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学者研究指出:“东南互保”后,“好景不长”,南方湘系集团强大的格局被清廷的集权政策和袁世凯的“北洋下南洋”破解。湘系集团在东南地区的军事、政治势力被严重削弱,盛宣怀的许多经济势力也为清廷和北洋势力所控制。这说明,此时( )
A.外重内轻权力格局已彻底改变
B.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工具
C.中央未完全失去对东南地区的控制
D.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已经被严重动摇
2、各阶段人才流经战国七雄人次(单位:人)
排序 阶段 | 1 | 2 | 3 | 4 | 5 | 6 | 7 | 流动总数 |
前期 | 魏7 | 齐6 | 赵5 | 秦5 | 韩4 | 楚3 | 燕0 | 30 |
中期 | 秦24 | 魏22 | 齐15 | 楚14 | 赵10 | 燕7 | 韩4 | 96 |
后期 | 秦17 | 赵15 | 魏5 | 燕5 | 楚3 | 齐2 | 韩1 | 48 |
(注:统计样本为国籍相对明确的战国人才,表中诸侯国后的数字为流入人数)
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战国时期华夷观念淡薄
B.政治人才流动最频繁
C.侧面反映一国综合国力
D.百家争鸣的政治反映
3、有人把近代中国某事件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该事件可能是(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4、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其影响是( )
A.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工厂制度出现
C.欧美开始城市化进程
D.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5、近代以来,面对中国社会的沉沦,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变贫弱的祖国前仆后继,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20世纪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属于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指使中国( )
A.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B.建立了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
C.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阶段
D.人民经受了民主共和的洗礼
6、唐朝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到唐朝后期,太湖流域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到北宋时则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西、福建、苏南等地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们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也愈来愈重要。材料表明( )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文化格局变化
C.程朱理学推动了文化发展
D.北宋时期大批儒家学者主动南迁
7、1928年,一则标题为“奉吉黑热昨晨易帜”的消息占满了当时的主流报刊,主要内容为“奉吉黑热二十九日易帜、晨七时青白旗满城飞扬、各机关放假休息庆祝”。此事件对当时的政局造成的直接影响为( )
A.造成“宁汉合流”的政治局面
B.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
C.使国民政府完成了“形式”统一
D.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8、《韩非子·定法》曰:“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也……”。商君死而秦法存的根本原因是,变法( )
A.剥夺和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B.顺应了历史潮流
C.为秦统一法律奠定了基础
D.得到统治者支持
9、阅读“1918-1926年工人罢工次数”图表,对图表中数据变化节点解读正确的有( )
①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推动罢工运动的展开
③国民党的残酷镇压导致了革命的低潮
④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工人运动高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1960年,鞍钢公司创造出“鞍钢宪法”,指的是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规章制度,实行工人群众、技术人员、领导干部三结合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该制度体现了( )
A.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
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D.生产技术的革新意识
11、大革命失败后,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中共先后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毛泽东在1930年1月写的一封信中明确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 )
A.国民党统治区域
B.农村革命根据地
C.敌后抗日根据地
D.解放区民主政府
12、下表为某同学搜集的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部分战争的简介。这些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
战争 | 时间 | 简介 |
赤壁之战 | 公元208年 | 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以弱胜强,大破南下的曾军,曹操被迫退守北方,天下三足鼎立雏形形成。 |
淝水之战 | 公元383年 | 东晋军队在淝水击败拥有绝对优势的北方前秦(氐)军队,前秦王朝走向分裂,东晋则将战线推至黄河以南。 |
梁武帝北伐 | 公元505年 | 梁武帝组织了南朝规模最大的北伐,先胜而后败,最终与北魏(鲜卑)边界维持在淮河一线。 |
隋灭陈之战 | 公元588年 | 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过长江,逼降陈后主陈叔宝,陈亡。并陆续招降了三吴、岭南等地区。 |
A.统一是历史的发展潮流
B.大一统观念已深入人心
C.民族矛盾加剧社会动荡
D.战争谋略的重要性凸显
13、王韬在近代最早提出在中国废除封建专制,建立“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的“君民共主之国”。该主张( )
A.有利于思想启蒙
B.促进了民主共和
C.废除了封建专制
D.开启了维新运动
14、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一种流传于潍坊市杨家埠的传统民间版画,其制作方法简便,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内容丰富。下图为杨家埠年画的代表作品,该年画反映出中国古代
A.农民生活的富足
B.夫唱妇随的和谐
C.重视农耕的传统
D.君主专制的加强
15、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
A.边疆危机
B.瓜分狂潮
C.救亡图存
D.开眼看世界
16、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大众对孙中山、袁隆平、雷锋等英雄模范的崇拜一度被对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的崇拜所冲淡。进入新时代以来,传统榜样人物的热度逐渐回升。这一回升反映出( )
A.国家建设方针发生了重大调整
B.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
17、1949年,新中国海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式宣告成立,彻底摆脱了外籍税务司控制,结束了长达90年“海关不独立、关税不自主”的屈辱历史,1950年货物通关总量达到11.3亿美元。这表明( )
A.表明中国海关实现了独立自主
B.改订新约运动实现关税完全自主
C.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D.限制了国内产品与国际的竞争
18、1917年4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第三卷第二号,其中刊登了毛泽东同志以笔名“二十八画生”发表的《体育之研究》,指出“国力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材料表明( )
A.毛泽东思想处于萌芽时期
B.鸦片输入败坏了国人体质
C.毛泽东主张塑造民族精神
D.《新青年》重视体育报道
19、如表是新石器时期我国部分文化遗存及其主要成就。由此可知( )
新石器文化 | 区域 | 主要成就 |
大汶口文化 | 黄河下游地区 | 红陶;白陶;快轮制陶技术 |
龙山文化 | 黄河下游地区 | 黑陶;玉器;祭坛神庙 |
河姆渡文化 | 长江下游地区 | 水稻;养蚕缫丝技术 |
良渚文化 | 长江下游地区 | 玉器;祭坛神庙 |
仰韶文化 | 黄河中游地区 | 彩陶;粟 |
A.自然环境决定文明发展程度
B.新石器文化发展渐趋一致
C.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
D.史前文明具有多元性特点
20、陈独秀认为,五千年来,中国文化本质上是畸形的文化,既然民主和科学能把西方引到高度发达的社会,那么也一定能帮助中国达到这一目标。因此,他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主张以科学改造中国社会。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旨在( )
A.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B.推动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C.推动中国文化复兴
D.启迪民众思想以改造社会
21、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辽、西夏和金巩固政权的措施中有很多的共同点,主要是( )
A.实行南、北面官制
B.实行猛安谋克制度
C.学习中原王朝制度
D.向宋王朝称臣纳贡
22、汉初陆贾《新语·道基》:“是以君子握道而治,据德而行,席仁而座,杖义而僵,虚无寂寞,通动无量。”这一思想( )
A.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促成了西汉国力的鼎盛
C.消除了法家思想的消极影响
D.适应了汉初的社会需要
23、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
A.加大了荐官的随意性
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
C.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
D.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
24、一张报纸发行“号外”,通常是因为有重大事件发生,一般是在前一期报刊已经出版,后一期尚来不及出版的时间内发行。创办于上海的《新申报》1919年5月5日印发了“号外”。据此分析,这一“号外”报道的是( )
A.戊戌维新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爆发
D.国民革命爆发
25、推翻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是_______革命,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是《______________》。
26、(1)时间: _____ 年7月16日至23日。
(2)地点:上海。
(3)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__________,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_____ 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27、影响
(1)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2)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________,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28、《 》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则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29、近代葡萄牙人形成以________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将大量中国生丝、瓷器经印度果阿运往欧洲,除此之外也参与到中国和________之间的贸易中。这些贸易让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30、藏族地区在明朝时称为________。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________、________等称号,并设立了________等机构官吏西藏________事务,任用________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1、开眼看世界
(1)背景:《南京条约》签订后,______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
(2)表现
人物 | 代表作 | 内容 | 评价 |
林则徐 | 《______》 | 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 | 供对外交涉时参考 |
魏源 | 《______》 | 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 最早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的书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
徐继畲 | 《瀛寰志略》 | 介绍世界上80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 | 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
(3)特点:从地理和历史方面了解西方。
(4)影响: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______的主张。
32、观察下列图片,完成下列小题。
A马噶尔尼使团访华 | B《燕然山铭》石刻 | C驻藏大臣令牌 |
D汉委奴国王金印 | E井真成墓志拓片 | F唐蕃会盟碑 |
将上述表格内容按照时期分类(填写字母)。
秦汉________
隋唐________
明清________
33、中枢秘书机构也发生了变化。_______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_______,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军机处官员在_______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_______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
34、日军还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________”制度,约20万中国女性遭受蹂躏。这是日本侵略者违反人道主义、违反国际法则的________行为
35、有人说,在人类所有的发明中,“法律”的发明才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人类所发明的“法律”为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行为设定了公平规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根据适用对象的不同,写出罗马法发展的两个阶段,并概括出发展的主要原因。
(2)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根据所学知识,概述《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3)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它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了什么原则?美国国家权力结构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
(4)写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律与民主关系的认识。
36、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创立了第一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被誉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美国则在吸收、借鉴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加以调整,使本国的政治制度体系趋于完善。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英美两国各自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奠定两国政治体制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3)简要分析上述政治体制的确立对两国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
37、问答题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2)如果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出兵的话,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3)如果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出兵的话,结果又会如何?
38、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送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材料二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1)材料一中的现象是什么历史事件产生的结果?根据材料分析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世界市场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方式。
(3)根据材料三茶丝出口变化情况,说明19世纪中期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联系所学,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动。
39、有人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