播唐朝文化;贞观年间,高僧__________ 西游天竺取经。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历史人物:

    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世界闻名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编写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记载历代王朝的兴衰得失的是:________________ 

    创作“感天动地”的《窦娥冤》,成为最负盛名的元杂剧作家的是:________________ 

    创作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出了很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赵匡胤称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对策。

    材料三:“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了唐朝实行的什么制度?

    (2)材料一中图二是元朝的统治措施,AB两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元朝在地方行政区划与管理实行什么制度?图二中在行省下,又设置四级行政区域(即C处),请写出其中一级。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在地方设置了哪一官职分知州的权力并监督知州,体现“稍夺其权”?又设置了什么体现“制其钱谷”?

    (4)材料三中反映了为了巩固统治,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