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德宏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用地名称人,如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如杜甫又称杜少府;也用字称人,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B.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端午吃粽子、踏青赏花,赛龙舟相传是为纪念屈原,清明扫墓是为了祭奠祖先,元旦新桃换旧符寄寓了对新一年的期盼。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诗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各章常常重复咏唱,有节奏和韵律感。

    D.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白露,冬至之后是大寒。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苍(jìng)       野(kuàng)       (shù)       而至(zhǒng)

    B.预(gān)       (chěng)       裂(jūn)       词夺理(qiáng)

    C.媚(wǔ)       (jìng)       日(yì)       挑拨离(jiàn)

    D.动(rú)       徨(páng)       (wǎng)       怒不可(è)

  •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阻挡。

    B.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C.中国人每年“舌尖上的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一位市民收到中奖信息,兴冲冲地跑去银行汇钱,受骗后他才如梦初醒,悔不当初。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观总是让游客叹为观止

    B.四位秀才非常傲慢,自认为才华出众,目空一切

    C.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孩子的事迹家喻户晓

    D.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他无时无刻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请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呈现的画面。

    2请从情感的角度赏析“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默写

    ①临风一唳思何事?  

      ,欲上青天揽明月。

    ③《陋室铭》中从反面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的句子是

     

    《无题》中用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诗是

    臧克家《有的人》中“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句子化用了鲁迅《自嘲》诗中的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

    (2)综观全书,我们知道,书中的父亲教育儿子的信条是(     

    A.艺术上要取得成就。

    B.随遇而安。

    C.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林清玄的《长途跋涉的肉羹》,回答小题。

    ①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他一面走,一面召集我们:“来,快来吃肉羹,这是爸爸吃过的最好吃的肉羹。”他边解开草绳,边说起那一锅肉羹的来历。

    ②爸爸到遥远的凤山去办农会的事,中午到市场吃肉羹,发现那个小摊上的肉羹非常的美味,他心里想着:“但愿我的妻儿也可以吃到这么美味的肉羹呀!”但是那个时代没有塑胶袋,要外带肉羹真是困难的事。爸爸随即到附近的五金行买了一个铁锅,并向店家要了一条草绳,然后转回肉羹摊,买了满满一锅肉羹,用草绳绑好,提着回家。

    ③当时的交通不便,从风山到旗山的道路颠簸不平,平时不提任何东西坐客运车都会昏头转向、灰头土脸。何况是提着满满一锅肉羹呢? 把整锅肉羹夹在双腿问,坐客运车回转家园的爸爸,那种惊险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虽然他是那么小心翼翼,肉羹还是溢出不少,回到家,锅外和草绳上都已经沾满肉羹的汤汁了,甚至爸爸的长裤也湿了一大片。

    ④锅子在我们的围观下打开,肉羹只剩下半锅。

    ⑤妈妈为我们每个孩子盛了半碗肉羹。也为自己盛了半碗。

    ⑥由于我们知道这是爸爸千辛万苦从风山提回来的肉羹,吃的时候就有一种庄严、欢喜、期待的心情,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爸爸开心地坐在一旁欣赏我们的吃相,露出他惯有的开朗的笑容。

    ⑦妈妈边吃肉羹边说:“这凤山提回来的肉羹真好吃!”

    ⑧爸爸说:“就是真好吃,我才会费尽心机提这么远回来呀!这铁锅的价钱是肉羹的十倍呀!”

    ⑨当爸爸这样说的时候,我感觉温馨的气息随着肉羹与香菜的味道,充塞了整个饭厅。不,那时我们不叫饭厅,而是灶间。那一年,在黝暗的灶间,在昏黄的烛光灯火下吃的肉羹是那么美味。经过三十几年了,我还没有吃过比那更好吃的肉羹。

    ⑩因为那肉羹加了一种特别的作料,是爸爸充沛的爱以及长途跋涉的表达呀!这使我真实地体验到,光是充沛的爱还是不足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透过实践与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我想,这是爸爸妈妈那一代人,他们的爱那样丰满真实,却从来不说“我爱你”,甚至终其一生没有说过一个“爱”字的理由吧!

    爱是作料,要加在肉羹里,才会更美味。

    自从吃了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肉羹,每次我路过凤山,都有一种亲切之感。‘这凤山,是爸爸从前买肉羹的地方呢!

    我的父母都是善于表达爱的人,因此,在我很幼年的时候,就知道再微小的事物,也可以作为感情的表达;而再贫苦的生活,也因为这种表达而显现出幸福的面貌。

    幸福,常常是隐藏在平常的事物中,只要加一点用心,平常事物就会变得非凡、美好、庄严了。只要加一点用心,凡俗的日子就会变得可爱、可亲、可想念了。

    就像不管我的年岁如何增长、不论我在天涯海角,只要一想到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那一锅肉羹,心中依然有三十年前的汹涌热潮在滚动。肉羹可能会冷,生命中的爱与祝愿,永远是热腾腾的;肉羹可能在动荡中会满溢出来,生活里被珍藏的真情蜜意,则永不逝去。

    1文章主体部分围绕“肉羹”叙事,请概括主要内容。

    去凤山办事,爸爸带肉羹——围观下打开铁锅,__________——昏黄的烛灯下,________——多年后怀念肉羹,感悟爱要表达

    2请说说题目《长途跋涉的肉羹》的含义。

    3赏析第⑨段划线句:

    那一年,在黝暗的灶间,在昏黄的烛光灯火下吃的肉羹是那么美味。经过三十几年了,我还没有吃过比那更好吃的肉羹。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和第段划线句,比较在表达方式的相同点及其作用的不同点。

    (链接材料)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选自《回忆我的母亲》)

    链接材料和第段划线句都运用了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

    作用分别是:链接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段划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庄子·骈拇篇》)

    译文:凫鸟的脚虽然短,但要加长却会让人担忧;鹤的脚虽然很长,如果减短了却是让人悲伤的事。

    庄子的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本来是长的就不要减短,本来是短的就不要加长。长和短各有价值,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道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