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柳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丈夫之(ɡuàn)      无穷(kuì)

    B. (shuō) (hè)担者

    C. 法家(fú)士   塞上(yān)脂凝夜紫

    D. (wú)以应 军士吏(bèi)甲

  • 2、下面对《蒹葭》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然读者依旧可体会到那种无边的痴情和怅惘。

    B.诗歌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显得婉转缠绵,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

    C.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D.本首诗“兴”的特点突出,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 3、请选出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

    A.yān) 遒jìn延(màn)   坦荡如

    B.强(juè)   洗) 俯kàn)   洛不绝(

    C.制(è栗(zhàn临(bīn)   滋暗长(qián

    D.1óu) 秀圈(yūn)   长途涉(

  • 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题目。

    【甲】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乙】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卖炭翁》主要写了一个烧木炭老人谋生的困苦,作品揭示了“宫市”腐败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予以鞭挞和抨击,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卖炭老人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却一心盼望天气更冷,“愿”写出了卖炭翁艰难的处境和矛盾心里,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同情。

    C.《观刈麦》写出了农民一家辛苦劳碌地割麦和一个妇人怀抱孩子拾麦的情景,作品表达了对贫困人民的同情,对自己无功无德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

    D.“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人们割麦精疲力竭却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惜”字就是为了赞美人们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美德。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烽火”和“中原乱”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分别抒发了诗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3)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___________。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__________。(《虽有嘉肴》)

    (5)_______________,天下为公。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_。(《大道之行也》)

    (6)策之_______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___________。(韩愈《马说》)

    (7)笔法有别,离思则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直接抒情,开阔豁达;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借景抒情,意蕴深远。

    (8)苏轼的“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和李清照的“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_”,都托物抒情,抒怀达志。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记录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生的心血,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B.《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岀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C.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令人赞叹:如在金属笼子里,蜘蛛的幼虫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高高挂在笼顶,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螳螂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

    D.《昆虫记》一书,其艺术特色概括起来可以说是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人性与虫性交融,知识、趣味、美感、思想相得益彰,且准确无误地记录了观察得到的事实。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去红都的道路

    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我从周恩来的一位以前的同学那里,从外国人称为中国“国民革命”的一九二五到二七年的大革命时代中与他共事的国民党人士那里,了解到一些关于周恩来的情况。但是从周恩来自己身上,我后来还了解到更多的情况。他使我感到兴趣,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

    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我暗自想,周恩来一定是个狂热分子,因此我想寻找这必有的神色。但是如果说有这种神色的话,我却没有发觉出来。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

    因此,周恩来给我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不知怎么,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成熟的小麦田、沉甸甸地垂着穗的玉米田,回到白家坪去时,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得赤匪。相反,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他似乎很像在南开大学时期演戏时饰演女角的那个青年——因为在那个时候,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有删改)

    【1】读选段,简要分析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塑造周恩来这一人物形象。

    【2】在斯诺跟里,周恩来是一个平易近人、热情周到的人,请按要求举出二人之间发生”的具体事件。

    第一次见面时:_____________

    在白家坪周恩来的司令部:______________

    【3】纪实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请你概说原著用怎样的事实说了怎样的话?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我们的身边有朝夕相处的父母、亲如手足的同学、诲人不倦的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与不同的人生经历。请选择你最熟悉的人,为他(她)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请捕捉典型事例,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校名、地名,请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