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课外名著和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B.《记承天寺夜游》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对月夜景色做了美妙的描绘。
C.《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D.有时候,用“令尊”“令君”称呼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小明属牛,他妹妹比他小两岁,妹妹过生日时,小明给妹妹买了一个小兔子娃娃作为礼物。
B.古人常以官职爵名、籍贯郡望来尊称别人。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韩愈被称为韩昌黎,王安石被称为王临川。
C.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8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这时逐渐升温、炎暑将临,雷雨增多,是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D.正月十五是我国的元宵节,又称元夕或灯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等习俗。
3、选出填在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青春期的叛逆_______我们将中规中矩视为愚蠢,把_______当作是成熟的 。于是暴力、烟草、酒精,关系复杂的“恋爱”,让_______的小孩子产生“不明觉厉”的错觉。
A.致使 狂放不羁 标致 天真无邪
B.致使 离经叛道 标志 天真无邪
C.导致 离经叛道 标志 不谙世事
D.导致 狂放不羁 标致 不谙世事
4、下列成语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B. 国庆节的夜晚,大街上熙熙攘攘,逛街的人们兴高采烈。
C. 在绚丽的灯光下,宋祖英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
D. 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适可而止,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甲】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上重来未可知。
【乙】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两首诗按内容分,均属于哪一类型?请你写出甲诗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以及写出乙诗中的铜雀台是为谁建造的?
【2】两首诗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默写。
(1)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崔颢《黄鹤楼》)
(3)古诗中诗人常常借典故以古寓今,含蓄表达自己的情志。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的“(1)______,______”用黄金台的典故传达出将士们爱国热情和誓死报国的决心;杜牧在《赤壁》中“(2)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借赤壁之战的历史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李清照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3)______”一句借《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的典故,含蓄表达了词人对自由理想世界的追求。
7、名著阅读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________,作者精心刻画了________、________等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8、隐形杀手——甲醛
①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广泛存在于生活之中,尤其是室内装修材料中的甲醛,危害极大。人们往往谈“醛”色变,这是为什么呢?
②装修污染问题,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出现,虽然近年来公众的防治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材料污染仍然存在,且范国极广,污染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家庭中最常见的甲醛污染源,就是板材,尤其是人造板所含的脲醛胶。市场上几乎90%的复合地板、密度板等建材,都使用了脲醛胶。人们在装修房屋时,都无法避免。
③如果空间相对密闭,甲醛的挥发时间会非常漫长。早在十几年前,有关专家就研究指出,人造板等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释放时间在3-15年左右,那是一个何等漫长的挥发时间啊。
④甲醛浓度过高,会引起人体不适。当空气中甲醛浓度超过0.6毫克/立方米时,人会感到眼睛受刺激、咽喉疼痛;如果在甲醛浓度超过10PPM的空气中停留几分钟,人会泪流不止。如果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致癌,可见甲醛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是极大的。1995年,甲醛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而到了2004年,世界卫生织就已经在公告中明确将甲醛上升为一级致癌物。
⑤面对人们身边的隐形杀手一一甲醛,国家应该制定新标准,把含有脲醛胶的建材,从百姓家中清除出去,用无甲醛添加的新材料替代,最终才能从源头上消除其危害。
【1】根据本文内容,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隐形杀手,是事物性说明文。
B.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甲醛,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C. 本文是事理性说明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D. 本文是事物性说明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2】阅读选文,说说甲醛有哪些特点。
【3】第三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早在十几年前,有关专家就研究指出,人造板等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释放时间在3-15年左右,那是一个何等漫长的挥发时间啊。
【4】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如果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致癌,可见甲醛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是极大的。
【5】根据文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减轻甲醛污染的措施与方法。
9、阅读材料,然后作文。
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生存还是毁灭,本就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