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防城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在希腊城邦的海外殖民活动中,殖民城邦和被殖民城邦分别称为“母邦”和“子邦”。所有子邦都是希腊世界的新成员,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与母邦类似,殖民城邦最集中的海外地区——意大利南部且有“大希腊”之称。据此可知,古希腊的海外殖民活动(       

    A.采取强制性的文化统一政策

    B.被近代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模仿

    C.建立起空前强大的海洋帝国

    D.有利于促进古希腊文明的传播

  • 2、下图为1914年马星驰创作的漫画《寒蝉仗马之变相》。该漫画将肃政厅和平政院分别描绘成天冷时的蝉和皇宫仪仗队中被驯服的马匹。下列对该漫画解读合理的是(       

    注:肃政厅和平政院是袁世凯政府于1914年建立的,负责纠弹行政官吏的违宪违纪行为

    A.折射出民主政治发展的艰难

    B.反映了近代监察体制的建立

    C.旨在揭示袁世凯的复辟阴谋

    D.体现了行政权力划分的混乱

  • 3、“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材料所涉及的制度是(     

    A.南北面官制

    B.羁縻府州制

    C.猛安谋克制

    D.四等人制

  • 4、1992年,邓小平曾说:“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此评论(     

    A.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坚定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C.统一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D.维护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 5、清朝统治者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康熙时朝廷在湖南苗族聚居区开始设立义学,到清末已经达到139所;在甘青川滇藏地区,清代共设义学和社学104所。这一做法(     

    A.扩大了政府选拔官员的途径

    B.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统治策略

    C.消除了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D.增强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

  • 6、建炎南渡后,不少官员主张定都建康(今南京),但赵构认为建康紧靠长江,金兵随时会过江,最终迁都临安。临安城水网密布、湖泊纵横,是抵御金人骑兵的天然屏障。就算金兵打来,还能直接逃亡海上。这反映了南宋统治者(       

    A.偏安苟合的心态

    B.无为而治的思想

    C.避战保民的理念

    D.故土难离的悲情

  • 7、观察如图。据此可知,这一路线图展示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鉴真东渡

    C.海上丝绸之路

    D.郑和下西洋

  • 8、明仁宗即位后,把内阁阁臣从五品提为三品,大学士杨士奇与吏部尚书蹇义同样享有密封奏事权。这说明内阁(     

    A.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B.成为真正的决策机构

    C.已经正式取代六部

    D.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 9、郑成功给殖民者的劝降书里明确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这反映了(     

    A.郑成功驱逐了西班牙殖民者

    B.郑成功收服台湾是正义之举

    C.中国封建中央政权力量强大

    D.清朝人口膨胀大量移民台湾

  • 10、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其中母亲为汉人的占比为58%,妻子为汉人的占比近70%。这说明了元朝(     

    A.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B.已经完全实现汉化

    C.科举考试更加公平

    D.奉行民族歧视政策

  • 11、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几经变革,不断完善。下列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郡置中正,平次人才之高下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

  • 12、下图是考古发掘的几方秦朝印章(含印文拓片)。据此判断,秦朝(       

    A.实行“车同轨、书同文”

    B.在地方上推行分封制度

    C.随葬品中必须有官员的印信

    D.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13、“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北上,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大防因之完全崩溃。”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4、如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重视

    B.b是两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c是唐朝时期,佛道思想成为主流

    D.d是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渐趋没落

  • 15、咸丰帝1851年登基之初,清廷执行对西方强硬的外交政策,但随后却开始向西方妥协,推出“借师助剿”的策略。这主要是因为(     

    A.地方官僚集团的崛起

    B.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提出

    C.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D.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 16、九品中正制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其选举标准初期以德才为主兼顾家世,后来逐渐演变为主要看重家世,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关于九品中正制说法正确的是(     

    ①彻底摈弃汉代察举制的重大制度创新

    ②选举标准的变化和士族兴起密切相关

    ③由中正官评定人才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其背景是人口流移使乡里清议失去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7、“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以上法律条文出自 (     

    A.《天朝田亩制度》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 18、有人指出,如果秦始皇建立秦朝时仍采用前人“封建诸侯"的形式而没有进行实质上的革命,那么,封建割据的分裂局面也许会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现象。其意在说明,秦始皇(     

    A.完成统一得益于实质性的革命

    B.未行周制致使秦朝走向灭亡

    C.实行郡县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D.确立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 19、《金史》记载:“世宗之立,……躬节俭,崇孝弟,信赏罚,重农桑,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这一盛世反映了(     

    A.国家沿用重农抑商政策

    B.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开明统治

    C.当时社会秩序空前稳定

    D.中央集权统治的进一步稳固

  • 20、1842年,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出版,书中详细叙述了世界各地和各国历史政 治、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海国图志》出版表明当时中国(     

    A.西方科学技术已经广泛输入

    B.出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天朝上国的观念被完全颠覆

    D.时势变化促使学者思想转变

  • 21、经厂是司礼监内负责刻印书籍的专门机构。在定都南京之际,司礼监所刻印的书籍为数尚少。永乐迁都后,司礼监的职能得以扩大,设立汉、番、道经广分别负责刻印经史子集四部书籍、佛经和道藏,后世统一称其刻印的书籍为经厂本。这实质上反映了(     

    A.中央重视教育发展

    B.君主权力得到强化

    C.宦官权力不断增强

    D.儒佛道思想的融合

  • 22、宋代东京的集市贸易有来自洛阳、成都的酒,江、淮、蜀、闽的名茶,南方的丝织品,西北的石炭,河中和成都的纸,福建、成都、杭州的印本书籍,两浙的漆器,赣州的陶瓷器,等等。这主要说明当时(       

    A.对外贸易频繁

    B.商品经济繁荣

    C.南方科技发达

    D.金融资本雄厚

  • 23、汉初“惩亡秦孤立之败”,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而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因此,汉代实行(     

    A.推恩令

    B.分封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度

  • 24、宋朝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注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说明(     

    A.商品经济改变了社会结构

    B.社会流动影响门第观念

    C.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内容

    类别

    时代

    成就

              

    小说

    元末明初

    《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

    是我国________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_______的写作体裁

    明朝中期

    ________

    神话小说的杰作

    ________

    讽刺小说的杰作

    清朝中期

    《红楼梦》

    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_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

    戏曲

    明清

    传奇

    代表:明朝的汤显祖、清朝的孔尚任。

    含义: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

    昆曲

    长期流行

    清道光

    京剧

    __________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而成。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 26、南昌起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日,______________、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2)两万多起义军经过数小时战斗,全歼守敌,占领_______。随后,起义军撤出南昌,南下_______。10月初,起义军在_______地区遭到敌人的围攻而失败。起义军一部分在______________的率领下,转战湖南;另一部分转移到_______地区,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3)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27、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________,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万人以上

  • 28、金:创制了________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

  • 29、汉代中(内)外朝制度:中朝为________机构,外朝为_______机构;

     

  • 30、秦朝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三公指________、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 31、过程

    (1)召开新政协会议

    ①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________堂隆重开幕。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参加了会议。

    ②大会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几个重要文件。

    ③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____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2)通过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它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________的作用。

    (3)开国大典: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下午三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新中国正式成立。

  • 32、依据提示,将下列历史事件填入对应的表格位置。(填字母)

    A.上海轮船招商局 B.太平天国运动 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D.边疆危机 E.两次鸦片战争

  • 33、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________”制度。

  • 34、公元前286年,罗马确立了“_________”,针对公民财产受到侵犯等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赔偿条款,这是现代民事侵权法的开端。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抗日战争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31年,日本为了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制造了什么事变?

    (2)卢沟桥事变发生在什么时候?有何重大影响?

    (3)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采取怎样的抗战路线?全民族一致抗日的表现是什么?

    (4)在抗战前期,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和最大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5)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一次大规模战役叫什么?

    (6)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 36、结合具体史实,思考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崩溃的原因。

  • 37、儒学复兴的背景是什么?

  • 38、唐朝的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和影响是什么?

  • 39、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