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松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雅克萨反击战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岳飞抗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 2、关于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元代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B.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中断

    C.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

    D.交通状况阻碍当时中外交流

  • 3、下图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

    A.

    B.

    C.

    D.

  • 4、下列从隋至清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隋-唐-辽宋夏金-五代十国-元-明-清

    B. 隋-辽宋夏金-唐-五代十国-元-明-清

    C. 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D. 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明-元-清

  • 5、他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 饿死不掳掠"。他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他就是南宋抗金将领

    A.寇准

    B.李纲

    C.宗泽

    D.岳飞

  • 6、“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都与历史上哪一个皇帝有关(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唐太宗 D.汉武帝

  • 7、“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     

    A.民族关系

    B.军事政策

    C.繁华景象

    D.对外关系

  • 8、清朝一秀才晨读,见风吹翻书页,作诗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结果因此被杀。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     

    A.焚书坑儒

    B.大兴文字狱

    C.设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

  • 9、“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历时4年,独步五万里……他遍访天竺的名寺, 研习佛法,曾在那烂陀寺游学。”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A.阿倍仲麻吕

    B.鉴真

    C.崔致远

    D.玄奘

  • 10、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到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下列选项中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①冶铁术   ②指南针   ③造纸术   ④火药 ⑤活字印刷术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 11、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高峰迭起。明清很多小说注重描写商人的活动,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社会黑暗,并初步表现出抨击封建制度.....逐利生财等新思想。以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是

    A. 《红楼梦》

    B. 《三国演义》

    C. 《西游记》

    D. 《水浒传》

  • 12、唐朝的国势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A.澶渊之盟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八王之乱

  • 13、北宋政治的特点是

    A.繁荣开放 B.独尊儒术 C.重文轻武 D.民族交融

  • 1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两句诗文分别描写的是(     

    A.灵渠的开凿与“文景之治”

    B.大运河的开通与“贞观之治”

    C.灵渠的开凿与“开元盛世”

    D.大运河的开通与“开元盛世”

  • 15、下图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根据笔记内容,他学习的主题是

    A. 隋朝的农业

    B. 唐朝的金融

    C. 元明的外贸

    D. 清朝的经济

  • 16、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在支援湖北高校捐赠物的包装箱上附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诗句出自唐玄宗时期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当时唐朝一位高僧有感于长屋亲王的一片赤诚。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大唐文化。这位高僧是(  

    A.鉴真

    B.玄奘

    C.魏征

    D.岳飞

  • 17、《新唐书》记载:“至四年(630),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这是对

    哪一盛世景象的描述?(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光武中兴   D. 开元盛世

  • 18、《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反映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下列事与之相关的是

    A. 昭君出塞 B. 文城公主入藏 C. 玄奘西行 D. 郑和下西洋

  • 19、宋初大将曹翰在《退将诗》中曾感叹“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曹翰感叹的原因是

    A. 宋初采取了一系列削夺武将兵权,抑制武将地位的措施

    B. 宋朝天下太平,武将没有打仗的机会

    C. 曹翰家贫,买不起武器

    D. 宋朝只设文官,不设武职

  • 20、元朝是我国疆域最大的朝代。看图回答,元朝是通过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A.宣政院 B.理藩院 C.澎湖巡检司 D.行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城市见证历史。

    (1)见证了“CHINA”的由来,北宋时,被称为中国瓷都的是______。

    (2)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______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3)明成祖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______。

  • 22、请依据提示把相关的事例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南方的_____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②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____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③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集市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

    ④两宋时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到长江流域,_____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⑤宋代重视海外贸易:设置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贸易范围广泛。

  • 23、填空题,请根据提示补全相应的历史信息 。

    (1)结束魏晋南北朝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

    (2)北宋最具代表性的史学巨著是《_____________》。

    (3)金与南宋对峙的分界线是淮水至___一线。

    (4)1684年,清朝设立了________,隶属福建省。

    (5)被外国学者称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_____________》。

  • 24、清朝设立的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

  • 25、建国: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____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_____

  • 26、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说,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历史。为加强对地方控制,元朝实行______制度,管理全国和地方行政事务;明朝为加强对臣民的监视,朱元璋设立了特务机构____________设立东厂;明清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大兴______;为强化皇权专制,清朝______皇帝在宫中设立了______,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后来成为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 27、北宋兴起的江西 ____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 28、__________起义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南宋抗金将领____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 29、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___________

  • 30、概况: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________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________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配伍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与之相应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引起全国上下不满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唐朝的播种工具,它的名称是什么?另一个灌溉工具是什么?

    (2)图2的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图3中的司南的特性是什么?中国何时开始在海上使用指南针?

    (4)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