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史•食货志(下)》记载:“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这一经济现象出现在( )
A.隋朝四川地区
B.唐朝四川地区
C.北宋四川地区
D.南宋四川地区
2、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精华,被誉为国粹的京剧日臻完善于( )
A.唐朝 B.清朝 C.宋朝 D.明朝
3、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
C.广州十三行
D.市舶司
4、受诗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影响。小明在暑假期向到北京长城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要考考他“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它的起止点是哪里?你知道吗?”
A.秦朝;东起辽东,西到临洮 B.汉朝;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C.明朝;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清朝;东起雁门关,西到平型关
5、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来源于北宋政权灭亡的“靖康之变”。灭掉北宋政权的是
A.西夏 B.元 C.金 D.辽
6、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
B.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
C.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
D.明朝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7、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今新疆地区的是
A. 唐朝设立管辖西域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B.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C.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雅克萨之战
8、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9、毛泽东的床头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粘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阅读的印迹。在这部书中他不可能看到的历史是
A.贞观之治 B.岳飞抗金 C.三国鼎立 D.楚汉之争
10、“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这首诗称赞的是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统治
A.隋文帝 B.唐高祖
C.唐太宗 D.唐玄宗
11、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红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C.地中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12、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这一制度创立于( )
A.唐朝 B.汉朝 C.隋朝 D.宋朝
13、南宋著名的抗元英雄是
A. 岳飞
B. 文天祥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14、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辽建立 ②西夏建立 ③南宋建立 ④金建立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15、唐玄宗统治前期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6、唐太宗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唐太宗“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
A.多谋善断
B.善于创新
C.直言敢谏
D.作战勇敢
17、岳飞抵抗的是
A. 辽军
B. 金军
C. 元军
D. 隋军
18、下列著名历史人物中,成就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A. 汤显祖、辛弃疾 B. 颜真卿、阎立本
C. 罗贯中、施耐庵 D. 吴道子、李 白
19、迄今为止,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变外交活动是
A.奥运会 B.万隆会议 C.上海APEC会议 D.世界贸易组织会议
20、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并巩固,清朝前期的疆域奠定了我国今天版图的基础。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面到 ( )
A.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B.淮水至大散关
C.西伯利亚
D.葱岭
21、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22、按要求填空。
请把下列历史人物的对应信息填入括号内,只填字母。
(1)孔子________(2)老子________(3)司马迁________(4)刘秀________
(5)张骞________(6)蔡伦________(7)贾思勰________(8)祖冲之________
(9)王羲之________(10)杜甫________
A.计算圆周率B.书圣C.出使西域D.《齐民要术》E.改进造纸术
F.无为而治G.仁者爱人H.诗圣I.《史记》J.光武中兴
23、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_________。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4、北宋时,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是 ,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25、(1)高僧玄奘著有《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____时期出现的,叫做______。
(3)宋朝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
(4)诗圣是______。
(5)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是______,为了有效管理,该王朝实行______制度。
(6)为中日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唐代高僧______六次东渡日本。
(7)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少数民族是______。
26、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朱元璋是_____朝的开国皇帝。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______制度和中书省;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________ 以监视官民。
(2)图二人物戚继光的主要功绩是平定了我国东南沿海的“____________”,他统领的军队被人们誉为“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人物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____________家,他经过27年的努力,编写出《___________》这部药物学巨著。
27、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文学艺术的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28、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________,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________。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____钓鱼岛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29、灭金:蒙古与_____结盟,南北夹击金朝。_____年,蒙古灭金。金灭亡后,南宋和蒙古_____的局面形成。
知识点3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30、唐朝农业技术不断改进,________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唐都________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1、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药王 吴道子
诗圣 孙思邈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瓷窑。
(1)如冰如玉的青瓷
(2)类雪似银的白瓷
(3)有别致美感的瓷器
33、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政策一直在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的几件大事
(1)结合所学知识,表中①②处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材料一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材料二从1405-1433年,郑和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的船队,应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
——摘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材料二中郑和的船队,应用了哪一项“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里?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下令关闭沿海基地口岸,只留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并以《防夷规条》限制外国人在华活动。
——摘编自《简明中国史》
(3)从材料三中看出,清朝前期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对近代中国社会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朝至清朝,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