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巴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The Union must and shall be preserved(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这是林肯1860年参加总统竞选时的主题。他认为当时美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实现国家独立 B.消除种族歧视

    C.维护国家统一   D.实现领土扩张

     

  • 2、1727年,为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清朝在西藏设置了(     

    A.乌里雅苏台将军

    B.驻藏大臣

    C.伊犁将军

    D.西域都护

  • 3、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派的思想主张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思想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 4、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是基于辛亥革命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

    B.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C.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宣传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张,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 5、整个19世纪,是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这些都是在法国大革命的标志下进行的,以下对法国大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显示出了法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精神

    B. 彻底推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C. 打击了欧洲国家的封建制度

    D. 所有人都享有民主、平等与自由

  • 6、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  

    A.苏德战争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诺曼底登陆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7、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A.消除了协约国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使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得到缓和

    C.暂时协调了协议国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缓和了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

  • 8、下面知识卡片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于

    ·江西景德镇瓷窑逐渐成为瓷业中心

    ·交子、会子等纸币与铜钱等并行使用

    ·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 9、“印度虽然只有巴掌大的乌云,但它会变成淹没英国殖民者的滂沱大雨。”下列关于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英国的殖民统治造成的 B.起义首先开始于密拉特

    C.起义的导火线是“涂油子弹事件” D.起义由封建王公起义发展而来

  • 10、下图是1958年9月25日发行的一份《山西日报》刊登的太原市全民炼钢的消息。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A.“大跃进”运动

    B.国有企业改革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1、英国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其成果体现在(  )

    A. 1787年宪法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权利法案》

  • 12、下列选项中,推动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因素是

    A. 欧盟的形成、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B. 欧盟的形成、联合国的建立

    C. 第三世界兴起、联合国的建立

    D. 我国的改革开放、联合国的建立

  • 13、美国传教士俾治文曾在虎门参观销烟全过程时记录到“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出于我们的臆想……镇口有个穷人,因仅试图拿走身旁的一点鸦片……立即依法惩办。”如此坚决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坚定意志的人是

    A. 林则徐

    B. 陈化成

    C. 关天培

    D. 魏源

  • 14、美国《时代》周刊将互联网使用者推选为2006年度人物,这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A.计算机   B.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   D.原子能

     

  • 15、菲律宾马克坦岛上有一个双面碑亭,其正面刻着:“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该航海家的主要事迹是带领船队(  )

    A. 到达好望角 B. 发现美洲 C. 直达印度 D. 环球航行

  • 16、废藩置县、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这些改革措施来自于

    A.1933年美国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彼得一世改革 D.明治维新

  • 17、2016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见下图)“历史的转折”是指( )

    A.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   D.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 18、下图建筑是驰名世界的天主教堂,是欧洲哥特式建筑的典范,被雨果称为“石头的交响乐”。它是

    A. 麦加清真寺   B. 印度泰姬陵

    C. 北京故宫   D. 巴黎圣母院

  • 19、在过去的20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先后发明了蒸汽机、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报电话、电脑、原子弹、人造卫星等。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 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D. 科技的进步终将毁灭人类

  • 20、下列当今世界的重要国际组织中,中国没有加入的是   (   )

    A. WTO   B. UN   C. APEC   D. EU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土地问题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稳定发展。

    (1)商鞅变法规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建立 私有制。

    (2) 任法兰克王国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为西欧封建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 22、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   》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3)《   》被誉为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4)《   》的发表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 23、19世纪,随着_______________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_______________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____,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____,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 24、学习中国古代史,首先要对各个朝代的更替有大致了解。下列王朝依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秦朝  ②西周  ③唐 ④元   ⑤宋

    A. ②③①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①⑤③④   D. ②①③⑤④

     

  • 25、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_____”。

  • 26、内容:

    (1)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 )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2)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 )

    (3)经济上:鼓励兴办(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思想文化上:派遣留学生,创办( ),开办学校,创办( ),推行文化教育。

    (5)社会习俗上:提倡人们( ) 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 27、请在下表中填写提到的几位科学家的国别、代表作和他们的主要成就及社会影响

    科学家

    国别

    代表作

    主要成就

    社会影响

    牛顿

     

     

     

     

    达尔文

     

     

     

     

    爱伊斯坦

     

     

     

     

     

     

     

  • 28、霸权主义与地球冲突

    (1)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____________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____

    (2)霸权主义、____________、恐怖活动,威胁着世界安全。

    (3)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________”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________天的轰炸。1999年5月________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5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2003年,美国右以________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________

  • 29、1945年成立的________,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1995年正式成立的________,是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而建立的。

  • 30、二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________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_______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14~16世纪的欧洲被称为“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指的是哪两个事件。

     

  • 32、二战后,拉美经济曾出现强劲的发展,其原因有哪些?了解一下拉美现在的经济状况如何?

     

  • 3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3)在“二十八年浴血奋战”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

    (4)如图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活动标识。结合所学,它有何寓意?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综合探究题

    全球治理: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世界经济)

    材料一: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很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水桶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

    ——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败》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末以来世纪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为了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哪一国际组织应运而生?中国何时加入该组织?

    (世界政治)

    材料二: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2)材料二中“世界两极”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又是指什么?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世界科技)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3)根据材料三,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是什么?回顾历史,科技的飞速发展也曾给人类带来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哪些新式武器的运用造成了人员的大量伤亡?(任举一例即可)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世界问题)

    材料四:

     

    图一: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缩影  图二:加速融化的南极冰川

    (4)材料四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的什么问题?面对这些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