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蝉则千转不穷
D.窥谷忘反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一种文化能够传入异域,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自然有它的历史必然性。
B.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北部湾经济区成功举办了“聚焦壮乡传统文化”。
C.一个民族是否伟大,全在乎善于反省自己,知己得失,纳天下精髓,成万世敬仰。
D.不仅书法忠实地记录了某个历史事件,更诠释出不同历史时期所独有的文化风尚。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只要我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就一定创造出前无古人的奇迹。
B.当代诗坛颇不景气,想起唐宋诗词的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觉。
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D.有些同志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错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无关大局。
4、下列属于成分残缺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自我保健的意识也在逐渐提高。
B.通过这次的讨论,让大家统一了认识,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C.全社会都应树立互联网法治意识,自觉拒绝抵制网络不良信息。
D.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钢雀春深锁二乔。
【1】请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将磨洗认前朝”一句的动态画面。
【2】“东风”一词语义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6、默写。
(1)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达作者以死明志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达诗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语段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的A是 (人名)。
(2)在作者笔下,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8、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后,我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将在着陆一个星期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对此,海外航天官员、专家媒体纷纷表示视贺、赞叹。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通过社交媒体予以热烈祝贺,并表示为该研究所参与了这项火星探测任务而自豪。据悉,这家研究所参与了“天问一号”所携磁力计的研制工作。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太阳系探索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罗卡尔15日对媒体说,中国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海外祝贺、赞叹“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人民日报》2021年5月16日)
材料二:
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虽然此前我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此次“天问一号”完成火星软着陆任务显然更加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环境比月球表面更复杂;另一方面,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对“天问一号”可能遭遇的险情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在此阶段,“天问一号”只能自主完成相关工作,经历“未知9分钟”。同时这个过程需要融合多级减速、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每个环节都必须确保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
为了让火星车能够在恶劣环境中“活”下来并顺利完成使命,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一种不易沾上灰尘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我们还在实验室中特意摆放了一台一模一样的火星车,当“祝融号'在火星上遇到复杂路况时,需要实验室中的这台火星车先进行模拟行驶,确认无误后再向火星发出指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说。
(摘编自《“天问一号”本领强》。《光明日报》2021年5月16日)
材料三:
从人类目前对火星的探测结果看,火星大气层很薄,氧气极少,同时充满尘埃。地表温度白天可达28℃,夜晚可低至-132℃,平均一57℃。相比于地球,火星完全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哪怕地球环境再恶劣,从必要性来说,改造地球上的沙漠,也比改造火星容易得多。那又何谈“移民火星”?况且,即使人类已经用了半个多世纪来探测火星,但就目前探测水平来看,对火星的了解还远远达不到清晰明了的程度。之所以各国争相进行火星探索,是因为火星离地球比较近。我们的探测器能够到达。此外,其他星球,如金星的条件太过恶劣,基本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通过探测它来搞清一些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难度也比较大。综合考量下来,还是先进行火星的探索,而绝非是因为我们想“移民火星”。从科学价值来看,火星能反映出很多问题,对人类了解地球会有帮助。比如为什么同在太阳系,各个行星演化的结果却有所不同?如果能找到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能够找到更多与地球有关的答案。
(摘编自《科学认识探测火星的重要意义》。《光明日报》2021年4月12日)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在国外引起了广泛反响,海外对此紛纷予以祝贺、赞叹。
B.“祝融号”火星车将在“天问一号”着陆一周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
C.“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行和着陆火星的整个过程中,都必将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
D.“祝融号”在火星上应对复杂的路况时,需要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先行进行模拟行驶试验。
【2】为什么说人类目前“移民火星”不具备可能性?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
【3】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一说“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9、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出现则以A、B、C等大写英文字母代替。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冬天到了,但长寿冬天很少有雪,那长寿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呢?
请以《长寿的冬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温馨提示: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多种描写,融入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