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楚雄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纵观日本近现代史,其国家发展战略经历了“工业立国、科技立国、文化立国”的演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成功地实现了经济持续高速的跨越式发展。除自身的原因外,其外在原因是(  )

    A. 重视教育和科技人才的培养

    B. 美国的大力扶植

    C. 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优势,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

    D. 欧共体的帮助

  • 2、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这个改变体现在20世纪30年代是

    A. 实行法西斯主义

    B.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实行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政策

    D. 开创政府对经济干预和指导的先河

  • 3、下表是中国古代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导致南北方户数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朝代

    地区

    西汉

    唐朝

    宋代

    北方

    965

    493

    459

    南方

    111

    257

    830

     

     

     

     

     

    A.科学技术重大突破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经济快速发展 D.南方政局相对安定

     

  • 4、下列因果关系搭配错误的是

    A.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B. 赫鲁晓夫改革——根本上改变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加强军事和国防建设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苏联陷入全面危机

  • 5、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尼克松说的“挑战”指的是( )

    A. 美国经济的滞胀   B. 苏联的威胁

    C. 欧共体与日本经济的崛起   D. 中国的崛起

     

  • 6、下列事件中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大事,请你找出来(  )

    A.   B.

    C.   D.

     

  • 7、“诺贝尔”奖是当代世界上一个著名的奖项,诺贝尔是19世纪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他从事研究的领域是:

    A. 物理 B. 化学 C. 数学 D. 医学

  • 8、最能说明《辛丑条约》中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款是(  )

    A.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 9、这个组织成立于1945年,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它的总部在纽约,下列与这个组织有关的是( )

    ①它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它的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③20年前我国加入这个组织 ④50年前恢复中国在此组织的合法席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0、2 0 0 9 年 3 月 2 3日,美国政府公布了帮助银行业剥离不良资产的详细计划,极大地鼓舞了投资者, 2 3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涨幅均超过 6 . 5 % 。该内容反映出 7 0多年前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

    A. 刺激工业生产   B. 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

    C.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 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 1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是

    A. 迁都洛阳 B. 采用汉制、律令

    C. 用汉姓、讲汉话     D. 与汉族通婚

     

  • 12、“他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其中“他”对法兰西最大的功绩是

    A. 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B.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D. 以《法典》巩固革命果实

  • 13、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特点不包括

    A. 会建造房屋

    B. 会种植一些粮食作物

    C. 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D. 过着氏族公社生活

  • 14、芮恩施指出:北京学生掀起了大事。千百年来,有组织的舆论第一次在中国发动了。在山 东问题决定前后,由于学生的行动在先,商人同情继起于后,中国自觉了。对“中国自觉了”的理解正确的是

    A.首次提出武装夺取政权的方案现 B.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自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全面觉醒

  • 15、如图是《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这一现象出现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政策是

    A.“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B.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C.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 16、1917年,列宁指出:“临时政府不可能给人民和平、面包……目前俄国处于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工人阶级……准备在革命的第二阶段取得胜利。” “革命的第二阶段”( )

    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 17、党的十九大强调指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下列不属于这一体系的是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自主择业 D.失业保险

  • 18、有人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现象反映了

    A.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B.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C.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

  • 19、“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下列运动中属于亚洲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解放运动的是

    A.攻占巴士底狱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中国的辛亥革命

  • 20、图所示的战争结束后,签订的条约内容有( 

    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等城市为通商口岸

    不允许中国人在使馆界内居住

    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

    A.①②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_______、西亚、_______统治的新秩序。

     

  • 22、______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______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 23、自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人们把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称为“________”;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 24、请在下表中填写提到的几位科学家的国别、代表作和他们的主要成就及社会影响

    科学家

    国别

    代表作

    主要成就

    社会影响

    牛顿

     

     

     

     

    达尔文

     

     

     

     

    爱伊斯坦

     

     

     

     

     

     

     

  • 25、开普敦国际爵士音乐节在南非举行,这种反映了早期非洲裔美洲人的情感力量及旋律感的音乐最早诞生于(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初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 26、西汉_________主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朝贾思勰的《_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 27、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____日益尖锐。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构成了新的挑战。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卫生和健康状况难以迅速改善。同时,耕地和_______资源的缺乏,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经常导致普遍的饥荒。

  • 28、《格尔尼卡》是为了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作,它的作者是______。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______

  • 29、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________,并逐步使用单一货币________

     

  • 30、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科技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下表是某位同学学习这一主题时做的笔记,请你帮他将内容填写完整。

    创新类别

    事件

    内容

    影响

    政体变革

    法国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

    ______①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

    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发明创造

    汽车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

    _________②______发明汽车。

    使人类进入“汽车时代”。

    思想解放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以________③_____为思想核心,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为_____④_________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非洲国家为什么能在二战后普遍赢得独立?

     

  • 32、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各国举行各类纪念活动。回答问题。

    (1)列举三个体现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实例。分析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对比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概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请从时代主题的角度分析各国举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意义。

     

  • 33、谈谈对日本企业中员工终身雇佣制的看法。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制度就像一棵出现枯枝烂叶的树一样,激进分子说:“把它砍倒。”保守分子说:“不要动它。”我则采取折中的办法:“让我们把它修剪一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

    ——罗斯福

    (1)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

    (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材料三:对罗斯福新政: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而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三个阶层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你认同哪一阶层的评价?据材料和所学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四: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史上的地位》

    (4)结合材料回答,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