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廷虽覆,而我竟陷于为列强殖民地地位矣”,“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害也”。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出的这一主张有利于
A.结束清朝专制统治
B.反对军阀复辟帝制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稳固抗日民族阵营
2、下表为不同历史人物对科举制的贡献。据此可知,科举制
人物 | 贡献 |
隋文帝 |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
隋炀帝 | 正式设置进士科 |
唐太宗 |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
武则天 | 增设殿试、武举 |
唐玄宗 |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并成为定制 |
A.扩大了官吏来源
B.得到了不断完善
C.提升了人才素质
D.解决了考试弊端
3、今年五一劳动节那天,同学们参观了当地举办的建国后英雄模范人物展,看到以下一组图片。对他们所作贡献和事迹表述正确的是( )
A.为国防事业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楷模
C.勇于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D.成为过渡时期各条战线的英雄
4、下图为春秋战国至清代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图中变化反映了( )
A.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对中华文化发展没有贡献
B.宋朝以后文化发展受到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C.明朝南方人才比北方人才更受统治者的青睐
D.清朝江浙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开始超越中原
5、下表为某学者对1840年前后中英枪支的对比。该表可直接用于研究( )
| 枪型 | 枪长(米) | 射程(米) | 射速(发/分钟) | 枪刺配置 |
中方 | 兵丁鸟枪 | 2.01 | 约100 | 1至2发 | 无 |
英方 | 伯克式 | 1.166 | 约200 | 2至3发 | 有 |
布伦士威克式 | 1.42 | 约300 | 3至4发 | 有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6、朱自清在纪念七七事变两周年的文章中写道,“我们惊奇我们也能和东亚的强敌抗战”“从前只是一片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此时的“我们”( )
A.坚持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坚持全民族共同抗日
C.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主张成立国共联合政府
7、如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 )
学派 | 主张 |
儒家 | 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 |
道家 | 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
墨家 | 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
法家 | 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 |
A.重建政治秩序
B.变革政治制度
C.发扬民本思想
D.构建官僚政治
8、下图是中国近代工业厂数和资本统计图(部分),据表可知,影响这一时段工业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 )
A.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B.自然经济的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9、宋仁宗在位时,推行的主要以整顿官僚队伍为宗旨的改革是( )
A.“三衙”分权
B.庆历新政
C.王安石变法
D.分设南、北面官
10、下图是中国近代工业厂数和资本统计图(部分),对这一时期工业发展情况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B.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C.工业结构发展更趋于均衡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成效
11、学者钱乘旦指出: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洋务运动( )
A.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等军事工业
B.实现了“剿发逆”,没实现“勤远略”
C.使清朝统治阶级达到自救目的
D.以改变封建统治引进生产技术为初衷
12、如图为甲午战争前晚清主要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构成图。这主要说明这一时期军工企业具有
A.官僚资本主义特征
B.半殖民地性质
C.民族资本主义性质
D.政府主导特征
13、唐朝中期,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14、“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与这首歌谣相关的史实是
A.“一五”计划
B.“大跃进”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15、中国的政治中心曾经长期位于关中平原,但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都城逐渐东移,以下王朝都城在东京(开封)的是( )
A.北魏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16、据统计,在东晋权力中心的录尚书事、侍中、中书兼令、尚书令仆等职位中,任官者162人次,其中士族127人次;荆、扬、徐几个重要都督区的都督,也基本上由当权士族担任。由此可知,东晋时期
A.举贤不及士族
B.士族把持政权
C.专制皇权巩固
D.权力重心下移
17、如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政治形势。符合这一时期的描述是( )
A.诸侯纷争,变法成为潮流
B.皇权加强,丞相权力削弱
C.崇文抑武,文官地位提高
D.国家统一、百姓安居乐业
18、唐代两税制乃用钱币纳税,如无钱币,则可代以实物。但物与钱的比例并不固定,时有涨落。这表明唐代两税制( )
A.保障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存在增加交易成本的可能
C.阻碍了唐朝的商业发展
D.提高了财政税收的效率
19、有学者提出,太平天国史研究应“注重其推动历史的作用”。其作用包括( )
①将《资政新篇》付诸实践 ②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④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规定体现了( )
A.新型的政党合作
B.自由平等原则
C.各民族一律平等
D.人民民主原则
21、金朝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猛安谋克”,他们被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由此可知“猛安谋克” ( )
A.维护了金朝统治秩序
B.具有兵民合一的鲜明特色
C.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D.实现了氏族内的村社自治
22、唐代诗人卢照邻在《长安古意》中有“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王维在《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有“九天闾阖开官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他们的这种诗歌风格( )
A.反映了宏大开放的时代气象
B.反映民族交融的情结和氛围
C.折射出安民济世的士人情怀
D.适应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观念
23、建立后秦的羌族,在关中与汉族长期杂居相处,姚苌起兵时得到汉人支持,后秦政权一建立就采用汉制。姚兴继位后,多方笼络汉族士人,延揽名儒到长安讲学,生徒多至万余;又经常和名儒们“讲论道艺,错综名理”。材料表明( )
A.前秦汉化水平较高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中原文化影响较大
D.民族统一进程得以加快
24、南京国民政府曾经隆重表彰了自秦至清40位民族英雄,其中“率部出国,击败法军,克镇南、复谅山、摧强敌、扬国光,为中西战争第一大捷。治军四十余年,于时号为良将”,表彰的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冯子材
D.邓世昌
25、背景
(1)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________收归“国有”,随即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四国银行团享有这两段铁路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优先权,激起粤、鄂、湘、川等省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________。
(2)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革命党人决定在________发动起义。
26、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________
27、积极参与联合国和经济全球化: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________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共建“________”倡议的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________
28、皖南事变:
(1)此时国民党_______抗战,_______倾向日益增长。
(2)_______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突袭围剿新四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引发了中共和民主人士宋庆龄、何香凝、刘亚子等的抗议。
(3)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一面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的_______高潮,一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_______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_______根据地。
2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际上确立了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
30、土地改革
(1)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________之下。
(2)________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
(3)到________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________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
(4)农民从封建________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________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________扫除了障碍。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9%。
31、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_的现实危险。为此,他强调“以________为纲”,想通过发动“____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2、政治上,日本侵略者实行“________”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在日本扶植下,________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并签订大量卖国协定
33、评价
(1)积极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________中国的野心。
(2)局限性:存在明显的________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34、明太祖为________,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________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________。这一举措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35、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南北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唐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
3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体系叫做什么?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的新旧世界的剪影(局部)
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各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裁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是中外史学界中一个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它根本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制度,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宫廷政变,就是说它只是更换了一个国王;还有人认为它是荷兰执政者威廉为篡夺英国王位而策划的一次政治阴谋。
——摘自程汉大《光荣革命与英国中央权力结构的变化》
材料二(普法)战争失败后,君主专制主义者在是否设单一候选人的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争吵使得那些支持共和政体的人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
——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你同意材料一中的哪种观点,运用所学史学知识加以说明。(要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2)据材料二,说明普法战争对法国政体的演进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的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1年宪法体现“普鲁士的霸权”的原因和表现
39、三省六部制萌芽时期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