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其主题是效法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资政新篇》虽然是经洪秀全批准预发的,但在太平天国的广大官兵和群众中,并没有激起什么反响。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的需求未得到满足
B.持续的战争环境的破坏
C.纲领存在明显的空想性
D.西方列强的干涉和阻挠
2、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这体现的“工农武装割据”内容是( )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
C.根据地建设
D.政权建设
3、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商王与方国形成联盟关系;西周实行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周王成为天下共主。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周王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B.国家政权由松散趋于严密
C.奴隶制国家政权得以确立
D.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疏远
4、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后,中共中央准备将机关驻地迁至与南京仅一江之隔的淮安,以利于共商国是;苏皖边区政府也将自己的办事机构搬出,以备延安来的中央同志居住。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坚持议会斗争的革命道路
B.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
C.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D.积极致力于实现和平民主建国
5、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和工人。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
A.三民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B.思想启蒙推动了社会进步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国民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
6、先秦诸子在著述中多次提道:天道为圆,地道为方,法天象地。把这些思想应用于钱币制度,就是:外为圆肉(即钱体),所以像天;内为方孔(即钱的穿孔),所以像地。于一钱之中,法备天地,天覆地载,万宇一统。材料可用来说明( )
A.先秦冶炼技术日益成熟
B.秦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C.传统文化影响货币形制
D.货币形制走向规范化
7、如图是民国七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刊登的广告,广告中写道:“最上等之香烟出世:长城香烟、大喜香烟”,“大喜所以预卜将来,长城所以抵御外侮”,“因是敝公司不避艰难,精心制作以冀挽回外溢利权”,这反映出当时( )
A.一战期间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B.广告促销方式被广泛采用
C.革命思潮影响社会生活习俗
D.企业宣传与实业救国结合
8、2017年4月,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该试验区包括沈阳、大连、营口三大片区。下图所示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的办公楼所在地。这可用于说明辽宁( )
A.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
B.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
D.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9、清朝道光以前,总督用汉人的很少,兵权全在满族手里;而到了1864年,10名总督中汉人占9名,15名巡抚则全部由汉人担任。引起这样变化的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义和团运动
D.保路运动
10、北魏孝文帝十分重视孝道,他指出:“孝顺之道,天地之经”,并多次下诏,要州郡地方访查“力田孝悌”“孝友德义”者“具以名闻”。此外,他还在诏书中指出“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北魏孝文帝的这一举措( )
A.意在整合文化以维护统治
B.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C.旨在维护儒学正统的地位
D.改变了鲜卑族的社会习俗
11、他终生为争取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而斗争;他蔑视传统权威,敢于批判权威;他提出“童心说”,主张文学创作要“绝假纯真”。这里的“他”是( )
A.李贽
B.王守仁
C.朱熹
D.顾炎武
12、以下中国古代有关君主的各种言论,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③“今世天子,兵强马壮者则为之耳”
④“君为阳,臣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A.②③①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13、1965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挖掘到两颗距今约170万年的古人类门齿化石。这种形状的牙齿,在人类学中被称为铲形门齿。这可用于说明( )
A.云南是远古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B.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C.云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地
D.中华文明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14、《孟子·滕文公上》有文字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据材料可知,与材料描写的制度相符合的是( )
A.分封制
B.井田制
C.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D.内外服制度
15、下表是两汉时期部分医学资料的出土、收集情况整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时期 | 医学资料收集、出土情况(部分) |
两汉 | 江陵张家山西汉墓出土的医简共178 枚,含古医籍 2 部 11 种 |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籍竹简约200枚、木牍10枚、绢帛10种 | |
甘肃武威县出土简牍92 枚,记载完整医方31个 |
A.南方医学技术远超北方
B.中医注重理论创新
C.造纸术促进了医学传承
D.两汉医学成就突出
16、1946年6月8日《周报》评论:“住在上海的人,只要一出门便可看到满街的美国货。不但工业品,就连农产品如棉花、面粉、大米以至水果、奶粉也是美国货。于是我们这个国家眼看要实行全部‘美式配备’了,”由此可知( )
A.中国与美国实行平等通商
B.民族工业更加举步维艰
C.美国出口贸易居世界首位
D.上海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17、汉武帝时期频繁的进行货币改革,从四铢钱到三铢钱,再改为半两,又改回三铢。元狩五年(前118年),汉武帝又“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这些改革( )
A.造成了商业经济凋敝衰败
B.加剧了币制混乱局面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
18、马克思主义认为, “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健康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前提是( )
A.民族独立
B.国家富强
C.人民幸福
D.共同富裕
19、北魏孝文帝即位后,通过推行迁都、改籍贯、易服饰、改汉姓、定门第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民族交融。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B.北魏实现了北方统一
C.改革的措施全面有效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0、四堡位于闽西山区,是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据下表所示材料可被认定的史实是( )
四堡雕版印刷技艺“起源于宋,发展于明,鼎盛于清” | 边城县史料 |
“(南宋)方夷吾所编《集要方》予则之临汀”(宋时四堡属于长汀) | [宋]陈日华《经验方》 |
明万历八年(1580年),邹学圣辞官回四堡,带回了苏杭的雕版印刷术,之后创办书坊,“镌经史以利后人” | 《范阳邹氏族谱》 |
“长汀四堡乡皆以书籍为业,家有藏版,岁一刷印,贩行远近,虽未必及建安盛行,而经生应用典籍,以及课艺应试之文一一皆备” | 杨澜《临汀汇考》 |
A.四堡在宋代已出现雕版印刷
B.四堡印刷业推动了当地书院的兴盛
C.四堡刻书业在明代发展迅速
D.四堡书籍通过族商形式占领了市场
21、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
(备注:逻些指现在的拉萨)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
C.文成公主进藏
D.玄奘西游
22、宋朝政府规定,凡担任路、州、县的亲民官需要回避本贯、寄居地、回避祖产和妻家田产所在地、回避亲属等,并遵守定期轮调的种种规定;只有在父母年老或为优待元老重臣等较特殊的情况下才能例外。这一制度的实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目的在于倡导官员尽孝
C.杜绝了地方吏治腐败
D.拓宽了政府选官的渠道
23、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
A.早晨在家喝玉米粥
B.晚上去瓦肆看南戏
C.日落前须返回住所
D.出门时穿了件棉袍
24、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咏史》中写道: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种现象在隋唐以后不再存在的原因是( )
A.统一王朝建立
B.科举制创立和发展
C.民族矛盾缓和
D.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25、中共八大:____年中共八大召开。中共八大认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__变为先进的_________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_______。
26、版图奠定清朝中期,疆域西跨________,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________,东北至外兴安岭和________,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________山脉。
27、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在埃及通过《________》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28、朱熹还对______________进行了深入探索:他从早期儒家典籍《礼记》中抽出《_______》《_______》两篇文章,加上分别记录孔子、孟子言论的《_______》《_______》二书,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
29、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___________,经常主持召开内阁会议,英国的___________开始逐渐形成。
30、英国等侵略者从鸦片战争中获得了种种特权,但是未能达到________贸易合法化的目的。为________,他们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
31、海外贸易:________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________、明州等
32、以________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以“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33、皖南事变:
(1)此时国民党_______抗战,_______倾向日益增长。
(2)_______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突袭围剿新四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引发了中共和民主人士宋庆龄、何香凝、刘亚子等的抗议。
(3)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一面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的_______高潮,一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_______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_______根据地。
34、为防止袁世凯专权,3月11日,________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________》
35、国家治理
(1)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杰出帝王在政权建设和国家治理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请将下列政治作为与相应的帝王匹配。(填写字母)
A.创设郡县制度 B.采取“无为而治”政策 C.统一女真,建号大金
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E、遣文成公主入藏 F、设立军机处,商议军情
G、派遣郑和下西洋 H、实行推恩令 I、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J、凿通京杭大运河
秦始皇: 汉高祖: 汉武帝: 隋炀帝: 宋太祖:
唐太宗: 明成祖: 努尔哈赤: 康熙: 雍正:
(2)任选一帝王的作为,简述其意义或影响。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筹办夷务始末》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中哪一派的主张及最早出现的时期。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及目的。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两则材料在观点上的相同之处。
37、理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从世界观、方法论等概况)
38、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39、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改革开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全球各经济体GDP总量排名前十统计图
任选一个领域,说一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