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黔南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颂”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C.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此句的主干是“舞姿是变幻”)

    D.山坳里绿树掩映的小村简直是“世外桃源”。(在我国文化里,“世外桃源”后来一般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境界,句中就是前者意思)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鲁迅既赞美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又通过朔方的雪来赞美那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的战斗和献身精神。

    B. 胡适,字适之,著名学者。《我的母亲》是作者中年时回忆童年时代母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而写的,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C. 韩愈,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一。《马说》通篇采用的是对比的写法,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D. 高尔基,前苏联作家,散文诗《海燕》以充满激情的笔调,描绘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勇敢形象,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 3、依据《昆虫记》内容的表述,判断此昆虫是(     

    如果单从外表上看来,它并不令人生畏,相反,看上去它相当美丽,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大腿像是两排刀口的锯齿。让人恐怖的是它居然会吃掉自己的兄弟姐妹。

    A.狼蛛

    B.蝎子

    C.螳螂

    D.蚂蚱

  •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 《阳关雪》选自《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近代作家,著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等。

    B.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号陶庵,元末明初文学家,山阴人。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C. “更定”指初更以后。古时一夜分为五更,初更相当于现在的晚上7点至9点。

    D.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封荆国公,世称荆公,谥文,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等。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诗歌阅读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作者曹操,是东晋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B.诗作的写作背景是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后,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的。

    C.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为了和乐而加的,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联系。

    D.这首诗于苍凉中又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填空。

    古诗文中对偶手法的运用,使诗句既富有音律美,又富有意蕴。《与朱元思书》中“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1)______________”绘声绘色地描写山林美景,组成了一部奇妙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神往;晏殊《烷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声韵和谐地唱叹花落春逝,蕴含着惋惜与欣慰交织的生活哲理,含蓄深婉;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出心裁地勾勒大漠黄昏景象,构成一幅广袤旷廓而又雄奇壮丽的塞外图,诗中有画;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情于物抒写花鸟同悲,表达了无尽的亡国之愁、离别之恨,忧国忧民。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填空:《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________性作品、全书共12篇,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_______

    (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你一定从中获得了精神营养,写出书中你最敬佩(喜欢)的一个人,并简要说说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一个通行的说法,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诗人。这种说法遇到了一个小障碍:“第一个”之前,中国已经有了《诗经》。

    ②《诗经》很了不得。这三百多首诗,体现了中国早期文明的不朽诗情。请大家品味一下“诗经”这两个字。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时候,我们的先人已经“以诗为经”,把《诗经》当作族群精神的经典。发展了几千年之后,我们现在重新向往一种诗化的生活,希望在繁杂忙碌的尘嚣中升起袅袅的诗意,使精神不再苦涩,使生活不再窘迫,这就是连现代西方人也十分迷醉的所谓的“诗意的栖居”。

    ③《诗经》是以四言为主的诗体,用如此简洁的汉语短句表达出如此经典的喜怒哀乐,又表现得那么大气从容,实在让人佩服。现在不少人呼吁让孩子从小读古代经典,开了好多的篇目,但奇怪的是,居然没有《诗经》。可见那些人只愿意向孩子灌输教条,而不是诗情。

    ④但是,《诗经》虽好,却没有任何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诗人。《诗经》中虽然也有少量署名,但我们认为那是对集体创作所采取的一种个人署名方式,本质上还是集体创作,还是未指向一个明确的人。

    ⑤《诗经》是一种集体话语,到了屈原,变成了个体的话语,这就使他成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⑥诗人有一种个体精神的审美自立。诗人的自立需要有一种自然环境的诱发。例如,树木幽深处的花开花落,奇山怪水处的似梦似幻,巫风浓郁处的神人对话,大江险峻处的生死抗衡……正是这一切,熏陶着他。结果,黄河流域的“平原小合唱”,变成了长江流域的“悬崖独吟曲”。

    ⑦屈原与诸子百家也不一样,诸子百家中很多人都有一种“大道尽在我心”的导师形态,教主形态,像一尊尊雕塑一样矗立在门徒们面前,等待他们提问。屈原正好相反,他觉得自己有很多问题得不到解答,但他不知道用什么去训导别人。他要呈现的,是自己内心的全部苦恼、哀怨、分裂。他没有雕塑般的坚硬,而有一种多愁善感的柔软。他不认为世间有多少通用的哲理,只担忧杜鹃叫得太早,群芳谢得太快。

    ⑧把自己的生命彻底诗化的人,在屈原之前还没有出现。其实直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两种诗人。一种只是“写诗的人”,看到云,看到水,他就冒出了写云、写水的诗句;另一种人则相反,他本身就是诗,骨子里就是诗人,他的思维、情感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是让人痴迷的天籁。

    ⑨诗人就是诗人。不承认这一点,就不会有诗的时代。

    (摘选自余秋雨的《何为诗人》,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被我们先人当作族群精神的经典,体现了我国早期文明的不朽诗情。

    B.《诗经》是以四言为主,用简洁的汉语短句表达喜怒哀乐,又表现得大气从容。

    C.文中提到孩子们的经典阅读篇目没有《诗经》,意在批评家长漠视传统文化。

    D.“只担忧杜鹃叫得太早,群芳谢得太快”,表现屈原有一种多愁善感的柔软。

    【2】有人说“无用之诗,是让你活得美。”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为什么说屈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请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作文。

    请以“谢谢你的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少于20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