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长春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事件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杜鲁门主义出台

  • 2、这一制度创立于隋朝,发展于唐朝,成为历史发展方向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 3、以下关于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二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②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 4、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哪部文件的作用至关重要(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法典》 D.《独立宣言》

  • 5、石刻是一门艺术形式,也是重庆文化的重要代表符号,不同时期的石刻有着不同的艺术风采。下列反映了汉代艺术的石刻作品是

    A.潼南大佛

    B.大足宝顶石刻

    C.忠县无铭阙

    D.涪陵白鹤梁

  • 6、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图字体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①②

    D. ②③①

  • 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有关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②极大地调动了八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 8、如图表明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政治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样性

    D.社会信息化

  • 9、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在《钟声》上公开宣称对农民的解放是一种欺骗,他如此评价农奴制改革所依据的史实是

    A.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 B.农奴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份土地

    C.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D.农民解放时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

  • 10、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都体现了本国的时代特征,它们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

    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C.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D.建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

  • 11、一位香港同胞写下这么一副对联:“人文初祖定华夏,炎黄子孙颂中华。”对联中的“人文初祖”指的是(  )

    A. 黄帝 B. 炎帝、黄帝 C. 炎帝 D. 黄帝、大禹

  • 1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 13、十五、十六世纪,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新名词。以下各组词语中符合这一时期特征的是(  )

    A. 人文主义、发现新大陆、资本主义   B. 资本主义、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

    C. 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启蒙思想   D. 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反封建专制

     

  • 14、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 15、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的标志是

    A.苏联解体

    B.不结盟运动

    C.联合国的成立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 16、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正义力量的携手联盟 B.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D. 美国使用原子弹

     

  • 17、运用历史地图感知历史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如下图反映了(  )

    A. 国家统一和巩固   B. 民族政权的并列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 18、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C.“冷战”局面的形成

    D.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 19、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力量巨大的灾难。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 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凡尔登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

    D. 雅尔塔会议——提出分区占领德国以及战后成立联合国

  • 20、在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关键在于( )

    A. 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 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C.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昌明,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________

  • 22、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________了日本。美国在日本推行________________化改革,颁布了“________”。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________日本。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________。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________经济大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________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 23、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

     

     

     

    开始国家

     

     

     

    主要标志

     

     

     

    重要发明

     

     

     

    新能源

     

     

     

    影响

     

     

     

     

     

     

  • 24、二战后,成立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分别是__________

  • 25、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确立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26、印度民族大起义

    经过:

    (1)时间、参与者:________年,印度________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利的________也参加起义。

    (2)领导人、经过: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夺取了德里,英军虽然武器先进,但还是用了3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英军趁势进攻章西城,年轻的________领导军民与英军激战数日。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 27、清代________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 28、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___被称之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 29、(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的发生地 B.奥匈帝国宣战的第一个国家

     

  • 30、请根据下列历史信息准确填写相应的中国古代王朝名称

    姬发灭纣都镐京,封赐诸侯四海平

    筑城凿墓劳民力,焚书坑儒断史纲

    光武中兴迁洛邑,传及献帝朝代亡

    神勇玄宗清女娲,繁荣盛世号开元

    陈桥兵变代柴周,偃武修文是弱由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国际组织。

    (1)美苏冷战时期形成的以美国为首的军事组织一

    (2)1993年成立,大大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组织一

    (3)1995年成立的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的组织一-

  • 33、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仍然存在,当代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已结束,在世界人民的努力下,多极化在加速发展,请说说中国在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作出了哪些努力?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工场手工业待业生产,主要靠人力和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是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大工业就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系列产品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摘自《简明科学神话》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有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得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工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科学家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有影响有才干的技工完成的。1870年后,科学开始有了更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们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脸室装备有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摘自《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

    (1)材料一主要阐述了一种什么关系?材料二对这种关系又作了怎样的补充?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关系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