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金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A. 唐招提寺

    B. 唐三彩马

    C. 锦衣卫印

    D. 金奔巴瓶

  • 2、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这一时期的昆曲作者及代表作是(       

    A.洪   昇——《长生殿》

    B.汤显祖——《牡丹亭》

    C.王实甫——《桃花扇》

    D.关汉卿——《窦娥冤》

  • 3、书籍《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图)摘录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位名人、学者对成吉思汗的评论。下列活动不属于成吉思汗传奇一生的是(  )

    A.统一蒙古各部

    B.建立蒙古政权

    C.定国号为元

    D.发动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 4、诗词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③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

  • 5、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魏晋以来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这里的“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时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高宗

  • 6、封侯非我意思,但愿海波平这一诗句表达了哪位名将的抗倭决心(  )

    A. 岳飞   B. 郑成功   C. 戚继光   D. 郑和

  • 7、明太祖时,全国重大军政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这是因为(  

    A.取消了行中书省 B.废除了丞相 C.分封了诸子为王 D.成立了特务机构

  • 8、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文化的热情,某班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他的诗飘逸洒脱,具有浪漫情怀,享用“诗仙”的美誉。他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 9、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统治者是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 10、“安史之乱”使唐朝再难现往日繁华。下列对“安史之乱”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发生在唐玄宗统治后期

    B. 是以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

    C. 使唐朝日趋衰落

    D. 是一场农民起义

  • 11、北宋与南宋的关系与下列哪一组相似   (   )

    A.西汉与东汉

    B.前秦与后秦

    C.西晋与东晋

    D.东魏与西魏

  • 12、下列迁都中,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北方控制的是

    A.盘庚迁殷 B.周平王东迁 C.孝文帝迁都洛阳 D.明成祖迁都北京

  • 13、宋太祖曾说,五代十国时候,地方割据残暴不仁,百姓深受他们的祸害,我现今挑选文臣能人一百多人,分别去治理各地城镇,即使他们都贪污受贿,也是不能比过一名武将的祸害。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是

    A.重文轻武 B.休养生息 C.重内轻外 D.裁减冗员

  • 14、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政权并立

    B.和平共处

    C.三国鼎立

    D.国家统一

  • 15、下图为唐代《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画作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这反映了外来文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道教、唐装)相融合的状况。这幅画的作者是(       

    A.颜真卿

    B.阎立本

    C.柳公权

    D.吴道子

  • 16、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A. 释迦牟尼

    B. 鉴真

    C. 玄奘

    D. 陆羽

  • 17、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后来广东省“划出”的哪一块地方很快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汕头

  • 18、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担任 B.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限制

    C.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D. 文臣掌握国家的军事大权

  • 19、近年来,我国政府倡议建设“一带一路”,即与欧亚非沿线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古代,汉武帝时开凿的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是

    A.敦煌

    B.甘肃

    C.长安

    D.洛阳

  • 20、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清政府采取了“平定准噶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等措施,加强管辖

    A. 新疆

    B. 西藏

    C. 蒙古

    D. 台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行________的制度。

  • 22、1565年,______率军荡平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1662年,______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

  • 23、明朝提倡尊孔崇儒。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

  • 2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是________  ______

     

  • 25、下图是宋代发明的一种拔秧工具______________

  • 26、城市的发展见证历史的变迁。在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___________。见证了1271年蒙古政权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此的是____________

  • 27、元朝时负责管辖西藏军民事务的机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1635年,________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________

  • 29、填空题

    (1)_______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_______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2)唐玄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的鼎盛局面称之_______;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

    (3)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有:_______东渡日本;_______西行天竺。

    (4)916年,_______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辽;1115年,_______-称帝,建立金政权。

    (5)_______的分裂局面,实际上是唐朝藩镇割据状态的继续和发展;1005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_______”。

    (6)1206年,_______ 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___”。

  • 30、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度的皇帝是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徐敬业起兵造反之前,有位叫骆宾王的文学家为他起早了一篇檄文。骆宾王在檄文中极力申讨武则天的罪行,辱骂武则天的身世,武则天读了檄文之后感慨不已,惋惜的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1)材料反映出武则天什么治国理念,为了践行这一理念武则天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重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2)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小明是班上图书角的管理员,现有下列图书,请你帮他将这些图书准确分给下列同学(只需填相应的字母):

    A.《西游记》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三国演义》

    (1)小张同学长大后想成一名中医,你应将____分给他。

    (2)小华同学一直对神话故事比较感兴趣,你应将____分给他。

    (3)小明同学想要一本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书,你应将____分给他。

    (4)小龙同学对刘备、关羽的故事比较感兴趣,你应将____分给他。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四故宫的导游介绍道:“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辅佐皇帝的权力中心。

    (1)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这一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

    (2)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余”是谁?中国最早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政治改革的哪项措施?

    (4)材料四中“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简要评价这一机构。

    (5)材料三、四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怎样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