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内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德先生”、“赛先生”、“婚姻自由”、“妇女解放”、“家庭革命”等字眼常常见诸于报刊杂志,这主要是由于(     

    A.清政府推行新政

    B.同盟会宣传革命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国民革命的影响

  • 2、如图是晚清同治年间上海轮船招商局在发行股票招商集资时,刊刻发行的有关凭证。这反映当时(     

    A.民族资产阶级力图实业救国

    B.中国企业经营理念的近代化

    C.中国企业严重依赖外国资本

    D.清朝政府创建海军抵御外敌

  • 3、距今约4500-4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遗址,于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遗址包括古城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工程和分等级同时期的墓地(含祭坛)等。据此可推知,当时该文明区域(       

    A.开始走向聚族而居

    B.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C.王权摆脱神权束缚

    D.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 4、宋朝商人人数增多,资金雄厚,开封城中,坊郭户的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李覯在《富国策》中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同时商人可以入仕,致使官商一体。材料反映出宋朝(     

    A.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B.商人政治地位得以提高

    C.传统社会出现新变化

    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 5、与西方个人主义以自我回归、以个人为本位的倾向性原则不同的是,早在1916年,陈独秀即明确提出,个性解放者当“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傅斯年也提倡“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与西方相比,当时中国“个人主义”与“个性解放”内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B.文化激荡与民族危机的双重影响

    C.知识分子救国方式达成共识

    D.青年学生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先锋

  • 6、下列关于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与我国西周的分封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以血缘为纽带

    B.土地都是重要的内容

    C.特点都层层分封

    D.都不利于国家统一,容易形成割据局面

  • 7、明朝隆庆年间,苏州府的丝绸业非常发达,许多民营作坊生产的丝绸深受国外市场欢迎,作坊主们经常与欧洲、东南亚的商人进行贸易往来。据此可知,当时(     

    A.苏州丝织技术领先全国

    B.海禁政策有所松动

    C.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8、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打开中国市场

    B.报复中国的闭关政策

    C.建立军事基地

    D.为资本输出创造条件

  • 9、下图为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一批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救亡图存、爱国牺牲

    B.保家卫国、奋勇杀敌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改革开放、廉洁奉公

  • 10、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世纪40年代,俄国势力侵及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

    B.英国远征军司令懿律率军队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

    C.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

    D.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从独立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1、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刊登《西学书目表》,著录近代以来译书约300种(见下表)。该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不断有人续作。这一做法(       

    西学13类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汽学、天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西政10类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杂类5类

    游记、报章、格致、西人议论之书、无可归类之书

    A.开启了西学东渐思潮

    B.沿袭了中体西用思想

    C.促进了维新思想传播

    D.提出了民主科学口号

  • 12、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拥有空前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运动中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③是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④中共在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④

  • 1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曾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下列说法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天京事变,内部分裂

    B.北伐西征,打击清廷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土地

    D.颁布《资政新篇》,鼓励发展资本主义

  • 14、苏轼的《牛口见月》中有赞美汴京夜市的佳句:“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煌。新月皎如昼,疏星弄寒芒。不知京国喧,谓是江湖乡。”这反映出北宋(     

    A.夜市的普遍设立

    B.社会控制的严密

    C.都城的繁荣兴盛

    D.经济重心的南移

  • 15、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急欲恢复八旗军在江南的驻防旧制,但在筹建旗营兵房和筹补旗兵缺额的过程,以曾国藩为首的地方督抚常以资金匮乏为由拖延执行清政府的谕令,致使江南驻防旧制最终未能完全候复。这可用来说明当时国内(     

    A.地方割据势力骤增

    B.国家权力结构发生异变

    C.统治秩序全面失控

    D.地方满汉关系错综复杂

  • 16、这一事件从一开始就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理由,其一是断言它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干扰,中断了新文化运动,即所谓的救亡压倒了启蒙;其二是指责它在政治上引发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式的、特殊的民主革命,造成社会的长期动荡和不宁。“这一事件”(     

    A.粉碎了近代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使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 17、1943年,继《兄妹开荒》之后,又涌现了《白毛女》《血泪仇》《王秀鸾》等优秀剧目。秧歌队和各类剧团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仅山西太岳区三十二个县,就有秧歌队二千二百多个,剧团七百多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文艺运动的发展(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发挥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

    C.起到了鼓舞人民抗战斗志的作用

    D.奠定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基础

  • 18、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下表是《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历年票数》。

    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历年票数

    以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理解正确的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力推动

    B.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C.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新中国成立以来,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 19、中央红军长征渡过湘江后,队伍从8.6万余人锐减到3万多人。在残酷的事实面前,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召开会议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 20、1793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前,曾向两广总督郭世勋递交了一封正式信函,这封信在语气、词汇和行文方式等方面均是以双方关系平等为前提进行表述的。然而在郭世勋上呈朝廷时,却将信译成了下对上的禀帖,尽显英国态度之卑微和“慕顺之心”。郭世勋此举(  )

    A.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借口

    B.旨在引起统治阶级对外交的重视

    C.体现了传统外交思维的深刻影响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朝贡贸易转型

  • 21、1939年冬以来,日军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日军称正太铁路沿线是“不可接近”的地区,用它隔绝八路军总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与晋察冀边区的联系,并以它为依托进攻抗日根据地。针对此情况八路军进行的反击(       

    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

    B.是抗战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C.使中国共产党达到空前的团结

    D.使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主战场

  • 22、秦朝建立后,规定“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器械一量”“书同文字”“车同轨”。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适应大一统的需要

    B.规范官员施政方式

    C.完善社会基层治理

    D.增强秦朝国家实力

  • 23、在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三大历史事件中寻找“同类项”,你的选择是(     

    A.民族危亡

    B.探索出路

    C.资产阶级

    D.民主政治

  • 24、西周时期,天子“授民授疆土”,将王畿(jī)以外的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诸侯国。材料描述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中国近代史线索之一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要求:相关知识点是近代史上列强大规模侵华战争和两半社会形成的关系)

    (1)鸦片战争:使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

    (3)中日甲午战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 26、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废旧布新,改用________颁布________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革除________,接受________的新习俗、新风尚

  • 27、文艺复兴以学习和恢复____________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确实创立符合____________需要的新文化。

  • 28、1859年,英、法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换约,进攻________,遭到清军反击,英法兵舰损失很大。大沽战后,为了报复中国,英法联军率军舰百余艘、陆军近三万人,于1860年8月占领天津

  • 29、为了________,新中国必须完成新解放区的________,克服________上的巨大困难,应对________发动的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安全危害

  • 30、1853年,太平军沿长江东下,经九江、安庆,占领________,改南京为________,定都于此

  • 31、宗教

    ①东晋法显从长安出发,经__到天竺

    ___时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去天竺取经

    ③唐朝高僧___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也派人来长安求法,典型的有__

  • 32、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修筑驿道: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________,设立驿站

    (2)行省制度

    ①内容: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________,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称为________

    ②特点及意义: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3)宣政院:直属中央政府,管理________地区。

    (4)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________的管辖。

    (5)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晋江,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________

  • 33、失败标志:_________年,国民党内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代表的反动势力先后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

  • 34、文学艺术

    项目

    时间

    成就

    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文学有了很大发展。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以曹操父子为代表______东晋______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______等文学形式;

    诗歌

    唐朝

    进入黄金时代,诗仙是______诗圣是______

    书法

    东汉

    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书法家________世称书圣。

    隋唐

    融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_____的颜体和________柳体最为有名。

    绘画

    东晋

    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代表作《___》《________》。

     

    隋唐

    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化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称为________

    石窟

    魏晋至南北朝时期

    著名的石窟有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共关系”的专题讨论,请你加人他们的活动。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内容

    项目

    共产党主张与活动

    国民党主张与活动

    国共关系

    结果

    1921年7月1927年7月

    A

    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合作

    发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8月1937年7月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进行长征;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驱逐日寇出中国。

    国民党“围剿”红军;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国共对峙

    红军长征胜利。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关系由对峙走向合作。

    1937年7月1945年8月

    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承担正面战场抗战任务;后期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B

    C

    1945年8月1949年10月前

    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实行民主政治进行解放战争。

    在美国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

    战争状态

    D

     

     

     

    (2)根据上述探讨发现:

    A.导致国共关系不断变化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B.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创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3)通过这一活动你有什么感想?

  • 36、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 37、辛亥革命的性质?意义?

  • 38、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

    (1)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时期。

    (2)概括隋唐、宋加强君权及汉武帝、元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 39、佛教的发展与挫折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2)唐朝是重视佛教的表现是什么?

    (3)反佛灭佛

    ①反佛灭佛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②反佛灭佛的表现是什么?

    ③反佛灭佛运动的结果怎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