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溯洄/塑造 斗胆/气冲斗牛 息事宁人/宁缺毋滥
B.龟裂/龟甲 亢奋/引吭高歌 风尘仆仆/前仆后继
C.撺掇/辍学 抹去/转弯抹角 乐此不疲/敬业乐群
D.幽悄/俏皮 便当/便宜行事 秀外慧中/良莠不齐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加点的词“兴化”“而且”“完好”词性分别为名词、连词、形容词。
B.“第一老街”“制作锡盘”“天伦之乐”“人文古迹”四个短语类型一致。
C.文中划线的成语“络绎不绝”使用正确。
D.划波浪线的句子是病句,错误的原因是句子结构不完整。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9年5月12日,广州第九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节在广大市民的见证下拉开了帷幕。
B.“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旨在使亚洲各民族的心灵连接起来为目的,向世界展现一个和平的亚洲。
C.具有中国民族精神和艺术风格的动漫,不仅在国际上深受欢迎,而且也受到国内青少年的热烈追捧。
D.全文阅读是深圳文化建设的闪亮名片,深圳被联合国教研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矗立(chù) 铿锵 大彻大悟(cè) 振耳欲聋
B.归省(shěnɡ) 拙劣 殚精竭虑(dàn) 长途拔涉
C.聒噪(ɡuō) 推搡 相辅相成(fǔ) 销声匿迹
D.追溯(shuò) 潦绕 分崩离析(bēnɡ) 纷至沓来
5、阅读陆游的《小园四首》(其一),回答小题。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1)下列诗句与《小园四首》(其一)这首诗抒发的情感相似的一项是
A.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冲炭直。
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赏析“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中“卧”“锄”两字的精妙。
6、默写填空。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2)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______________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
(4)天大寒,砚冰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北冥有鱼》中,从广度和高度写大鹏起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书,思古人之幽情。听杜甫,身居漏茅舍仍高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系苍生:听苏轼,被贬仍呐喊“西北望。射天狼”,心念国防。(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回答)
7、名著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保尔在______(人名)的影响下走向革命道路。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___________》,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____(国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完成于1933年。
8、说明文阅读
大海的瞳孔:蓝洞
大自然是神奇的,它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奇迹,而这些奇迹也无时无刻不在等着人类去探索。
在静谧的海面上,会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深陷的深蓝色圆形水域,从高空看,仿佛是大海的瞳孔,它散发着神秘、深邃、诡异的蓝光,被人们称为蓝洞。为什么在大海中会出现如此神秘的现象呢?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以位于巴哈马长岛一个海湾的迪恩斯蓝洞为例,迪恩斯蓝洞深达202米,当潜水员潜入其中进行勘测时才发现这里严重缺氧,可能是缺少水循环,这里无法支持海洋生命存在。但是迪恩斯蓝洞极具科学研究价值,目前科学家在其底部发现许多远古生物的化石残片。
究其原因,可以追溯到200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当时寒冷的气候使得大量的水被冻结在地球冰川中,这就导致了海平面的大幅下降。同时由于淡水与海水的相互侵蚀,这片石灰质地带形成了许多岩溶空洞。蓝洞所在位置也曾是一个岩洞,多空疏松的石灰质穹顶因重力及地震等,很奇异地塌陷成一个圆形开口,成为一个“竖井”,就此形成了海中嵌湖的奇特景观。
那么在蓝洞底部会发现远古生物的化石残片,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洪都拉斯伯利兹神奇蓝洞是地理学奇景。冰河时期这里是个干涸的大洞,冰川融化,海平面的升高让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成为旅游胜地、潜水者的天堂。“大蓝洞”是灯塔礁的一部分,距离伯利兹城陆地大约100千米,这是一个较大的呈完美环状的海洋深洞,其直径为400米,是当今世界最吸引人的潜水地点之一。这个巨大的海洋深洞深145米,由于深洞很深,因此这一结构在世界上被称为“蓝洞”。
【1】依据选文,解释什么是蓝洞。
【2】海中嵌湖的奇特景观是怎样形成的?简要回答。
【3】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当潜水员潜入其中进行勘测时才发现这里严重缺氧,可能是缺少水循环,这里无法支持海洋生命存在。
9、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春,是什么颜色?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微视频《青春的颜色,叫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最好的传承。
青春,是什么颜色?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悟,如青春的颜色,是责任,是担当,是使命,是拼搏,是上进等。
请以“青春的颜色”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