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韶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汉武帝巡视地方,发现地方吏治腐败严重,但是丞相史和监御史都没有向皇帝报告,这促使汉武帝寻求建立一种更完备的制度来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这一“更完备的制度”是(     

    A.察举制

    B.设立刺史

    C.推恩令

    D.设立中朝

  • 2、下图是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该示意图反映了(       

    A.北宋丞相权力遭到了极大削弱

    B.北宋官僚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

    C.北宋实行了二府三司制

    D.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

  • 3、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大批南下的主要原因是(     

    A.士族裹挟

    B.躲避战乱

    C.移民垦边

    D.开发江南

  • 4、骆秉章、曾国藩、李鸿章等在与太平天国对抗的同时,先后在长江流域各省推行“减赋”。其主要用意是(     

    A.筹集湘军、淮军军费

    B.建立天下大同的社会

    C.建立反英法联军联盟

    D.与太平天国争夺民心

  • 5、唐朝的三百六十九个宰相中有十分之一左右是鲜卑贵族的后裔;战败投降的突厥酋长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以及铁勒酋长契达何力等也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和重用;在文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代北及西域族人后裔更是不计其数,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这体现了唐朝(     

    A.实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B.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加强

    C.世家大族依然把持着朝政

    D.通过联姻方式来巩固边疆

  • 6、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有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这表明当时河姆渡人(     

    A.已掌握制瓷技术

    B.仍处于旧石器时代

    C.具有尚武的精神

    D.具有一定审美意识

  • 7、墓志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主要记述死者姓名、卒年和生平事迹。据可考北魏墓志分析发现以洛阳邙山为中心的丧葬区划,取代了以平城为中心的丧葬区划。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     

    A.彻底割裂了与旧都平城的联系

    B.缓解了中原地区的社会矛盾

    C.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D.实现了北魏政权的完全汉化

  • 8、鸦片战争后,魏源编撰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认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姚莹则考察西南地区,并撰写《康纪行》,提出要加强“边海之防”“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这反映出当时(     

    A.“中体西用”理念渐成社会主流

    B.传统华夷观念已得到扭转

    C.民族危机引发士人思想的嬗变

    D.近代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 9、下表是中国古代对秦统一和秦始皇的一些看法,据材料可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看法

    出处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主父偃传》

    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汉武骄奢,国祚几绝。

    李世民(唐)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是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

    李贽(明)《藏书》

    A.郡县制的实施始于秦始皇时代

    B.秦朝统一功绩基本得到认可

    C.皇帝贪欲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D.历代对秦始皇评价始终如一

  • 10、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B.民族交融大为增强,完成封建化过程

    C.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D.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 11、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思想活跃,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其中,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王守仁

    C.黄宗羲

    D.顾炎武

  • 12、“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主要依据是这一年(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C.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D.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合法地位

  • 13、金朝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勃堇征兵,凡步骑之杖糗皆取备焉。金太祖二年,初命诸路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这一制度的完善体现出当时金朝(     

    A.君主专制加强

    B.基本沿袭唐宋制度

    C.治世局面出现

    D.借鉴中原先进做法

  • 14、1513年中葡屯门之战,葡人战败;1522年中葡西草湾之战,葡人再败;1662年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付台湾;1685年中俄雅克萨之战,俄国人战败。这些胜利表明(       

    A.明清时人反侵略态度坚决

    B.取胜并不需要“师夷长技”

    C.战争获胜基础是康乾盛世

    D.中国面临西欧各国的威胁

  • 15、钱穆在《中国经济史》中写道:“两税制乃用钱纳税,实乃妨农而利商。史载:‘定税之数,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纳税人以所供非所业,必将增价以买所无,减价以售所有,使豪家大商得益,而农民日困。当时如无钱币,则可代实物。但物与钱的比例并不固定,时有涨落。”由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使农民面临双重剥削

    B.增加了政府财赋收入

    C.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D.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 16、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B.官府放松了对思想的控制

    C.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

    D.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瓦解

  • 17、下图是公元3世纪前后南北方人口变动图。这一变化说明(     

    A.南方总人口超过北方

    B.全国经济重心已经在南方

    C.荆州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D.南方政治环境相对稳定

  • 18、蒋百里在抗战期间撰文称:“须知我们是农业国家,并非工业国家,后者全部国力集中几点,一个纽约可抵半个美国,一个大阪可抵半个日本。中国因为是农业国家,国力中心不在都会,即使占领它最重要的沿海地区也不要紧,农业国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它们与中国的抵抗力量,完全没有影响。”这段论述可以用来论证(     

    A.中国是农业国,经济落后

    B.日本是工业国,日本必败

    C.抗战是持久战,中国必胜

    D.抗战是速胜战,无须悲观

  • 19、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全国人大相继制定并通过了《中外合资企业法》、《商标法》等法律。1984年通过的《国营工厂法》规定:“工矿企业的生产和指挥,以及正常的经营管理都由厂长负责。”这些法律(       

    A.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终结了计划经济的体制

    C.规范了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D.推动了经济特区的设立

  • 20、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议以文字形式报呈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的权力

    B.引入知识分子提高官员素养

    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21、《论语》记载:“列诸主在太祖庙堂,太祖之主在西壁东向,太祖之子为昭,在太祖之东而南向,太祖之孙为穆,对太祖之子而北上,以次东陈,在北者日昭,在南者为穆,所谓父昭子穆也。昭者,明也,尊父,故曰明也;穆,敬也,子宜敬于父也。”这表明

    A.宗法制利于维护等级秩序

    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周王拥有天下共主的地位

    D.宗法制具有浓厚神权色彩

  • 22、我国已经坚持了30多年全国对口援藏援疆,为大凉山深处几十名彝族孩子专门铺就上学路,为云南怒江7000余名独龙族群众开辟独龙江公路。这些举措旨在(     

    A.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

    B.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C.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

    D.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 23、“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材料中的制度盛行于(       

    A.三国两晋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 24、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宣扬秦代替周是水德代替火德,并采用一整套相应的制度,如水德色尚黑,秦统一后,衣服、旗帜等“皆上黑”,与水德相应的数字是六,所以“符、法冠皆六寸”。还特意把黄河改名为“德水”,以炫耀自己的正统性。秦始皇的这一举动是受到战国时期某一学派的影响而进行,这一学派和它的创始人是(     

    A.荀子 儒家

    B.韩非 法家

    C.邹衍 阴阳家

    D.李耳 道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四等人制”:蒙古统治者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依次为________

  • 26、同学们在复习非洲历史时发现,埃及地区历史悠久,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政权更替频繁。请按时间顺序排列曾经统治埃及地区的政权。(填写字母)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埃及新王国

    D:亚历山大帝国

    E:波斯帝国

    F:罗马帝国

    G:拜占庭帝国

     

     

     

     

     

  • 27、内容

    (1)惩办“首祸诸臣”。

    (2)向各国赔款白银________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

    (3)将北京________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4)拆除大沽及有碍________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5)禁止华北________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 2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

  • 29、清政府预备立宪

    (1)在革命运动推动下,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________

    (2)________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立宪运动造成很大声势。

    (3)________年8月,清政府颁布《________》,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为此,立宪派先后掀起3次请愿速开国会运动,但很快被证明此路不通。

    (4)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________”,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________

  • 30、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讲话中指出万隆会议是亚非人民团结合作的一个里程碑。该会议的召开距今

    A.5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80周年

     

  • 31、“三国干涉还辽”

    (1)《马关条约》签订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干涉还辽”,________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________两白银“赎辽费”。

    (2)为了在三年内向日本交出2.3亿两白银,清政府分三次向________银行团、________银行团以高额利息借款3亿两白银

  • 32、措施:

    ①奏折制度:康雍乾时期形成了______制度。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②军机处:_________ 时,设立军机处。

    ③思想控制:清朝统治着加强思想控制,频繁制造______________,对文化造成严重摧残。

  • 33、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________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________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 34、《 》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则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经过、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 36、材料一史学家雷格莱指出:近代化实际上是一个从“发达的有机经济”向“以矿物能为能源基础的经济”的转变,“要成功地摆脱有机经济所受的制约,一个国家不仅需要那种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化,以达到近代化;而且也需要下述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化,即越来越多的从矿藏中,而非从农业产品中获得原料,尤其是能够开发大批能源储备,而非依赖各种过去提供生产所需热能与动力的可再生能源”。罗斯托认为,英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够把棉纺织技术、采煤和炼铁技术、蒸汽机以及巨额的对外贸易结合在一起的国家”。

    材料二与英国相比,至少在绝对规模上,明清中国国内市场比英国及其殖民地所形成的大英帝国市场要更大。不仅如此,由于江南是大一统的明清帝国的一部分,而且在这个帝国中占有最佳交通位置,因而江南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从巨大的国内市场中获得地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从此意义上来说,江南从巨大的国内市场中所能享受到的地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可能更大,也更有保证。此外,明清时期东亚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导致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贸易圈的形成。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1)归纳材料一中英国近代工业化的条件。

    (2)归纳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3)有人说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明清江南经济的发展就会走向现代化。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 37、根据所学知识,试评价你所熟悉的一位古代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

  • 38、儒学复兴的背景是什么?

  • 39、在辛亥革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初期,有两部对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巨大积极影响的宪法。据此回答:

    (1)这两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分别是什么时候制定或通过的?

    (2)两部宪法的颁行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从这两部宪法的颁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