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保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唐朝时期,许多胡人来到长安开铺经商。李白《少年行》中写道: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元稹在《法曲》中说: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腔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进胡音务胡乐。这反映了唐代(     

    A.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B.胡风诗歌成为文学的主流

    C.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D.丝绸之路推动了民族交融

  • 2、下图反映了中国某一时期的社会变化,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政府田赋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由25%降至21%

    ·官办企业由年均增长14.5%降至3.81%

    ·政府明确规定各种大礼服、常礼服,大礼帽等“料用本国纺织品”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

    A.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改善

    B.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发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官僚资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 3、“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可见戊戌维新运动(     

    A.在社会层面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主张博采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和管理

    C.在“中体西用”框架下难以根本变革

    D.彻底改变过去清政府空疏迂谬之弊

  • 4、1975年8月23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国会议员团的时候再次强调:“我们要学习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下列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C.决定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 5、19世纪八九十年代,康有为提出:“凡论古今人辟新知之功及恶言之过,先当考明其时,次当区别其地”“于其义理一项,则以今日所发明之实理为准而算之……其制度一项,则从现在比例最末之制度起算……进则记功,退则计过”“是非随时而易义”。在此,康有为旨在(     

    A.探寻自然界的进化法则

    B.肯定传统文化的合理性

    C.揭示社会变革的必要性

    D.否定“中体西用”思想

  • 6、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回忆说:“我第二次(实为第三次)到上海去的时候,曾经和陈独秀讨论我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到1920年夏,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这位革命家应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李大钊

    D.蔡元培

  • 7、陶渊明《桃花源记》云:“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其表达的思想理念是(       

    A.为政以德,顺应民心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D.以法治国,富国强兵

  • 8、19世纪末,维新派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实现富强的不二法门是“兴民权”。比如,谭嗣同认为:“方今急务在兴民权。”康有为则说:“从知天下为公产,应合民权救我疆。”这些主张的传播(     

    A.严重动摇了清廷的统治根基

    B.标志着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有助于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 9、对于变法,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铁良、醇亲王载沣认为“满人历朝所得之权利皆将因此丧失”。而康有为也曾上书言:“就皇上理在之权,行可变之事,勿去旧衙门,唯增新衙门”。据此可知,维新变法(     

    A.推动了晚清新旧势力的合流

    B.开启了政治博弈新局面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失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 10、北宋时期,妇女离婚改嫁时有所见,尚没有被世人视为丢人现眼、有辱家门的羞耻之事,比如范仲淹的母亲就曾因为家贫而改嫁,范仲淹本人还主动将守寡的儿媳妇续嫁与学生王淘为妻,并在《田约》中同意资助其再嫁的费用。王安石的儿媳妇也是对“从二夫并不忌讳的”。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B.社会风气的相对开放

    C.传统伦理观念的强化

    D.封建礼教的严格束缚

  • 11、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政府进行的没收官僚资本、银元之战、土地改革运动,它们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恢复了国民经济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完成了政权建设

    D.开启了工业化道路

  • 12、东汉时期,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年幼的汉质帝因不满其专权跋扈,称其为“跋扈将军”,梁冀居然命人在食物中下毒,毒死了年仅9岁的汉质帝。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专制皇权强化

    B.外戚实力雄厚

    C.儒学成为主流

    D.经济恢复发展

  • 13、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其中管辖琉球的机构是

    A.江浙行省

    B.宣政院

    C.中书省

    D.澎湖巡检司

  • 14、1757年,清政府仅保留一处对外通商口岸,外商在此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这一通商口岸位于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15、“战争的本身倒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戳破‘天朝'威严门面。英国派遣远征军四千人……不久他们即占领舟山之定海,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才继续北上威胁中国首都。“这场战争(     

    A.因“亚罗号”事件而挑起

    B.实现了英国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C.迫使中国接受关税协定等条款

    D.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 1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曾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下列说法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天京事变,内部分裂

    B.北伐西征,打击清廷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土地

    D.颁布《资政新篇》,鼓励发展资本主义

  • 17、1913—1919年,我国年均注册工厂超70余家,年均工业增长率达13.8%(1912—1949年我国工业年均工业增长率为5.5%);期间还诞生了“面粉大王”荣氏兄弟、“化工巨子”范旭东、金融巨擘周作民和陈光甫、“火柴大王”刘鸿生等。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A.社会经济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B.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独立自主

    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前景良好

    D.一战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 18、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咏史》中写道: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种现象在隋唐以后不再存在的原因是(     

    A.统一王朝建立

    B.科举制创立和发展

    C.民族矛盾缓和

    D.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 19、1961年,中国通过接种牛痘疫苗,消灭了天花病毒;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并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从此中国人民再也不用惧怕帝国主义的核威慑;1965年9月17日,中国成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以上成就的取得(     

    A.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主要源于苏联的大力援助

    C.得益于“双百方针”的实施

    D.加快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 20、《史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资治通鉴》则说商鞅“为相十年,人多怨之”,这能看出司马光修史与司马迁修史不同的是(     

    A.史学著作体例的差异

    B.史家理性缺失导致偏离求真

    C.时代不同致评价不同

    D.对政治变革立场的巨大差异

  • 21、汉武帝将身边重臣如严安、主父偃等人加以侍中,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原以宰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外朝,以“中朝”驭“外朝”。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源是(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郡国并行制的弊端

    C.中央与地方的冲突

    D.王位世袭制的恶果

  • 22、唐代,饮茶、品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元稹曾作宝塔诗赞道:“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跳煎黄蕊色,碗转麴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饮茶的盛行反映了(       

    A.佛教文化的主流地位

    B.文人意趣与精神追求

    C.丝绸之路的贸易兴旺

    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 23、如表是五代简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政权名称

    存亡时间

    开国国君

    国君原来身份

    后梁

    907—923年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923—936年

    李存勖

    河东节度使

    后晋

    936—947年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947—950年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后周

    951—960年

    郭威

    邺都留守

    A.五代时期北方政权林立

    B.农民起义推动五代更替

    C.五代是藩镇割据的延续

    D.君主身份影响王朝兴衰

  • 24、下面是胡适于1917年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首白话诗《蝴蝶》,这首诗有利于(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A.发展民主科学

    B.宣传自由恋爱

    C.推动文学革命

    D.摧毁传统文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________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26、西北:

    (1)明朝末年,鞑靼分为______________,瓦剌被称为_______。清军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漠北和漠西蒙古也遣使进贡。

    (2)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_______部的首领_______势力强大,占据_______,又向东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长期斗争,最终在_______年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

    (3)原受准噶尔部统治的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______________兄弟起兵反清,很快也被平定。

    (4)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______________,总领军政事务。

  • 27、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2)缺乏________思想理论的指导。

    (3)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4)未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

  • 28、________

    (1)概况: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日军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________

    (2)影响: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 2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军遭到拒绝后,日军竟然向宛平城射击,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还击。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________事变。中国________抗战由此开始。

  • 30、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争权夺利,先后爆发________________混战,导致________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

  • 31、反佛思想背景: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

    时间

    人物

    内容

    南朝

    无神论思想家____

    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身神不灭的观点,提出____,对佛教进行抨击。

    魏北周及唐朝等

    统治者

    几度灭佛,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唐中期

    韩愈

    提出____,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____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____

     

  • 32、国民革命

    ①目标:_________________

    ②成立与东征:1925年国民政府在______成立,通过两次_______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

    ③北伐:______年国共两党开始________。使革命势力从________发展到________基本上推翻了____________反动统治。

    ④失败:1927年4月12日,__________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_______”。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___________,国民革命失败。

  • 33、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________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________》,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 34、宋朝是中国古代________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面向________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中国近代中上,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中国人民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被割让的领土有哪些?

    2)列举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抗敌的民族英雄(至少3个)。

    3)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形成了两个战场,试列举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至少3例)。

    4)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 36、秦朝的统一有哪些历史条件?(从客观和主观的角度思考)

  • 37、阅读下列材料: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活动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活动的重要成果。下列是中外古代政治制度示意图。

    请写出图1、图2、古代政治制度的名称。并简要评价罗马法的影响。

  • 38、内战爆发的标志?

  • 39、辛亥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表1911

    1月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2月台湾发起首次断发大会。

    3月上海商界成立武装商团。

    4月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葬身黄花岗。

    5月清廷成立皇族内阁。

    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

    7月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国总会。

    8月湖广当局下令查封酿成《大江报》文字狱案。

    10月武昌新军引发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

    11月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内阁大臣。

    12月孙中山归国经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

    1942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一些学者据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材料三

    1956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政治背景。

    2你怎样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3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