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六安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语法、修辞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江南的水有时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而顽强的水,也涵养了红南风物和江南人的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杭州的栖霞岭,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伟挺拔,占尽风云。那山间的飞瀑,山下的激湍,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而持戟呐喊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发挥到了极致。

    A.文中加点的“顽强”、“慷慨”“凌厉”词性都是形容词。

    B.文中加点的短语“雄伟挺拔”、“卧薪尝胆”都是并列短语。

    C.文中“那山间的飞瀑,山下的激湍,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是比喻句。

    D.“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此句的主语是“江南”。

  •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主要作品有:《子夜》《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B.《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写的小说,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C.罗素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著有《罗素自传》。

    D.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的小女儿,是《居里夫人传》的作者,是波兰优秀的音乐家、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陕北民歌“信天游”,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形式活泼,节奏自由,读起来悠扬高亢。

    B.《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明末魏学洢编辑的一部笔记体小说。

    C.《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给我们介绍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有极强的趣味性。

    D.《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 4、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生活教科书”。

    B. 保尔在黑海疗养所企图自杀未遂,又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他要靠文学创作回到队伍中去,他把写的小说寄往柯托夫斯基师征求意见,但书稿在途中被邮差弄丢了,他不气馁,重新开始创作,小说最终获得成功。

    C. 保尔在发电厂工作时结识了红军撤退时留下的老水手阿维尔巴赫,正是在这位老水手的教育下,保尔走上了革命道路。

    D. 保尔因为在神父家补课时,把一撮烟末撒在神父家的做复活节糕用的面团上而被校长开除。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苏轼的《中秋月》,回答问题。

    春日野行  唐  温庭筠

    雨涨西塘金堤斜,碧草芊芊晴吐芽。野岸明媚山芍药,水田叫噪官虾蟆①。

    镜中有浪动菱蔓,陌上无风飘柳花。何事轻桡②句溪客③,绿萍方好不归家?[1]

    【注】①馆虾蟆,对蛤蟆的戏虐之称。 ②轻桡,即轻舟,一本作“扁舟”。③句溪客:指诗人自己。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颈联的景色并分析其表现手法。

    2这首诗以什么为线索,描绘了西塘美丽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名句积累

    (1)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宋代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也道出类似的生死观:  

    (2)故虽有名马   ,不以千里称也。

    (3)《赤壁》中诗人接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  

    (6)《水调歌头》中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是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文学常识填空。

    (1)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籍女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先后荣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诺贝尔化学奖。她和丈夫开创了 _______________,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 ___________________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记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作者也可以发挥想象,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拓展阅读

    老家的柿子树

    杨德胜

    初夏到来,柿子树就开出一朵朵如鞋眼扣样的黄瓣白蕊花,一阵挟带闪电余光的风吹过,无数的柿子花如天女散花浇洒一地。苕田里、树根座上,堆砌出厚厚的绒。不细看,还以为是老天爷错了季节,在初夏下起雪来了。我就与小伙伴们将柿子花拾起,用棉线穿成一串串。有许多女生,将那串串柿子花当成项链挂在颈项上,更显秀气乖巧。在操场上、教室里、放学路上,弥漫着柿子花的淡淡清香,给孩子们的补丁衣衫添加了几分暖色,给清贫的生活增加几分谐趣。

    柿花落下,一个浪漫的季节过去。柿子树上调换频道,长出一颗颗嫩绿的青春豆来。盛夏中,火辣太阳的烘烤,给青涩的柿子灌注阳气。频繁的雨水,给柿子洗着淋浴,把上天的营养传递到柿子的内核。等柿子如小鸡蛋般大小,父亲就会打下一箩筐,用锤子砸破,放进一个缸里,加少量清水,然后,将几副麻线渔网放进去,浸润半个月时间。这是要用青柿子油,浸染麻线网,等于是用柿子青春的血浆,给麻线网上油。据老辈人讲,青柿子油不仅使麻线网沥水不腐,而且色泽紫润、油光发亮,麻线坚韧柔绵,不会轻易被激流中的杂草石头挂断,可以大大提高渔网的使用寿命。

    时到中秋,柿子红了。它轻抿初霜,由表入里,零星地在某一个枝丫上,探出一个红头来。这个季节里,我每天会守在柿子树下,仰望树冠行注目礼,指望天上掉下红柿子来。每天早上,总是早早起床,到柿树下的苕藤中搜索。心里想着,一夜到亮,就没有哪阵风儿将熟透的柿子吹落?我们还备起了十多米长的细竹竿,专门用来敲红柿子。

    到了深秋时节,柿树上绽放万只灯笼,大人们就爬上柿子树,每个枝丫上可以承载一人。柿子树上一下子爬上去七八个人,他们如猴一样,蹲在枝丫上,边吃着柿子,不时向树下扔几个,照顾树下几十张馋嘴。记得有一天,全生产队男女老少齐聚柿子树下,开成了一百多号人的柿子宴。经过一天的折腾,高大的柿子树残叶横飞、柿核遍野,纽扣一样的蒂儿一地狼藉,粗壮的柿树抽空了真气,疲惫得如一位苍老的父亲,在秋风中颤抖着身骨。村里人咂巴着甜腻的嘴巴,酣然入梦。

    之后,外出求学或工作,回家时,远隔三五里,就可以看见老屋旁的柿子树。这,就是我回家的路标。在我温暖而潮湿的眼中,柿树幻化成父亲的身影,在向我挥手。清风抖动叶片,在欢迎我回家。

    1987年10月,清江隔河岩水库蓄水,老屋旁的柿子树产下了一千多斤柿子。据老辈相传,这是它两百年来产柿子最多的一年,也成了它生命的最后一次彩排。因无法迁移,父辈们将它砍倒,锯成5户移民新居堂屋的门槛和门额,把它的魂灵迁到山上,嵌在新宇,福荫着一代一代移民。只有那粗壮盘虬如龙的根,存盘着两百年世事沧桑,永远植在180米水位下,成为老柿树安放在龙宫的化石……

    1请以时间为线索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时间

    主要内容(温馨提示:写清主要人物和事件。)

    初夏到来

     

    盛夏中

     

    时到中秋

     

    深秋时节

     

     

     

    2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

    (1)给孩子们的补丁衣衫添加了几分暖色,给清贫的生活增加几分谐趣

    (温馨提示:透过字面意思,结合语境分析事物特点。)

    (2)粗壮的柿树抽空了真气,疲惫得如一位苍老的父亲,在秋风中颤抖着身骨

    (温馨提示: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事物特点。)

    3说说最后一段交代柿子树产下一千多斤柿子的作用。

    (温馨提示:从表达效果、事物特点、主题等角度来思考其作用。)

    4结合文章说说老家的柿子树象征着什么。

    (温馨提示:文中两次将柿子树比作父亲,思考柿子树和父亲有哪些相同品质。)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对柿子树的情感。

    (温馨提示:按行文顺序梳理作者的感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_______________也是一种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空白处可填“给予”“挫折”“唠叨”“坚持”等词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