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高利贷者夏洛克、警官奥楚蔑洛夫、家庭教师简·爱分别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俄国作家契诃夫、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塑造的著名人物形象。
B. “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向,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如“江阴”“洛阳”因分别位于长江的南岸、洛河的北岸而得名。
C. 讽刺小说善于使用夸张和对比手法来突显矛盾,表现主旨。比如清代蒲松龄创作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和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游记体小说《格列佛游记》。
D.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其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B.作家必须先胸有成竹地知道人物的一切,而后设身处地地写出人物的话语来。
C.下岗后,她开了一个小饭馆,整日兢兢业业,惨淡经营,收入还算不错。
D.不管你腰缠万贯,或是富丽堂皇;不论你声名显赫,或是默默无闻,幸福对谁都一样,不可能厚此薄彼,嫌贫爱富。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suì)。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混的襟怀。
B.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piāo)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C.“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qì)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
D.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bì)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tīng)的圆规。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
A.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B.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C.桂林的象鼻山宛如一头巨象过河,在烟雨中更是惟妙惟肖,被视为桂林的象征,是中外游客最为神往的风景点。
D.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
5、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张尚书①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
[注]①尚书:官职名称。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畜一红马 畜(___________) ②遣人来买 遣(___________)
③询其故 故(___________) ④比公乘之 比(___________)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B.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C.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D.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
(2)盖此马愿从主也。
【4】韩愈的《马说》中认为,由于没有伯乐,所以千里马得不到重用。本文中的“军人”识马却驾驭不了马,这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首联“单车欲问边”交代了___________,“属国过居延”点明了____________。
【2】尾联借用什么典故。有何用意?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原本应该明亮嘈杂的制造车间,如今仅有零星微光和轻微的声响。人工智能制造车间实现无人智能化管理,每一台设备的监控、检测都是由机器人和编码程序来替代。从原料到成品,每一道工序都在智能设备自身的监测下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产品交付时间减少了80%,产品合格率大幅提升。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创造更大就业空间。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养老、环护、司法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在准确感知、预测、预警等方面的深度应用,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在疫情防控中,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助力稳就业、保就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社会治理的优势凸显。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政府政策决定提供相应的数字支持,有利于智慧政府建设,帮助解决公共管理难题。当前,实时疫情地图,物资调配,基层服务,舆情治理等背后都有信息技术的支持,以医疗机器人、影像分析、大数据分析、智能红外测温和面部识别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材料二)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指标
项目 | 时间节点及指标 | 发展趋势 |
产业规模 | 2019年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555.8亿元 | 2016年至2019年,年均增长率63% |
科研成果 | 2019年共发表人工智能论文2.87万篇 | 同比增长12.4% |
2019年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过3万件 | 同比增长52.4% | |
芯片需求量 | 2020年芯片国产量2612.6亿块 | 同比增长16.2% |
2020年芯片进口量5435亿块 | 同比增长22.1% |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
【2】阅读材料二,按要求答题。
①根据上面图表的主要信息,得出一个结论。
②请你对这个结论进行简要的解释说明。
8、古诗文填空。
(1)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____________,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定风波》中写归途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毕业在即,同窗三年的好友即将分别,设想你送挚友远离时依依不舍的情景,此情此景似乎再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境。(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9、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去:①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②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
我说:“走大路。”
(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2】文中划线的句子①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划线的句子②表达了怎样深刻的含义?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或拥有许多黑洞双星系统
①据国外媒体报道,黑洞碰撞、合并会产生强大的时空涟漪,科学家发现当两个黑洞合并时,会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引力波,这个预言由来已久。根据计算,黑洞合并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0的23次方个太阳的能量,如此巨大的能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双黑洞宛如引力的定时炸弹,它们通过引力爆炸来宣布自己的存在。炸弹的倒计时由黑洞间的最初距离决定;唯有引力波天文学可以揭示它们的存在。
②由两个黑洞构成的天体系统可通过几种方式形成,其一是由成对诞生的恒星产生,宇宙中只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恒星符合这种条件。在仅仅一百万年的时间内,双恒星演化、爆炸、坍塌,最终形成双黑洞。双黑洞像打蛋器一样互相环绕,它们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0到100倍,这样的双黑洞系统也被称为共生双黑洞。共同排列旋转是双黑洞的主要标志,可以通过引力波信号对其进行测量。
③双黑洞系统也可以通过两个分属于不同稠密星团的黑洞互相捕捉形成,在此过程中,弹弓效应发挥了巨大作用。早期宇宙中的黑洞在恒星经过时散发能量,缓慢地向星团中心移动;久而久之,导致恒星与黑洞的距离相当于太阳到冥王星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黑洞相互通过引力作用捕捉,形成“捕捉双黑洞”;和共生双黑洞不同,由于它们是分别产生的,旋转轴的方向不固定。
④远距离黑洞双星系统的能量会受到其他恒星之间的弹弓效应而减少,因此合并的时间也相应缩短。这些通过不同方式形成的双黑洞,一些在星系中心附近被捕捉,一些停留在原地,另一些在浩瀚的宇宙中漂流了数十亿年。无数双黑洞将在宇宙的海洋产生引力波的涟漪;当它们合并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将触发一场宇宙海啸。
⑤黑洞系统近似于倒计时器,起始状态不同,导致倒计时时间差异。不同的形成过程将产生不同的时间设定;一些时间比宇宙更为久远,另一些则仅为宇宙中的一瞬。只有符合我们对时间和地点的要求的双黑洞才能为我们所用,可以通过LIGO(引力波天文台)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其释放的能量,获得有关数据。据我们所知,能够为我们所得知的双黑洞数量是足够的,在银河系中未来将发现更多的黑洞双星,它们产生的引力波也会被我们所探测到。
(选自《腾讯太空》)
【1】黑洞双星系统形成的方式有哪些种?
【2】文中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中画线句“在这种情况下,黑洞相互通过引力作用捕捉,形成‘捕捉双黑洞’”中加点的“这种情况”具体指什么?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发现当两个黑洞合并时,会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引力波。
B. 双黑洞像打蛋器一样相互环绕,它们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0到100倍,这样的双黑洞系统也被称为共生双黑洞。
C. 捕捉双黑洞和共生双黑洞不同,由于它们是分别产生的,旋转轴的方向不固定。、
D. 不管哪种类型的黑洞,都可以通过LIGO(引力波天文台)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其释放的能量,获得有关数据。
【5】任选一题作答。
(1)“只有符合我们对时间和地点的要求的双黑洞才能为我们所用”,如果有一天双黑洞为人类所用,根据本文和你所了解的黑洞和引力波的知识,你认为引力波在未来会有哪些方面的应用价值?
(2)就黑洞或引力波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①课堂上,你身边坐着一位头发花白、戴老花镜的老人,你会不会很吃惊?济南65岁的张善学就是这样一位“学到老活到老”的学霸。他在退休后自学中医课程,先后考取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今年3月,张善学又参加了博士生入学考试。
②近年,“学霸爷爷”“学霸奶奶”的新闻经常会出现,每次都会引起一定范围的热议。其实,这些老人“学到老活到老”——坚持学习与奋斗的精神,正值得我们年轻人好好反思与学习。
③前阵子风靡的新标签“佛系青年”被一些年轻人对号入座。他们认为,在快节奏且压力大的都市生活中,云淡风轻,浑不在意,很“佛”很自我很惬意。但是,正如《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所言,“佛”可以,但是要走心,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有所坚持的“佛系”,本质是断舍离,是极简主义,是聚焦。如果做不到有所坚持的“佛系”,那只是为贪图享乐、逃避困难寻找一个看似潇洒的借口,这也是自我欺骗,使得自己养成不良习惯,湮灭昂扬斗志,毫无所学、毫无所获。
④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同龄人。早上赖床不去上课,晚上窝在寝室打游戏、追剧,平时想复习功课却总是拖延。临近考试猛然发觉自己什么都不会,却不想着补救,而是标榜自己是“佛系青年”,表示自己对于考试结果顺其自然。结果毫无疑问是挂科,这些人还要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来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
⑤天命之年的张善学,无视记忆力的衰退、学习能力的下降,毅然学习中医。长篇累牍的古文经典,一万多种的中草药,不同的诊疗方法……都没有难倒他。那么,年轻的我们该怎么做呢?
⑥青年处在最好的年纪,拥有日益丰富的物质条件、精神文化产品,有着强壮的体魄、活跃的头脑、旺盛的精力。怎么可以浪费这些馈赠与优势呢?怎么可以漫无目的、毫无斗志地生活呢?那些自我欺骗的“佛系”观念,带来的只有当下内心的惴惴不安、日后的懊恼与悔恨。
⑦只有怀揣对梦想的热爱,持之以恒地为之奋斗,才不会让自己悔恨遗憾,才不会辜负长辈的期待与关爱。这样坚持奋斗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幸福人生的定义:“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⑧年轻人,当你赖在床上恍惚度日不知奋斗时,不如再去看看那些刻苦学习的学霸老人的新闻,然后扪心自问:我真的要这样虚度一生吗?我这样的人生真的幸福吗?
⑨须知,我们的幸福人生离不开奋斗。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9日>,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 活到老学到老
B. 青年的幸福人生离不开奋斗。
C. 有所坚持的“佛系”,本质是断舍离,是极简主义,是聚焦。
D. 只有怀揣对梦想的热爱,持之以恒地为之奋斗,才对得起自己和长辈。
【2】本文没有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A. 事例论证 B. 道理论证 C. 比喻论证 D. 对比论证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佛系青年,其表现是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其结果是养成不良习惯,湮灭昂扬斗志,毫无所学、毫无所获。
B. 第⑤段末句承上启下,由上文对张善学老人主动学习的叙述转入下文对青年应当奋斗的论述。
C. 第⑥段中间连用两个反问句,斥责了某些青年的碌碌无为。第⑧段末尾连用两个疑问句,引出了对幸福人生的思考。
D. 本文从张善学老人的自学说起,接着分析了佛系青年及同龄人的现状,然后顺势亮明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提出了青年要有幸福人生的希望。
12、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这里,也是我的舞台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枫叶刚长出来时,色彩与别的叶子并没有什么两样,也是青的,也是绿的。
从春天开始生长,直到深秋,枫叶才变得像火一样红。
是秋天的霜打,让枫叶慢慢变红。
很多树的叶子即使到了秋天也不会红起来。让枫叶红起来的是枫叶自己,秋天只是给了它红起来的机会。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情 ?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