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孟子的仁政、民本等政治主张。
B. 新闻又称为消息,其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报道迅速及时。一则新闻通常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和结语这五部分。
C. 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D. 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牟取(móu) 绯红(fēi) 真谛(dì) 众目睽睽(kuí)
B. 狩猎(shǒu) 迁徙(xǐ) 馈赠(kuì) 长吁短叹(yū)
C. 炽热(zhì) 干涸(hè) 污秽(huì) 龙吟凤哕(suì)
D. 繁衍(yǎn) 挑衅(xìn) 招徕(lài) 相形见绌(chuò)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娴熟 滞留 鹤立鸡群 催枯拉朽
B.翘首 胆怯 油光可鉴 和颜悦色
C.轮廓 泻气 筋疲力尽 抑扬顿挫
D.劳碌 教诲 功亏一溃 一丝不苟
4、下列短语与“海浪澎湃”结构类型相同的是( )
A.宽厚仁慈 B.形式优美 C.苏州园林 D.照看行李
5、阅读《饮酒》一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面对《饮酒(其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叙一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问一答,写出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操守之美。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实一虚,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
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
6、根据课文默写
①湿沾微雨, 。
② ,高斋闻雁来。
③ ?怅望青田云水遥。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
⑤ ,草色入帘青。
⑥ ,小桥流水人家。
⑦塞下秋来风景异, 。
⑧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7、名著阅读。
除去人类以外,至今我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的建筑技术要比蟋蟀更加高超。即便是人类,在混合沙石与灰泥使之凝固,以及用粘土涂抹墙壁的方法尚未发明之前,也不过是以岩洞为隐避场所,和野兽进行战斗和大自然进行博击。那么,为什么这样一种非常特殊的本能,大自然单单把它赋予了这种动物呢?最为低下的动物,但却可以居住得非常完美和舒适。
上面文字出自___________(国籍)作家________的《__________》片段。这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运用了________ 的手法。
8、456条投诉背后,大数据杀熟能有多没谱?
①同一时间,打开不同手机查看同一航班机票,价格为何相差近千元?在线旅游平台背后的“大数据杀熟”近年来逐渐为人熟知。9月中旬,央视新闻在微博上发起投票“你遭遇过大数据杀熟吗”,勾选“遇到过,价格差异明显”的用户有1.5万,占了投票总数的七成。
②据文化和旅游部最新公布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10月1日起,在线旅游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
③自2018年4月起,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关于大数据杀熟的投诉明显上升,截至今年9月21日,总数多达456条。“千人千价”的策略,早已扩散至旅游业之外的平台。“杀熟算法”统治了我们的生活。
大数据是怎样杀熟的?
④在实体店消费,人人都可以看见商品旁边的统一标价;而当人们上网购物时,大多数时候,只能看到自己屏幕上显示的价格。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恰好为商家针对不同用户的消费习惯制定不同价格提供了便利,这正是大数据杀熟打的如意算盘。
⑤但当几个人聚在一起比对价格时,平台就露了马脚。在提及发现方式的投诉样本中,通过对比不同账号的价格差而找到“大数据杀熟”证据的,占到近一半。
⑥不过,网友对于“大数据杀熟”的理解很宽泛——平台随用户多次刷新而涨价、购买后立刻降价、平台标价和官网不同等——都被归入至“杀熟”之列。
⑦那么系统中,什么样的人会被认定为“熟客”呢?所谓“熟客”实际上就是消费意愿更高的人,他们有可能非常“幸运”地被分配到更高的价格和更低的优惠。其中,各平台的会员用户首当其冲。
⑧在这些杀熟投诉样本中,买得多、买得勤、买的愿望很迫切,都可能导向同一个结果——买得贵。
⑨摸到了大数据杀熟的套路之后,网上也有了一些反制“大数据杀熟”的策略,比如卸载重装APP伪装成流失用户,搜索不同产品隐藏真实意图等,其目的都是通过干扰大数据的精准画像,避免精准被宰。
差价到底有多离谱?
⑩有网友在投诉中写道:“我用某平台超三年,一直用它订酒店、机票、火车票,是白金卡会员,我爱人基本不用,但是订同一家酒店,我要付出的总金额却比他高不少……原来这么多年一直在用会员的名义多花钱。”
⑪自己到底多花了多少冤枉钱?戳破大数据杀熟的面纱之后,这是不少消费者心中最大的疑问。
⑫黑猫投诉上119条标明了差价的投诉显示,旅行、电商类的投诉量最大,而且价格浮动明显,有时甚至能翻上不止一番。机票、酒店的价格本身不低,再经涨价,数额即会变得十分惊人。投诉案例中最夸张的一单,用户因害怕酒店涨价,提早预订了四晚、两间酒店,不料平台随后大幅降价,导致其多支付了7344元。
⑬央视新闻的报道中,唐耿东律师称,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对客户实施了价格欺诈,客户可以主张3倍赔偿,最少也能拿到500元的赔偿。
⑭文旅部发布新规,意味着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往前走了一步。但新规是否真的能遏制大数据杀熟?多名专家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向前迈了一步”的同时还需要看落实情况。
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认为,新规仍未明确违规行为的判定,在线旅游平台是否存在“杀熟”等违规行为在判定上仍存在一定难度。
⑯消费者能做的,是通过截屏或录制视频等方式保留证据,向有关部门申诉。手握证据到投诉平台投诉也不失为一个办法,黑猫投诉平台上,就有用户通过投诉,从在线旅游平台手里拿回了800元的“熟客智商税”。
(来源:澎湃新闻)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向读者传递“大数据杀熟”的状况,引发人们广泛关注。
B.文章开头通过文字表述加上曲线图,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大数据杀熟”逐渐为人所知。
C.通过对比不同账号的价格差而找到“大数据杀熟”证据的,占到一半。
D.各平台的会员用户可能买得多、买得勤、买的愿望很迫切,在杀熟套路下可能也买得贵。
【2】阅读下列句子,分析加点部分的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千人千价”的策略,早已扩散至旅游业之外的平台。“杀熟算法”统治了我们的生活。(加点词在文中有何作用?)
(2)手握证据到投诉平台投诉也不失为一个办法,黑猫投诉平台上,就有用户通过投诉,从在线旅游平台手里拿回了800元的“熟客智商税”。(如何理解加点部分的含义?)
【3】联系文章内容,请你给各平台会员提供几条规避“大数据杀熟”的策略。(不少于三条)
9、温暖,一个温馨的词语,太阳是温暖的,母亲的手是温暖的,老师的谆谆教诲是温暖的,同学的互帮互助是温暖的,社会上的礼让文明是温暖的……只要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从来不缺少温暖。
请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④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