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和他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哪一个口号有密切的关系
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 伐无道,诛暴秦
C. 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
D. 均田免赋
2、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圆形方孔半两钱
B.五铢钱
C.铲币
D.刀币
3、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③处的历史事件是
A.陈朝灭亡 B.隋朝建立 C.隋朝统一全国 D.大运河开凿
4、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5、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
A.隋炀帝的暴政
B.土地兼并严重
C.隋末农民起义
D.宦官权臣当道
6、“诗圣”杜甫的诗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它反映的史实是
A.秦朝暴政 B.赤壁之战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
7、能区分史实和观点是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杨坚统一全国
B.黄巢发动起义
C.遣唐使来华
D.岳飞是民族英雄
8、“辽阔的大漠草原上,有一匹铁骑在奔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威震环宇撼九霄。”下列关于成吉思汗的说法有误的是
A.建立了元朝
B.建立了蒙古汗国
C.“他”就是铁木真
D.统一了蒙古各部
9、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下面少数民族建立统一封建王朝是
A.宋、元 B.明、清 C.元、清 D.元、明
10、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
A.宋、辽
B.宋、夏
C.宋、金
D.辽、夏
11、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A.开凿大运河
B.安史之乱
C.宦官专权
D.籓镇割据
12、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的抗元英雄:
A.岳飞
B.文天祥
C.郑成功
D.李自成
13、如果你生活在唐朝的洛阳,乘船领略运河风光,去扬州看琼花,依次需要经过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永济渠——通济渠——邗沟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14、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又迈近上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社会生活的变化表现在( )
①衣:色彩缤纷,款式新颖,注重个性
②食:日益丰富,注重营养、健康
③住: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设备和装饰大大改观
④行:地铁、私家车、火车、飞机等
⑤交通:铁路营运历程世界第二、高速公路历程居世界前列、世界民航大国
⑥通讯: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⑤⑥ D.①②③④
15、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的是
A.秦腔
B.黄梅戏
C.昆曲
D.京剧
16、一部小说中“青梅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众多典故,我们都耳熟能详,这部小说也是我国最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它是: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17、宋词是在唐诗的基础上,为适应社会生活需求而对诗进行的改良。元曲则是在宋词的基础上,融入了胡人特色的词,是随着元朝统治者人主中原而强制性推行的表现形式,所以元曲也叫胡曲。宋词、元曲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的提倡
B.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和壮大
C.科举制的推动
D.宋元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18、这个机构初设于雍正年间,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它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这个机构是
A.东厂 B.锦衣卫 C.军机处 D.议政王大臣会议
19、两宋时期我国文学的存在形式主要是 :
A.赋 B.诗 C.词 D.曲
20、小丽在学习《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后做了如下总结。其中③属于
A.历史原因 B.历史意义 C.历史过程 D.历史结论
21、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22、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贿赂上级,结党营私。乾隆以后,贪风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____的趋势。各级官吏为了一己私利,对上蒙骗朝廷,对下敲诈百姓。
(2)官场的腐败之风在____中蔓延。八旗兵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军备废弛。
(3)到了乾隆后期,财政虚耗非常严重。嘉庆以后,朝廷出现了____。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4)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很多农民变为流民。社会的____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____重重。
23、宋元时期中外交通作用: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_______、文化和_______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发明创造,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入中国,外来的_______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24、将图②《清朝疆域(1820年)示意图》填写完整:
25、填空题从唐至清的历代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从而有效保证了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请在下列空中填出正确内容:
(1)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实行(_______)的政策。
(2)元朝在新疆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在西藏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在台湾地区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
(3)清朝为安定边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设置(_______)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册封(_______)、(_______),设(_______)大臣,颁布(_______)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_______)叛乱,平定(_______)叛乱;设(_______)将军加强对新疆管辖;(_______)部回归祖国。
26、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27、根据提示列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或相应的内容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______
(2)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的皇帝________
(3)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建立隋朝________
(4)被誉为“诗仙”________
(5)被誉为“诗圣”________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________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
(8)唐朝文学的主要形式________
(9)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________
(10)元朝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________
2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诗中称颂的是唐朝皇帝_________统治时期的盛世情景。
29、配对填空
A.徐光启B李时珍C施耐庵D吴承恩E.宋应星F.罗贯中G.汤显祖
《西游记》________《水浒传》________《天工开物》________《三国演义》________
《农政全书》________《本草纲目》________《牡丹亭》________
30、清朝在对全国的统治过程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________,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祟________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3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人名和事件连线。
32、请列举北宋和南宋时期三位著名词人。
33、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统一全国后,天下安定,老百姓各安其业。那时,水早灾害也比较少。皇帝下令在洛阳等地修建大型粮仓广储粮食。开皇末年,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
材料二: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隋统一全国后,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2)“贞观”是谁在位时的年号?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在治理国家时所采取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什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