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云林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名胜古迹众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 )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大连

  • 2、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最重要条件是(  )

    A. 土地资源不足   B. 劳动力不足   C. 科技力量不足   D. 水资源不足

  • 3、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  )

    ①水稻②小麦③油菜④花生⑤甜菜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 4、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做法是

    A. 植树种草,整修梯田   B. 退耕还林、还草

    C. 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D. 开垦陡坡,扩大耕地面积

  • 5、在黄土高原上可能看到的传统民居是

    A.窑洞

    B.蒙古包

    C.吊脚楼

    D.平顶碉房

  • 6、目前,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是

    A.农产品贸易 B.出口贸易

    C.加工制造业 D.畜牧业

  • 7、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南、西南、西北 B.东北、东南、西南

    C.西南、西北、东北 D.东北、西北、东南

  • 8、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B. 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

    C. 气候越来越干燥,降水量越来越小

  • 9、无论历史的车轮如何滚滚向前,塔里木河呀,你一直从高山而来,进入大漠,静静流淌,不惧风霜,我敬畏你是条大河。那么塔里木河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8月 D. 11月

  • 10、下列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是( )

    A.江汉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成都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11、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

    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就是中国领土,黄岩岛所在海域是(  )

    A. 黄海   B. 南海   C. 东海   D. 渤海

  • 12、广西合浦县所在的地理区域是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 13、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 14、以下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主要受降水影响的是(     

    A.海南岛长夏无冬,黑龙江长冬短夏

    B.东南沿海山清水秀,西北内陆沙漠广布

    C.长江四季通航,黑龙江冬季结冰

    D.夏季的四川盆地暑热难耐,青藏高原却清凉舒适

  • 15、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今后城市发展和布局所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 所有工业迁出市区

    B. 缩小城区绿地,改建住宅

    C. 扩大城市范围

    D.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16、台湾的经济特点类似于下列国家中的(  )

    A. 俄罗斯   B. 印度   C. 澳大利亚   D. 日本

  • 17、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工业沿江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A. 有充足的水源保证   B. 有丰富的资源可用

    C. 有便利的水运条件   D. 有平坦的土地条件

  • 18、下列四地中,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热带的是

    A. 20°N,10°W B. 20°S,50°W

    C. 40°N,30°E D. 70°S,170°E

  • 19、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

    A.北京 B.乌鲁木齐 C.西宁 D.拉萨

  • 20、关于我国水资源说法正确的有(                                                                                     

    ①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

    ②我国水资源冬春多,夏秋少

    ③兴建水库可缓解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矛盾

    ④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东北、西北缺水问题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______________,我国四大牧区中属于温带草原牧区的是______________牧区。

  • 22、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地理学上分析,这“天上”当是指青藏高原上的_____山脉。黄河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沿途接纳许多支流,流入渤海。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同时也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 23、________位于南美洲东部,是南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 24、农业生产以哪种产业为主?      

  • 2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________、南方地区,西北地区、________

  • 26、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气候高寒,人口最稀少的是________,受海洋影响最大,以水田为主,全国最重要的稻米产区是________,我国最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是________。

  • 27、东北平原由哪三部分组成?由  平原、  平原、  平原组成。

  • 28、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对此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________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 29、西北内陆地区,______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的 ________地带。

  • 30、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   中心, 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暑假期间,滨州市某中学组织“穿越中国”研学活动。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从滨州跨越K__________山脉,到达甲地区,看到当地地表呈现出沟壑纵横的形态,这反映出当地存在严重的_________问题。A-B河段为黄河的___________(上、中、下)游河段。

    (2)同学们到达有“中国夏都”之称的西宁后,明显感觉到这里非常凉爽,原因是__________,西宁到拉萨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试分析青藏铁路的建成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____

    (3)到达丙地区后,同学们看到了茫茫沙漠戈壁。该地区降水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丙图所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产区,试分析这里盛产长绒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4)此次研学活动没有经过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其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吻合。

  • 32、读“日本主要工业地带分布图”和“俄罗斯资源和工业、交通分布图”,完成问题。

    (1)日本和俄罗斯海岸线都很漫长,但内河航运价值不高,原因分别是____;_____。

    (2)两国的工业分布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

    (3)日本海运发达,而在俄罗斯的货运总量中,____运输占一半以上,这说明该国石油的产量和输出量都很大,因此俄罗斯被称为____。

    (4)“大列巴”是俄罗斯语“大面包”的音译,是俄罗斯人传统的主食。请从气候条件分析俄罗斯面包储存时间长的原因。

    (5)有专家指出,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一处帆船场地一旦发生地震引起的海啸,观众席在6分钟就会被淹没。结合板块知识,说一说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6)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2020年东京奥运会不得不推迟到2021年举行。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奥运会推迟将会给日本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 33、读“我国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上填上下列地理事物的序号。

    ①台湾岛 ②海南岛 ③东海 ④南海 ⑤台湾海峡 ⑥珠江 ⑦南岭

    (2)写出图中字母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平原,B________丘陵,C________高原,D________盆地。

    (3)图中处于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走向。

    (4)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在________,属________地区(干湿地区);农作物的熟制是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____,产量最大的水果是________。

    (5)请你简单描述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草原,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材料二:青藏地区简图(如下图)

    (1)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省。

    (2)三江源地区是指(   )的源区总称。

    A.雅鲁藏布江、黄河、澜沧江 B.长江、雅鲁藏布江、黄河

    C.长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 D.长江、黄河、澜沧江

    (3)三江源地区是我国冬虫夏草的优质产区。试推断出适宜冬虫夏草生长的自然条件。

    (4)某地理兴趣小组对“三江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提出了如下一些建议:

    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②开发冬虫夏草、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

    ③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三江源”生物的多样性

    针对上述建议,你会优先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_。请简要说明理由。

  • 35、某学校举行春游自行车骑行活动,骑行活动出发点是图中甲地,终点是乙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在乙地的______方向。若甲乙两地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3.5厘米,则两地实地水平距离约为______千米。

    (2)①②两条路线中起伏较小的是路线______

    (3)山峰A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