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青岛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东汉后期统治黑暗,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最终爆发了(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 2、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十月,“上以中国金银、铜钱、段匹、兵器等物自前代以来不许出番;今两广、浙江、福建愚民无知,往往交通外番私贸货物,故禁之。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相交易者,悉治以罪”。据此可知,明初(       

    A.严厉禁止海外贸易

    B.南方开始成为经济重心

    C.大量货币纷纷外流

    D.政治制度调整较为复杂

  • 3、孙中山说“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时也强调“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是‘少数人所得而私’,决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操纵国民生计”’。这说明(     

    A.国共两党革命目标一致

    B.孙中山放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念

    C.中国共产党追随国民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 4、《辽史·百官志一》:“(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契丹“蕃汉分治”的制度安排根源于(     

    A.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

    B.契丹族与汉族风俗习惯不同

    C.统治者有意排斥汉地封建制

    D.南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迥异

  • 5、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唐中期实行两税法,其实质都是(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

    B.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C.对农民剥削程度的降低

    D.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6、1897年11月,针对某一历史事件,福泽谕吉撰文称:“如果德国是永久占领的话,不仅会影响东洋的和平,而且实际上会破坏世界的和平,会开启世界大乱的端绪,日本也不会旁观”“如果日本想要守卫台湾的话,要有更进一步守卫台湾之外土地的觉悟”。这一历史事件(     

    A.使西方列强资本输出合法化

    B.刺激了山东民众发起义和团运动

    C.导致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7、图1和图2分别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这可以用来说明该时期( )

          

    图1三星堆出土的陶盉和铜牌

           

    图2二里头出土的陶盉和铜牌

    A.青铜器铸造处于鼎盛时期

    B.生活娱乐方式日渐丰富多彩

    C.手工业生产的多元化特征

    D.区域间文明存在一定的交流

  • 8、1937年9月22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题为“共赴国难”的宣言,其中提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共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这说明(     

    A.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政治基础

    B.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C.中共依据主要矛盾变化调整政策

    D.国共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 9、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耕渔之外,男妇并工……织布、织席、采石,造器营生”,妇女收入在家庭经济来源中占有很大比重。社会上追求财富、重视自我的风气颇为兴盛。与这些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经济社会多元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朝廷放松社会控制

    D.宋明理学强化家庭伦理

  • 10、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以李四光、钱学森等为代表的著名科学家,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他们身上的精神品质也是历久弥新、永不褪色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精神的主要内涵是(       

    A.亲民爱民,军民情深

    B.忘我拼搏,艰苦创业

    C.扎根农村,开放包容

    D.自强不息,绿色发展

  • 11、《春秋谷梁传》记载说,春秋战国时期,一年中农隙的时候有春菟、夏苗、秋弥、冬狩四次练兵习武。田猎时规定,禽兽跑出所设定的田猎范围之外,就不再追杀,这是取战争中不追杀奔跑的败军之义。射中的禽兽如果伤在面上、头上,就放掉不要,取“不杀投降之人”的意思;射中的禽兽太小,也放掉,取不虐幼小之义。以上材料主要反映该时期(     

    A.崇尚战争的技艺和勇敢精神

    B.严格遵循“仁”和“礼”的原则

    C.贵族活动礼仪化色彩依然浓厚

    D.军事演习已经有明确的规范

  • 12、有学者评论道,鸦片战争以严酷的事实“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这一代中国人是从地理学开始去了解西方的政治、社会、历史的。该地理学著作寄托了他们经世医时的苦心,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材料中寄托了“他们经世医时的苦心”的著作是(     

    A.《梦溪笔谈》

    B.《天工开物》

    C.《海国图志》

    D.《瀛寰志略》

  • 13、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互相依存,互相学习,共同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下列措施相对应的少数民族是(       

    ①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

    ②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③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本民族管理系统——“猛安谋克”

    ④朝中统一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A.党项族   契丹族   女真族   鲜卑族

    B.契丹族   党项族   鲜卑族   女真族

    C.鲜卑族   女真族   党项族   契丹族

    D.契丹族   党项族   女真族   鲜卑族

  • 14、1937年7月,针对下图事件,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这一背景下(       

    A.北平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

    B.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C.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D.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 15、明太祖废除宰相后,皇帝一人实难任天下之事,渐次形成的内阁、司礼监成为皇帝的左右手,然而皇帝往往更依赖后者,所谓“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司礼之批红”,宦官势力突破了内廷,向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僚系统渗透。由此可知,明朝的宦官专权(     

    A.使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

    B.是中枢机构异变的结果

    C.导致内阁失去了决策权力

    D.促使中央权力体制平衡

  • 16、明成祖时,内阁开始参与政务。英宗时,凡章奏,皆由阁臣将处理意见墨书在小纸条上,附于章奏,称为票拟,再交由皇帝决断。由此可见 (     

    A.内阁成为决策机构

    B.内阁权力得到了加强

    C.票拟取代皇帝批红

    D.内阁与宰相相互制约

  • 17、1942年初,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在全世界各个战线一片阴霾之际,中国却给我们带来了黎明的曙光。”这个“带来黎明曙光”的战役发生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18、孝文帝迁都中原后,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和制度。尊孔子,为群臣“班赐冠服”,并“亲祠孔子庙”,依汉律制定礼乐刑罚。上述措施的影响是(     

    A.加快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

    B.开始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性

    C.促进了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

    D.削弱了门阀士族的政治特权

  • 19、这是一部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通过贵族家庭的变故,揭示了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强到弱的必然命运。这部书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儒林外史》

  • 20、“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它”指的是(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 21、如下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学习提纲。此提纲缺少了一项重要的内容,这项内容是(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增加到111个

    ???

    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中日正式建交

    ……

    A.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关系

  • 22、东晋初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后颖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门阀政治取代了皇权政治

    B.出现权力制约与平衡机制

    C.门阀政治确保皇权,政权稳固

    D.士族专权的政治局面

  • 23、1914—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推动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     

    ①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②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官僚资本凭借权力聚敛财富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4、义和团在《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中写道:“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说明义和团

    ①存在明显盲目排外行为                  ②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③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④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_______,开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新时期。

  • 26、7月14日,________陷落

  • 27、6月中旬,大批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________

  • 28、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结束了________、封建主义和________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________________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 29、手工业

    ①宋朝________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________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________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________象征

    ②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________的开采量很大。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________的产量和质量

    ________是宋朝新兴的手工业,有力地推动了________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________的发展

  • 30、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________,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________

  • 31、《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________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3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_______、实行_______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 33、填空题:

    (1)商王直接控制王機地区,王畿四周由附属国控制,商朝的这一制度名称是_____

    (2)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这个选官制度的名称是_____;隋朝建立后废除此选官制度,开始采用_____方式选拔官员,后来发展为科举制。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__________

  • 34、旧石器时代代表性的人类有:距今170万年的________和距今约70至20万年________。他们已经学会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西欧各国通过出版官报、出版许可制度、内审查等书报检查制度以及各种政治制裁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到17世纪中期以后,要求“出版自由”的呼吁越来越强,各种报刊相继涌现。18世纪中后期,欧美资产阶级开始在法律上确立了新闻自由的原则。如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把新闻与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固定下来;1791年美国颁布的《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第一条明确規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等。在欧美民主政治形威发展时期,各种媒体逐渐成为公众政治生活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材料二

    新闻煤介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对政府的权力运作起着监督作用,维护着政治权力的合法性。英国自1538年开始争取出版自由到19世纪中叶英国报业争取到新闻自由,是英国民主政治成型期,同厂被认为英国新闻自由和现代民主政治的“摇篮”。…当时不管哪一个政党组阁,除必須获得上下院的支持外,还必须得到《泰晤士报》的支持。时任美国总統罗斯福的新闻願问道格拉斯·卡特称报业为为政府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第四部门”。他认为,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但如无自由报业反映舆论、监督政府,民主政治是无法运行的。正如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所说:“自由报业与民主教育,是民主政治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

    材料三

    西方新闻媒介虽然标“客观”、"公正”、“中立”,但在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上具有明显的偏见,如塑造发达国家的形象时,往往以言论自由、尊重人权、崇尚民主为主而沾沾自喜;而对发展中国家,则见不到发展中国家的进步以及对世界的和平与发晨的贡献,而多是政变、动乱、饥饿、冲突、侵犯人权、破坏民主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举的《西方新闻媒介与民主政治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媒体逐渐获得新闻自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自由报业与民主教育,是民主政治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的理解。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新闻媒体发展的认识。

  • 36、武昌起义的有利时机是什么?

  • 37、“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例子有哪些?

  • 38、南宋是怎样建立的?

  • 39、列举出近代外国四次侵华战争及所定的条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