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昌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B. 《回忆我的母亲》(朱德)语言质朴,叙述起伏跌宕,饱含作者对母亲的深沉情感。

    C. 《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相关的历史遗迹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D. 题为《昆明的雨》而非大量笔墨直接写雨……信笔所至,无拘无束,但感情线索始终贯穿全文。

  • 2、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郦道元)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B.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C.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什么时候夜里没有月亮?什么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是缺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D.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吴均)横斜的树枝在上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 3、《水浒传》下面的选段和诗句对应的回目是( )

    【选段】他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诗句】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A.林冲水寨大火并/晁盖梁山小夺泊

    B.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C.睦州城箭射邓元觉/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D.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市政府开工建设城市现代交通项目中,实施县乡道改造、危桥改造、处置隐患路段。

    B.工商局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合格农产品不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种植水稻的论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苏轼的《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一词,完成小题。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注:簟:竹席。蛩:蟋蟀。江亭:江边的亭子。君:指其弟子由。 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

    1上阕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细节点明“秋”之时令。

    2赏析“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名句填空默写(三个填空题中选两句填空,两首诗选一首默写)

    (1)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2)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3)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王维《使至塞上》后四句或王绩《野望》的前四句。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仿照下面“名家评论”《傅雷家书》,请你也为这部名著写几句评论文字。

    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金庸(中国作家、生活活动家)

    哲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傅雷的思想、哲理,教育家可以从中研究教育子女的方法,人才学家从中研究人才培养的规律,文学家从中研究散文笔法,艺术家从中汲取音乐、美术的营养,历史学家从中探索20世纪至6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广大读者则把《傅雷家书》作为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傅雷家书》,赢得了众多的读者。

    ——叶永烈(中国作家)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菊有黄花

    丁立梅

    ①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②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一大丛一大丛的。

    ③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晋代陶渊明随口吟出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以至后来的人们,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陶渊明大概不会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菊不朽,他不朽。

    ④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

    ⑤乡人们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与乡人各不相扰。蓝天白云,天地绵亘。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般的心,天真烂漫。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

    ⑥那时,家里土墙上贴着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后来,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们围观。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啧啧叹着。

    ⑦现在想想,那样放纵地挥霍美,也只在那样的年纪,最有资格。

    ⑧人家的屋檐下,也长菊。盛开时,一丛鹅黄,另一丛还是鹅黄。老人们心细。摘了它们晒干,做菊花枕。我家里曾有过一只这样的枕头,父亲枕着。父亲有偏头痛,枕了它能安睡。我在暗地里羡慕过,曾决心给自己也做一只那样的枕头。然而来年菊花开时,却贪玩,忘掉了这事。

    年少时,总是少有耐性的。于不知不觉中,遗失掉许多好光阴。

    ⑩周日逛衔,秋风已凉,街道上落满梧桐叶,路边却一片绚烂。是菊花,摆在那里卖。泥盆子装着,一只盆子里只开一两朵花,花开得肥肥的,一副丰衣足食的模样;颜色也多,姹紫嫣红,千娇百媚。我还是喜欢黄色的。《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可见,菊花最地道的颜色还是黄色。

    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焐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

    【1】作者围绕“菊”写了“我”哪些活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文中写“篱笆家养的女儿”“小孩子们”及“老人们”等人物有何作用?

    【3】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你从第④段选摘一处并进行具体分析。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

    【5】文中说“年少时,总是少有耐性的。于不知不觉中,遗失掉许多好光阴。”请你结合生活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感受。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我的  

    要求:1选择一个题目,补全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2要真实、有个性地表达。语言流畅,字迹工整。(3)文中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化名,以免透露有关信息,影响得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