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女排总教练“铁郎头”郎平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B.“天眼之父”南仁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C.在中越边境执行扫雷任务身负重伤的英雄杜富国,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D.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2、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孙权劝学》一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 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进步之大和学有所成。
B.《卖油翁》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
C.《木兰诗》一文中,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政策的否定。
D.“陈康肃公善射”一句中“康肃”是陈尧咨的谥号,它是后人根据陈尧咨生前事迹与品德授予的称号。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州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鲜为人知。
B.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C.他是计算机专家,又精通英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不耻下问,虚心向他求教。
D.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南方的持续低温使得今年江南的春天姗姗来迟。
B.他今年刚参加工作,毫无社会经验,工作起来常常是语无伦次。
C.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
D.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5、仔细阅读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它们之中出现“伤员”时,大队藏羚羊就会减慢前进的速度来照顾,以防止猛兽吃掉负伤者 ②正是这个习性被盗猎分子所利用 ③藏羚羊有着顽强而自尊的品格 ④它们能够战胜世界上最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是因为它们有着极好的群体精神⑤在盗猎现场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数百头藏羚羊全部被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A.④①②⑤③ B.③①②⑤④ C.③④①②⑤ D.⑤③④②①
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跑鞋来说,舒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跑鞋制造商也是绞尽脑汁,重点考虑消费者双脚的感受。
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我钦佩《荒野求生》的主持人贝尔,因为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意,总能乐观面对困难。
D.来到兵马俑博物馆,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古代匠人们的工艺实在令人震撼。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
B.“心情好”“大家唱歌”“完全相信”这三个短语都是主谓短语。
C.《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D.《阿长与<山海经>》运用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先写长妈妈缺点,再写优点。
8、阅读甲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 莲 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两篇短文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朝代)的刘禹锡和北宋的________(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惟吾德馨 (_________) (2)调素琴 (_________)
(3)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 (4)宜乎众矣(_________)
【3】《陋室铭》从哪些方面描写了陋室?具体表现了陋室怎样的特点?
【4】人们常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来鞭策自己,请你谈谈其中做人的道理。
【5】两篇短文采用了哪种相同的写作手法?分别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
(2)《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周敦颐《爱莲说》一文中表意与之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王(节选)
⑴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⑵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⑶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⑷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⑸他只说:“我不吃。”
⑹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⑺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⑻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⑼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被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⑽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⑾“早埋了。”
⑿“呀,他什么时候……”
⒀“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⒁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⒂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用简洁的文字概括(1)—(9)段内容。
【2】请品析下面加点词“镶嵌”。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3】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阿长与<山海经>》选段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④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⑥“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⑦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⑧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⑨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我”想买《山海经》,选段中写了哪些人对待这件事的态度?有什么作用?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时,“我”是怎样想的?(用原文句子回答),表现了“我”的什么心情?
【3】阿长买了《山海经》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表示“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4】下面对文中内容表述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的。
B.我有钱却不能买《山海经》,其中一个原因是《山海经》属于闲书。
C.文中说“她的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的“神力”是指“别人不肯做,或是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D.“宝书”一词体现了书籍的精美和珍贵,正是因为书的来之不易,再难获得,所以作者才说:“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
12、题目:留在心中的那份_____________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