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合肥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 ④徐光启写成《农政全书》

    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 2、“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权”,“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上述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思想控制

    B.强化中央集权

    C.有利于人才选拔

    D.促进经济繁荣

  • 3、“至德二年(757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派精锐兵力,进攻睢阳。”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贞观之治

    B. 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

    D. 朱温灭唐

  • 4、“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D.明清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 5、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在( )

    A.明成祖时 B.明神宗时 C.乾隆末年 D.顺治末年

  • 6、“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 阿保机 B. 阿骨打 C. 元昊 D. 赵构

  • 7、能为研究北宋社会经济风俗文化状况提供史料价值的作品是

    A.《清明上河图》

    B.《史记》

    C.《步辇图》

    D.《女史箴图》

  • 8、唐代物质生活丰富多彩,不同民族、地区的饮食习惯和服饰时尚自然地融入中原文化,这种现象反映了唐朝

    A.政局稳定

    B.国力强盛

    C.政治开明

    D.自信开放的宏大气度和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 9、清朝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设置

    A.驻藏大臣 B.乌里雅苏台将军 C.伊犁将军 D.新疆省

  • 10、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一支少数民族在他们杰出首领的领导下,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这支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是

    A.渥巴锡

    B.郑成功

    C.戚继光

    D.文天祥

  • 11、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B. 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 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   D. 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 12、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白发)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辽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宋、金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D.北宋出现了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

  • 13、太宗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唐太宗“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

    A. 擅长征战,维护唐朝边境安全

    B. 设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

    C. 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

    D. 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

  • 14、下列关于四大发明阐述正确的有( )

    四大发明均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北宋制成罗盘针并开始运用于航海

    西汉的蔡侯纸是人类书写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是《金刚经》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 15、观察如图,这一时期台商在江苏投资情况发生变化说明

    A.台湾已经回归祖国

    B.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C.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D.海峡两岸经济交流加强

  • 16、“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有(  )

    ①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②张择端创作了《清明上河图》 ③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④ 戏剧空前发达,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7、明代引进于南美洲的作物有

    ①玉米

    ②马铃薯

    ③占城稻

    ④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 18、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下图唐朝时改进和创制的两种生产工具是

    ①曲辕犁   ②耧车   ③筒车     ④翻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19、下表可用来说明唐朝的兴盛得益于

    A.皇权的平稳更替 B.选官方式的调整

    C.制度的创新发展 D.开放的社会风气

  • 20、隋朝高调登场于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却在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后匆忙谢幕的原因是

    A. 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B. 宦官专权,外戚临朝

    C. 周边少数民族侵扰

    D. 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朱元璋强化皇权

    (1)措施:

    ①在地方:朱元璋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_____”,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朱元璋还先后分封_____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②在中央: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__________,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_____﹐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③设立_____特务机构: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_____,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设立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_____”,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2)影响: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__________大为加强。

  • 22、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事件:明_____;清_____

  • 23、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______直接统辖,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 24、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________,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________。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____钓鱼岛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 25、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战斗英雄:

    ①黄继光是______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②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_______、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们被誉为“__________”。

    (3)抗美援朝胜利: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4)抗美援朝意义: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______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__________。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 26、朱元璋设立__________,明成祖成立__________,监视并镇压官民,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 27、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外的__________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 28、清朝前期,丝织业、______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 29、唐太宗时期重用敢于直言纳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 30、唐朝经济盛世繁荣,其中在农业方面: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 ______ ,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商业方面,大都市居多,其中长安城繁华的商业区是 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吴承恩 《西游记》

    司马光 《窦娥冤》

    罗贯中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三国演义》

    李白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 《天工开物》

    宋应星   《静夜思》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该事件曾经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海防,平定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患。在此事件中涌现了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名言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唐朝和元朝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和行省制度管理全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图体现了元朝为实现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哪一制度?你分析我们江苏属于当时什么行省?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元朝管辖台湾设置了什么机构?管理西藏设置什么机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